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志看着白安说道:“白大人不必如,本官是个公私分明的人,不会因为往日的一些小事就给白大人穿小鞋的。 我知道当日的事你也是受了别人的指示,不得已为之。 再说了当时你也并没有为难本官,只是出现的没有那么及时罢了。 你放心,过去的都过去了,本官还想着日后在你的协助下把这翰林院管理好呢。 所以你不用过得这么战战兢兢的。 不过我把丑话说在前头,过去的事情我可以不计较,但若是将来你在公务上给我使绊子处处掣肘我,到那时白大人可不要怪我不讲同僚情谊。” 白安听到这话,算是彻底放下心来,他保证道:“李大人深明大义,乃是皎皎君子,尤其是您对抗三国使臣时的铮铮铁骨更是令下官心生佩服。 您放心,以后下官只听您的,会尽心竭力的帮您管理好翰林院。” 李云志对他这一大堆奉承的话倒是无感,毕竟这两日这样的话,他听多了。 只要白安不在以后的工作中做什么手脚就行。 他初次接管翰林院,难免会有一些仗着资历深厚的翰林院官员对他不服气的。 这白安在翰林院任职多年,李云志只要收服了他,就不怕接下来的工作不好开展。 白安见李云志对以前的事真没放在心上这才安心的走了出去。 白安走后李云志拿起他送来的卷宗仔细的看了起来。 等到快临近中午的时候,韩婴又来了。 李云志韩婴和谢文渊他们为这次科举的一甲,三人又同时进入了翰林院。 所以除了陈沐之外,这两人算是在官僚当中跟他关系最好的了。 韩婴恭恭敬敬的给李云志行了个礼:“恭喜李大人连升三级,真是让下官望尘莫及啊。” 李云志见他这番做派笑骂道:“行了,韩兄,你就不要在这里装腔作势了。 你不也升官了吗,咱俩算是同喜,我还没向你道贺呢。” 韩婴因为在跟高丽使臣比试的时候对上了他们的第二联,皇帝也特意下令嘉奖,官升一级。 由翰林院编修升为翰林院修撰,坐的是李云志原先的位置。 韩婴听到这话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李兄,你就不要打趣我了,我这个官怎么来的你还不知道吗。这不都是托了你的福吗?” 当初那个对联是李云志先想起来的,但李云志却把下联告诉了韩婴。 所以韩婴在四国比试的赛场上也算出了一回风头。 李云志嗨了一声说道:“这都是小事,谁让咱们是兄弟呢。 谢兄是不是没少因为这事埋怨我?” 韩婴一时之间有些为难,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 谢文渊对于此事确实是有些怨言的,无非是这么好的事李云志为啥不想着他,说他没把他当兄弟,不够意思。 但是这些话韩婴也不好学嘴,毕竟他是占了便宜的那个。 李云志见他为难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行了,我不问了,你也不必为难。” 韩婴对着李云志又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李兄日后但凡有所差遣,我定然遵从。 对了,我刚刚接到消息,三国使者住的驿站被人给砸了。” 李云志听到这话有一瞬间的诧异,这事儿他还真不知道。 “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会被人砸了?” 韩婴幸灾乐祸的说道:“还不是因为皇家大字报,上面详细报道了这次比赛的全过程。 老百姓听说倭国使者不讲武德,居然还想用那歹毒的罂粟花毒害陛下,所以一时之间群情激愤,他们就到了三国使者下榻的驿站。 官兵是拦都拦不住,不仅打了三国的使臣,有人还往他们床上扔粪, 听说倭国的一个使臣前去阻拦,被扔了一脸,那场面真是一个混乱。” 本来到了午饭时间,李云志是有些饿了的,但是现在被韩婴描述的场景恶心得直想反胃。 李云志赶紧摆摆手说道:“行了韩兄,你不要再说了,你再说下去,我的隔夜饭怕都要吐出来了。” 李云志说完还干呕了两下。 韩婴见状哈哈大笑了起来。 等李云志干呕完他才调侃的说道:“李兄,你素来沉稳,是我辈学习的楷模,只是我瞧着你的定力怎么不太行呢。” 李云志抓过案桌上的书就扔了过去:“我看你是故意的吧。” 韩婴一把抓住了李云志扔过来的书也不恼怒,还好心的帮他把书本放回去。 “李大人啊,这皇家大字报可是你亲自编写的,我特意买了一份,那文采真是叫下官佩服的五体投地。 别说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了,就是我看了也想逮着那三国的使臣往死里薅。” 李云志看了他一眼这才开口问道:“闹事的百姓怎么样了?没被抓起来吧?” 韩婴摇了摇头:“放心吧,那些官兵可是咱们大魏的士兵,他们怎么可能抓的到闹事的百姓呢。” 李云志听到这话就彻底放下心来。 李云志还不知道,他这边是放心那些闹事的老百姓了,但是三国使者因为抓不到罪魁祸首,就联袂到皇宫里去告状去了。 李云志接到宫里的旨意时还一脸的懵圈,又不是他带头闹的事,怎么最后怪到他头上来了。 这事儿他确实需要进宫好好分辩分辩。 李云志到的时候三国使者正在描述他们悲惨的遭遇呢,叶瑾寒听到倭国使臣被人糊了一脸的屎后当场就干呕了起来。 倭国使臣见状脸色一僵,随即哭诉道:“皇帝陛下,我们倭国赌输了,我们甘愿认罚,一百万两银票也已经上交给贵国。 可是我们好歹是倭国使臣,在大魏境内受到如此屈辱,还望皇帝陛下能替我们,做主还我等一个公道啊。” 叶瑾寒强忍着恶心问道:“朕已经派人去调查当时动手的人了。 不过当时场面太过混乱,人又跑了,恐怕不太好查。各位使臣想要个公道,恐怕要多等一段时间了。” 这三国使者知道叶瑾寒是有意包庇那些闹事的人,真要查下去,恐怕一年半载的也查不出个头尾来。 所以他们就一口咬定了是因为写大字报的人故意煽动百姓的情绪,逼叶瑾寒严惩此人。喜欢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