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378.第374章 饲料快没了(2 / 2)

“老支书,我有一个想法,我说出来研究一下。”他肯定是想在村里加工生产出饲料,这样村里就不用买饲料,但是原材料的问题,要是解决不了,这些都只是空谈而已。

要是在后世的话,有自动灌溉系统,就不用担心浇水的问题。

老支书实话实说:“益民,你上次给村里的饲料还有吗?”

“大家都进去吧!”周志明开声道。

周旭平开玩笑道:“不是说进去就有生命危险吗?”

老支书将心理的忧虑都一并说了出来。

这还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错过可就太可惜了。

看来自己年纪大,思想跟年轻人并没有脱节啊!

只要是价格不是很离谱,村里都能承受。毕竟上一批鸡能养得又大又好,导致收购价比普通的鸡要高上不少。

如果不是周益民提醒,估计会有很多村民过去避寒,到时候出现问题,那就不好了。

周志明还要去大棚那里盯着,经过一个晚上的补温,现在大棚的温度已经达到20度,已经达到种植的邀请。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老支书听到周益民的话后,立马坐直了不少。

每次去查看柴火的人,都会被温暖的气候给吸引,都不想走。

为了空气流通,把帘子的一边挂上去,让新鲜空气能进入大棚,不然以大棚现在二氧化碳含量这么高,很快就会二氧化碳中毒。

老支书不由点了点头,可能是跟着周益民相处的多,不知不觉中就被周益民的初始态度给影响到。

听到周益民的话后,老支书也就放心下来。

想到这里不由笑了笑。

“还有原材料的问题,怎么解决?而且村里大部分都是,大字都不识几个,这活能干的了吗?”

虽然说饲料可以在商店里购买,但是长时间没有一个出处的话,很容易让别人发现问题。

现在大棚没有吩咐的话,大家都不敢进去,生怕发生什么意外,还是小命要紧。

“益民,你的想法很好,不过加工坊放在村里,能不能生产出来?”老支书有点担心。

这些青菜生长周期短,而且还能反复采摘,这样能帮忙村里赚到更多钱。

周益民的确是没有想到,看来老支书该便不是,换做是以前,老支书不会做出这么冒险的决定。

“好好,大家都不要笑,我知道传成这个样子,的确是我的问题,我下次会改的。”

不然就在村里建一个加工坊,专门用来加工饲料,到时候还能扩大养殖场规模,一举两大。

说完就带着大家都进入大棚去。

周益民开口说道:“原材料我来想办法解决!”

实在不行就找一些人帮忙,之前积攒下来的人脉,现在就能体现出来。

而且原材料无非就是玉米、大麦、小麦、豆粕等,实在不行的话,就改良一下,不用玉米粒,该用玉米棒也行啊!

所以弄到原材料问题应该不大。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