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石门道出现了一座城。” “准确来说,或许这座城已经存在了更长时间,只是在五年前,它才被人熟知。” 脚步踩在这条荒芜已久的道路上,这里曾经很久没有人来过,道路早就被长草遮掩。 又因为最近来往人的频繁,长草倒伏在地,重新压成了一条弯曲的小路。 常乐看着脚边偶尔闪过的路石,道:“这里曾经很繁华。” “不错。”赵兼明点头回道,他确实如他所说那般,是个白鹿书院的书生。 博闻强记是他们的特点。 他说石门道曾经也是繁华的地区,串联着无垢教所在的十万大山,以及唐门所在的益州道,这里延伸出了无数的小道,通往各个山寨和村庄、还有城镇。 这里多以丘陵为主,瘴气遍野,修士往往无法探索全部。这里本也不该是受到修士庇佑的凡人居住的地方。 除了偶尔有散修以及串联各处做生意的青蚨门人以外,这里是修士不会踏足的地方。 但这里的山民除了供奉修士,也会供奉山中的妖兽,拜为山神,一方面受庇护,一方面也在不停地与之争斗。 有灵根的孩童留在部落中,成为头领或是大巫,庇佑族人,因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里没有走出修士,却走出了许多信仰。 山神鬼怪,神佛诸天,此前她们一群人在道旁借宿的庙宇也是如此。 但是随着修士越来越多,宗门越来越大,唐门彻底控制住这片土地后,部族消亡,山民信仰倒塌,这里也就如同其他人族所在之地那样。 修士依据山门划分出凡人能居住的地方,凡人供奉修士,献出带有灵根的孩童,同时也受修士庇护,一代又一代地繁衍下去。 常乐几人走在这条古道上,远处传来风声和狼啸,再加上石门道阴沉沉的天气,让这里看上去如同鬼魅之地一般。 但几人都是修士,因而并不担心。 阿蛮的手按在自己的剑上,她抬起头看向远处的雾气,问:“那城里真的只有修士吗?” “是的,我曾远远地站在高处看过它,没有感觉到凡人的气息。” 赵兼明扭过头来,他的脸上充满怅然,“我是白鹿书院的弟子,是要游历四海教书育人的。原本我来到石门道,就是为了此事。却没想到我连一个凡人村寨都没遇到,反而是遇到了很多流民。” 说到此处,赵兼明叹息一声:“以我的能力,也只能做到勉强护送他们了。或者说,我实在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我耗光了师门给我的所有物资,若不是几位出现,及时给了他们食物和水,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了。” 阿蛮看了一眼常乐,常乐听见了她的传音:“与传闻一样。” 她们当然不会那样轻易相信一个普通的书生,哪怕他说自己是白鹿书院的弟子,哪怕他拿出了无懈可击的证据。 她们来到石门道前就已经遇到了不止一批游民,那些人告诉她们,有一个书生一直在石门道古道那处护送来到此地的游民们,直到庇护他们离开石门道。 是的。 常乐三人并非不清楚石门道的情况。 准确来说,正是因为石门道的怪异处,吸引了阿蛮的注意,她们才来到了这里。 常乐没有回答阿蛮,她只看了几眼赵兼明,道:“那也是你先尽力保住了他们的性命,没有你,我们在也无用。” 赵兼明露出一个苍白的笑容,他看上去确实很柔弱无力。 阿蛮有些于心不忍,说道:“不若我先送你出石门道,你先找个地方修养一下。” “不必如此。”赵兼明摆了摆手,“我是修士,没有这样虚弱。我只是好奇,想去那个城里看一看。” “为何好奇。”一旁默不作声的许应祈问道,“你是白鹿书院的弟子,当知道什么是尽力而为。” 她取下了自己的斗笠,露出那双过分灿烂的双眼,对上沉默的赵兼明。 她与常乐变幻了自己的相貌,看不出她与剑门那位大师姐有任何关联,除了那双眼睛。 赵兼明静静地看着许应祈,他很快就垂下眼,收敛自己的目光与视线,如同一位真正的君子那般。 “若我真的可以做到,那我就应该是圣人而不仅仅是白鹿书院的弟子了。” 赵兼明露出了个苦笑:“人都是有好奇的啊。” 他说着,扫过平静无波的许应祈,落在常乐的脸上:“难道你们就不奇怪吗?一个没有凡人在城市,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呢?” “有什么好奇怪的。” 常乐说道,她也取下斗笠,但是模样却并不是她真正的样子。 她迈开脚步,鞋子落在叶面上,发出沙沙的声音:“事出反常必有妖异,也必有代价。只是不知道是由谁来支付那个代价罢了。” 阿蛮紧紧地跟在她的身后,用力点头:“阿姐说的对。” 