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370.第366章 表决(2 / 2)

然后快到城里的时候,找了一个偏僻的角落,将鱼拿了出来,放在自行车后座上。

“赞成卖的人举手!”周益民在村里的地位非常的特殊。

“益民,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么重?”

多两人帮忙就是快,不一会就将鱼搬回院子里去。

随着老支书的话音刚落,有不少人都举起了手,甚至有些人想浑水摸鱼,直接举两只手,看能不能蒙混过关。

哪怕周益民在村里娶几个老婆,也绝对没人往外多说一句。估计就是杀了人,也有人出来顶替。

“就是点鱼而已,要不是益民,就没有水库,也就没有暗河,更没有这鱼。”

周志明立马开始下一轮的统计,一个个在数,有多少人举手。

“其实我想购买一点,可以吧?”周益民将自己的想法给说出来。

村民们也纷纷附和,五毛钱一斤,确实是村里占便宜了。

刚放下手的人,就有更多的人举手。

“现在市场价是两毛钱一斤,两百三十斤就是四十六块。”

“益民,村里也不能沾你便宜。”老支书随即解释道。

如果他们这大半年来帮助周益民出货,估计都会被这么多鱼给震惊到,在周益民的嘴里说出来,两百斤鱼,就好像是两斤白菜一样。

现在的鱼价大概是在两毛到五毛左右,他直接按照最高的价格来,免得为了这点小钱,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本来村里不足一百户的,但最近又有人分家了。

最后没有办法,唯有按照老支书的来。

就在这个时候,周益民站出来:“我能说两句吗?”

有人高兴,就有人失望,那些赞成卖的,只能默默承受。

“这个主意,大家觉得怎么样?”

……

环顾四周,看见没有人发现之后,便往四合院里骑去。

他也没想到,那条暗河能有鱼冒出来,而且还这么大的。暗河有鱼,前世他也见过,但都是些小鱼。

不过,现在的他们已经波澜不惊。

开枝散叶就是这么来的。

他也知道周益民时常有不一样的想法,要是换做是其他人的话,早就一巴掌拍下去,叫他回家冷静、冷静。

看着时间不早,跟爷爷奶奶说了一声,顺便留了三十斤鱼在家里,便拉着剩下的两百斤鱼往城里赶去。

有时候,太过民主也不好,办事效率低。

“你们想要多少?”

周益民又不是受虐狂,有轻松的办法,为什么不用呢?

随后跟大鹏三人将鱼半斤屋里去。

只能说是穷怕,只要有钱就算是没有肉吃,也无所谓。

老支书听到这个价格后,立马道:“这个价格太高了。”

一时间,大家拎得很清,知道他们能有现在的生活,全靠周益民。周益民摇头:“我也是拿去送人的,还是给钱吧!如果是我自己家吃,那我不跟大家客气。”

经过两轮的统计之后,终于得出结果。

大鹏和李友德,思考一下后:“十斤吧!”

等村子的情况好转,就要慢慢还益民的人情。

这大半年来,周益民在周家庄的经营不是白费的。

周益民点头,从两百斤鱼里挑了几条大一点,一条起码有四五斤重,一人给了三条,绝对超过了十斤。

本来李友德和大鹏想给钱,直接被周益民给赶走,他接下来还要给张叔家里送,还有李姨家也不能少。

以后肯少不了麻烦别人,所以适当稳固关系还是有必要的。

周益民一家挑了三条大鱼,并没有比刚才大鹏他们的鱼小,隐隐还有点超出。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