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就藩当日谢昭就给了官员足够的震慑。兵符到手后,谢昭有了实权,做事也方便了许多。 经此一事,官员们也认清了谁是幽州的未来之主。接下来的数日中,王府中人来客往,前来参拜谢昭的官员和士族络绎不绝,王府门前的长街被马车和缠着红绸的抬盒堵得水泄不通,想要面见谢昭的人深更半夜也在排队。 好脾气的端王爷晕头转向几日后,终于无法忍受。他让部曲在王府门前挂上告示,明确了王府办公时间和汇报公务时的要领。 “本王也不想如此。”谢昭叹了一口气,转头看向车外的风景,眼神满是无奈,“可他们废话太多。一日只有十二个时辰,本王若是光听他们说废话,只会耽搁正事。” 师乐安同情地往谢昭口中塞了一片卤牛肉,安慰着:“是啊,王爷是君子,君子畏德不畏威,小人畏威不畏德。不是每个人都像王爷这般,知晓轻重缓急。”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我得说一句,王府大门外那些身着华服的官员或者世家弟子中,君子寥寥可数,王爷不能用对待君子的办法来对待他们。” 最初时,谢昭体谅远道而来的士族和官员们,尽量匀出时间来见他们。可是那群人见了谢昭之后满口的歌功颂德,不重样地将谢昭夸出花来,建设性的意见一个都没提出来,还在拐着弯的想从谢昭这里为自己的家族和事业谋好处。 有一次师乐安路过议会厅时,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拉着谢昭的衣袖嚎哭,哭得那叫一个凄惨让人动容。她还以为这个老者受了什么委屈,需要谢昭为他做主。 哪知道他说没有委屈,是被谢昭的‘威仪’震撼,感动肺腑铭记五内有感而发不可控制…… 嘶,真可怕。 直到现在她都能想起谢昭扭曲的脸。 谢昭嚼着牛肉片,认同地颔首:“是的,本王也发现了,仁善也要分时候。若是拎不清,过分仁善其实是大恶。恩威并施,效果才好” 这不,当堂打了几个只会说好话不认真做事的官员后,官员现在汇报政务都知道说重点了。派部曲站在王府前亮出长刀后,那些排队的士族影子都不见了。 师乐安笑着安抚自家王爷:“别想糟心事了,想想好事。” 正说着,卢肃的声音从车外传来:“王爷王妃,我们快到地方了。” 温老太君他们被陈合安置在了蓟县城南的庄子里,谢昭为他们重新安排了身份。这段时间王府人多眼杂,谢昭等到今日才有机会出城见他们。 想到老太君,师乐安有个问题想要问:“对了阿昭,按道理说,老太君应该是你的外祖母。可是我们一直喊她‘祖母’,是不是喊错了?” “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这种称呼,上辈子并不流行。在诏狱中初见老太君时,她跟着谢昭的叫法来认人。事后才反应过来,老太君应该是外祖辈。即便认亲,也该唤一声“外祖母”。 谢昭闻言轻笑一声,“这个问题我年少时也问过阿兄。” 师乐安坐直了身体,感觉告诉她,事情并不简单。 果然,谢昭说道:“阿兄对我说了一个故事,现在我也将这个故事告诉你。” “我的皇祖父是个多情之人,后宫中姬妾众多,子嗣也多。父皇的生母位份不高,生下父皇后没能进位份,后来郁郁寡欢早早去了。她走了之后,皇祖父并没有想起这位年幼的皇子,因而也没有将他指给其他的姬妾抚养。” “父皇那些年在后宫过得不好,直到他启蒙入学认识了同样年幼的大舅父温璞。” “那时候温家在长安城中算不上顶级的世家,但是暗中照拂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已经足够。父皇和大舅父结识后,会去温家读书玩耍。” “懵懂的年纪,父皇也渴求母爱,他跟着大舅父一同唤外祖母为‘娘’。外祖是个严肃守礼的人,听到父皇这么唤人,当时就纠正了他。那一日,祖父将大舅父和父皇一同带到书房中,同他们上了‘君臣’一课。让父皇知晓,他是君,而舅父是臣。” “父皇很执拗,那一天哭得很可怜,拽着祖母的手一直不肯松,口口声声喊着‘阿娘’。祖母知晓一个皇子即便再不受宠,也不能乱认爹娘。她劝服了父皇,让他听话,然后背地里对他比对大舅父还要好。” 师乐安已经从谢昭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了当年的情况,不受宠的后宫小可怜,遇到了根正苗红的官员长子。 后宫凶险,小可怜战战兢兢,对他而言和睦的温家是他做梦都想要去的地方。他想要和善的爹娘,想要对他好的兄弟手足,人之常情,不该苛责。 “直到父皇娶了阿娘,那一日在礼堂上, 父皇给外祖父他们敬酒时泪洒衣襟,哽咽着说‘女婿是半个儿,今日起终于能正大光明喊爹娘了’。他长跪不起,对着外祖父和外祖母磕头,观礼者无不落泪。就连皇祖父听闻此事,都叹息不已,默许了父皇的离经叛道。”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时的父皇并不是皇祖父看好的继承者,当年在他之上,有好几个风头正盛的皇子 。可是最后我的那些皇伯们互相撕咬,让父皇捡到了机会。” “父皇就这样从一个闲散王爷,一跃成为了大景的帝王。他上位展示出了雷霆手段,打压一批人,提携了一批人。温家就是在他的提携下,才能成为长安数一数二的世家。” “大家都说,温老侯爷有眼光,押对了人,成就了整个家族。可是无论是外祖还是外祖母,从没想挟恩图报。父皇登基后,外祖甚至要辞官,带着家人回老家。但是父皇不让,他说‘爹娘怎舍得孩儿们孤苦无依?’” “在我印象中,从我记事起,我就称温老太君为‘祖母’。后来也是察觉到不对,才会去问阿兄 。” 想到了逝去的兄长,谢昭的眼神格外怀念,“我还记得阿兄对我说了这个故事时,他的眼神有多骄傲。他对我说‘阿昭,我们的父皇是个有情有义的君子,能成为他的儿子,为兄特别荣幸。’” 笑了笑后,谢昭的眼神又落寞了下来:“现在想来,父皇信任温家时,温家人是他的手足兄弟血肉至亲。不信任时,血脉会成为桎梏,情谊会化成刀尖,哪怕一个小小的称呼,也提醒着他当年有多落魄。” 师乐安唏嘘:“这真是……” 恒帝年幼时从温家得到过帮助是真,上位后提携温家人也是真。唤温老太君为‘阿娘’时是真,让温家人家破人亡时也是真。 这不就印证了一句话吗? 从不质疑真心,但是真心瞬息万变。喜欢濒死夫君放我自由,我送他登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濒死夫君放我自由,我送他登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