许应祈看了眼阿蛮,到底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沉默地和常乐并肩在一起。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书生闻言,手微微颤动了下,他抬眼看着天空,忽地笑了一声。 “虽然是一句废话,确实是一句有意义的废话。” “有意思。” 他们一行人虽是用走的,却走得很快,很快就走出了古道,深入到石门道的深处。 这里的丘陵更多,山林间缺少光照,上午总是会被瘴气与雾气所笼罩,连整个丘陵都湿漉漉且绿油油的。 一点人烟气都没有。 但就在这样的地方,却立着一座城。 就像是突然出现的一样,显得格外不自然,格外奇怪。 不止是城,这城恰好立在一处山坳中央的平地上,恰恰好地被困在其中,不大也不小。 许应祈眯着眼睛看了会儿,道:“那也是一座山,只是被切断了。” 阿蛮哇了一声:“那切断的人岂不是很厉害?” “你打不过。”许应祈回道,她看向阿蛮。 阿蛮如今已经是金丹期了,气息圆融,或许不久后就会晋入元婴。她一路行来,足以独自应付大部分的敌人。 听见许应祈的话,她低头,手握了握,没有警惕和担忧,反倒升起了一丝兴奋来。 许应祈见状,又看向一旁平静的常乐,问:“走么?” “走吧。” 常乐叹了一声,伸手握住了许应祈的手。她回转头,看到站在原地的赵兼明。 “道友,多谢你带路,再会。” 赵兼明闻言笑道:“我自然与你们一起走。” 常乐点头,她并不太在意赵兼明的选择。 阿蛮倒是回头看了他一眼,又转过头:“我先去探一探。” “去吧。” 常乐道。 阿蛮点头,没入林中,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常乐远远地看着那座城,以她的目力自然能到城中的影像,里面没有太多的商铺,但行人行走其中,神情闲适而平和,看上去与其他的城镇并没有什么不同。 唯一不一样的,大概就是那过分浓郁的灵气,以及城中城主府有些过于大了。 “你们在看什么?” 赵兼明走了过来,一脸好奇地问。 常乐靠着树,她看着远处,没有转头,只是道:“城中的人似乎很开心。” “没有水火侵扰,不愁吃穿住行,自然是开心的。”赵兼明回道。 常乐闻言转头:“这样就开心了吗?可分明魔族最近越来越嚣张,边界已经发生了好几次摩擦。” 赵兼明露出了个笑容:“那些事都太远了,不是身边事。我游历四海,看的人并不少。大多数人,无论是凡人还是修士,大家不会想太多,只会想眼前。” “那你呢?”常乐问。 赵兼明一愣,常乐直起了身子,许应祈悄然靠近,立在她的身边。她虽然没有什么动作,但她本身就是一柄举世无双的宝剑,随时都可以出鞘。 “你是白鹿书院的弟子。要教书育人,求天下安定。可你见得人太多太杂,知晓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关心将来、族群,那你又是如何想的呢?” 常乐说道。 只有圣人才无私,哪怕是白鹿书院的弟子,他们学了圣人之言,但在践行的过程中,依然会走向错误的道路。 常乐的手指抚摸过自己的剑柄,心道,她也不是没有替白鹿书院的人清理过门户。 书生、护送难民出石门道。 听上去很美好,但传出去的名声可能是美誉,同样也可能是陷阱。 眼前的书生,又属于哪一样呢? 赵兼明闻言,他转头去看远处的山,长长地叹息了一声,道:“我确实有些困扰。甚至会觉得许多的道理,我学了就仿佛是白学一样。大道理比不过人心利益,再如何高尚的理想,也会在许多年后变了模样。哪怕是最为坚定之人,也经不住后继者的随意涂抹,变换出与原来截然不同的模样。” “什么才是永恒不变的呢?” 赵兼明道,他的声音满是怅然,原本就苍白的脸上此刻也更加的苍白,他看向常乐:“这是我一直追寻之道。” 常乐问:“那你可曾找到?” 赵兼明露出一抹自嘲的笑容:“我修为低微,说什么找到还是找不到的话,也是惹人发笑罢了。”他摇了摇头,“只是多了很多想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常乐:“……”果真是白鹿书院的弟子,动不动就掉书袋。 她松开了按住剑柄的手,侧耳听了一会儿,才道:“阿蛮回来了。” 说阿蛮回来,阿蛮果然没多久就从树丛之间钻出来,探着一个脑袋,头顶还插着一根带着绿芽的枝丫。 她笑眯眯地看着三人:“门口有守卫,不过懒洋洋的,城门打开,进去应该不成问题。” “我们走吧。” 话音落下,阿蛮就又跑到了前方带路去了。 常乐摇摇头,有些无奈:“都二十多岁的人了,还跟个小孩子似的。” 她虽是无奈,却也紧紧地跟在了阿蛮的身后。 “你不信他?”