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斜照府衙檐角,林知夏端坐案前执笔凝思。 她要怎么做,才能把哥哥救出来。 上次蔡汴说她比瓦子里的姑娘好看。 现在想来,他就是故意说给自己听的! 如此嚣张,想必早就查清自己的底细。 她与兄长是双胞胎的事,本就不是秘密,只要去老家澶州,很容易就能打听出来。 虽然她的籍贯上,已经是为人妇,但只要找到明家,就会发现蹊跷之处。 而自己去开封府上任第一天,就遭到跟踪,说明蔡汴一直关注着自己的情况。 首先,她不能让蔡汴发觉,她已经知情。 其次,她要找个人潜进蔡府,确认“囚宠”是不是兄长。 林知夏知道这很难,以蔡雍那起起落落的人生阅历来说,府中挑选下人必定是极为严格的。 而皇城司的暗探监视了两年,都没能确认“囚宠”的身份,她想做这件事,就必须把蔡府的水弄混,让他们从内部发生矛盾。 从而混水摸鱼! 她之前看过蔡府的户籍资料,蔡雍一家二十六口人,全部住在蔡府。 咸宁二十三年,也就是十五年前,蔡雍获罪,抄没家产,男丁流放。 当时蔡汴十一岁,他是流放人员中年纪最小的。 他们在北地待了六年,当今陛下登基的第三年,蔡雍重新被录用。 那日去皇城司查十四年前旧卷宗时,林知夏发现朝中有两名官员肖华和雷铭,与蔡府女眷来往频繁。 那时正值蔡雍被流放,女眷没有养家糊口的生计。 肖华和雷铭是去送钱的。 那几年蔡府女眷都是靠那两人暗中支持。 他们是蔡雍的门生,却没有受到牵连,或许是蔡雍离京前布的暗棋。 林知夏决定去查一下当年蔡雍受贿案的卷宗,看看有哪些官员参与其中,而这些官员现在又是什么境况。 她来到档案室。 “李大人,我要看咸宁二十三年,蔡雍受贿案的卷宗。”她刻意压低了声音。 李守安很是意外,下意识地问道:“他又找上你了?” 话刚出口,他自己便捂住了嘴。 这种事情,不管发生在谁身上,都不会希望外人知晓。 不等林知夏有什么反应,他将头凑近,小声回道:“那卷宗.....五年前就遗失了。” 窗棂透进的昏光里,林知夏睫羽微颤。 李守安确实知道一些内情,看他别扭尴尬的样子,估计是无意中见过蔡汴纠缠兄长。 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怎么丢的?” 说起这事,李守安还有一肚子火。 他接任时,目录上是有这份卷宗的,但是他将档案室室的所有卷宗都整理过。 独独就丢了这一份。 彼时蔡雍已经得势,没有谁会去追究一份旧卷宗的去处。 李守安把这事报上去,还被扣了半个月月俸。 林知夏早料到蔡党手眼通天,却未想连开封府库房都遭渗透。 她在想,要不要去大理寺调阅这份卷宗,可这样一来,就很有可能被蔡汴察觉。 案头《洗冤录》被穿堂风掀动书页,哗啦声惊破满室沉寂。 李守安见林知夏表情严肃,却无多少苦恼之色,想来这五年的官场生涯,真的改变了他很多。 “你若真想了解当年的情形,有个人或许会知道。” “谁?”林知夏立即问道。 “樊老。”李守安压低嗓音,目光掠过门外晃动的槐影。 对啊,樊老在开封府待了四十年。 林知夏想起昨晚从皇城司顺的那坛酒,阿昼说是江成的私藏,那酒肯定不会差。 她赶紧回到签押房取酒。 阿昼踏着烈日匆匆而来,腰间佩刀与门框相撞发出清脆声响,倒与江成平日的做派愈发相似。 林知夏打了个招呼,提着酒直奔验尸所。 阿昼得了江成的吩咐,要保护林知夏,自然是她去哪,自己就去哪。 林知夏也不赶人,就当多个便宜护卫。 上次地牢里审薛永良那次,孟俞趁机清掉了一大批衙役,那些人都私下向外买卖过消息。 但这并不能保证,开封府的探子就抓完了。 有个阿昼跟着,还能挡一挡暗中那些窥探的眼睛。 至于会不会引起江成的怀疑,她倒不是很担心。 江成愿意把蔡汴的卷宗拿给自己,就说明,至少他不是站在蔡府那边的。 樊老看到好酒,眼睛都眯起来了。 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加上樊老本就对林知夏挺满意。 对于她的问题,自然是知无不答。 当年,是有一对老夫妇当街拦轿状告蔡雍,赖御史上书弹劾,因案情牵扯过广,先帝命开封府、刑部、大理寺联合办案。 此案错综复杂,牵涉到下级官员以及皇商十几位。 却在五天内迅速审结。 “京中多少人拍手叫好,可惜,蔡雍在北地只待了六年,就重新被录用。” 樊老摇头叹息。 “您还记得主审是谁吗?参与审案的有多少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樊老见林知夏问的这么详细,不由皱眉。 “看来你是知道卷宗遗失一事了,你为何要查这桩旧案?” “身为开封府的推官,查旧卷宗,亦是我的职责。” 樊老突然笑了,就冲年轻人这份勇气:“确实,不需要理由。” 说完,他起身往里走,苍老的声音慢悠悠地传过来,“当年,有消息说蔡雍要复职,我就知道,这卷宗多半是留不住。” 林知夏眼里闪过一抹光亮。 “所以您誊抄了一份?”她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 直到樊老把那份卷宗放到她手里,她才有实感。 林知夏指尖划过证人名录,肖华、雷铭两个名字赫然在列。 在案发后,他们主动向官府举证蔡雍受贿一事,所以,二人的仕途并没有受影响,反倒蒸蒸日上。 现在两人都是朝中的三品大员了。 日光将林知夏的身影拉长投在砖墙上,恍若执棋人凝视残局。 就冲这两人在蔡雍复职后不退反进,就能猜到,两人必是蔡雍被贬斥时埋下的暗棋。 案卷中,还有很多官员的口供证词。 林知夏将卷宗还给樊老,回到签押房后,她清亮的眸子看向阿昼。 “林大人,有事你直说,你这样看着我,我有点害怕。” 林知夏笑了一下:“五品以上官员涉案流放,押送任务通常交由御史台差遣禁军执行,不知道当年押送禁军名录,皇城司能不能查到?”喜欢汴京诡案手札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汴京诡案手札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