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应祈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常乐转头,许应祈笑着看她,手指缠绕着她的手指,轻轻地拉扯了下。 自从订婚后,师姐似乎是越来越爱笑了。 常乐闪过这样的念头,她也朝许应祈笑,手指勾了勾对方的掌心。于是相互勾连的手就变成紧密而亲密的交握,连一丝缝隙都不留。 “说不上信或是不信。只不过有些奇怪。” 常乐传音道。 “什么奇怪?” 许应祈问,她低着头,目光和注意力都落在两人交缠的手指上。温度亲密地贴在一起,像是缠绕的藤蔓。 “既然他隐约察觉到了什么,那为什么不上报白鹿书院呢?” 常乐回道。 “我们快到了。”阿蛮转头提醒了一句。 常乐的注意力就放在阿蛮的身上,她看到阿蛮比了个手势,于是点了点头。 “看来就是这里了。” 她们一起踏入了城中,感觉到身上像是穿过了一层薄膜,是结界。 常乐有些好奇,又转过身来,手放在了薄膜上,感受了一下。 “是用来挡住凡人的。”赵兼明说道,他看着这薄膜,道,“有意思。” 远处的侍卫们朝他们的方向看来,露出谨慎的眼神,走了过来:“几位是从石门道外来的吧。” “正是。”阿蛮站了出来,与侍从们交流。 而常乐则看着周围,她的手按在宽大的石头上。这些石块都是由巨大的青石堆砌而成的,上面用作缝合的白线也不是凡人常用的用糯米、沙石搅拌而成的泥浆,而是带有灵气的某种东西。 常乐抬起头,看着眼前这额外恢弘的城市,轻声道:“这是由修士打造的城市啊……” 修士会造宗门,但除了在大运之争里曾经由修士打造的大城以外,两洲上很少有修士打造的城市。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修士很少。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似乎在所有人的心里,修士应该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修行,比如大道。 “这里是修士的城市。”侍卫走了过来,他们已经跟阿蛮说完了,他看着几人,确认了他们修士的身份,在看到几人筑基修为后,表情里似笑非笑,道了一声,“欢迎来到启城。” 启城是这个城市的名字,进了城市后,这里除了人都是修士以外,其实与其他地方也没有太多的不同。 街面上行走的也是修士,只是一进城就感觉到几道神识扫过来。 许应祈皱起眉头,身上光芒微动,其余人顿时一凝,立刻转开目光,不敢再看几人。 “这些人,也未免太没有礼貌了吧?”阿蛮气呼呼地插着腰。 许应祈皱眉,指着前方不远处的客栈:“先去找地方休息。” 进了客栈,不出意外,老板与小二都是修士。 同时,那令人不快的神识也扫了过来。许应祈目光一横,将对方的神识反弹了回去。 老板和小二敏锐地察觉到他们修为是自己看不出来的样子,原本就热情的态度变得更加热情,甚至带上了谦卑。 “诸位远道而来是来做什么的?” 老板笑着问。 “我们是青蚨门人。”阿蛮抬起头来,露出了笑容,掏出青蚨门的令牌,“是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商机。” 青蚨门的门人,总是扮做货郎的模样游走大陆四方,这是谁都知晓的事情。 许应祈点了点头,也露出自己背着的那个货郎箱,她一动,那拨浪鼓也跟着晃动起来,发出声响。 “原来如此。我们启城太小,本地也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掌柜闻言,摇了摇头:“恐怕会让几位空手而返了。” “这一点由我们来判断就好。或许就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卖出去反而值不少钱呢。” 阿蛮笑眯眯地说道:“我看那城墙就很好,很是坚固,也不知道是用什么制成的,应该有不少人家愿意买。” “修士的东西,凡人可用不得。”掌柜说道。 提起凡人的时候,他的腰重新挺直了些,话语间也带上了鄙夷来。 与面对常乐等人的谦卑全然不同了些。 几人说了几句,掌柜告了声罪,离开了。 而常乐放下了筷子,道:“血腥味。” 阿蛮夹了块鸭血放在口中,接口:“很重。” 只是她们都知道自己说的并不是菜,而是那个掌柜身上。 有浓重的血腥气味。 显然,他杀过人,还杀过不少人。喜欢穿成女主的剑鞘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成女主的剑鞘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