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炮灰手撕剧本搞基建

第112章 恢复高考(1 / 1)

秦枫在床上躺了一下,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爬起来出门。 他去了供销社。 “你好,请帮我拿几条小女孩的发圈,销量好的我都要。” 从供销社出来,秦枫手里多了七八个发圈,回到家后,他给秦邦彦写了一封回信,把发圈塞进信封里。 重新躺在床上时,他已经把秦家人甩出了脑海里,现在满脑子都是姜宇川信里的内容。 他在努力进步的同时,剧情也在稳步发展。 秦柏转学的学校就是原主从前读书的高中,姜宇川还有不少同一个大院里长大的人都在那里上学。 秦柏用各种手段,把原主从前的小伙伴变成了他的小弟。 姜宇川气急败坏,和那些人绝交,还打了好几次架,寄给秦枫的信里骂得很脏。 工作生活再次回归平静。 秦枫提了职级,升职加薪。 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挖掘机厂建成了,机械二厂的临时生产线搬迁到工厂里,还要扩大生产规模。 庆溪县的百姓最近喜气洋洋,挖掘机厂和机械二厂都要招工了! 北江公社赵主任骑着自行车来到百丰村大队办公室。 严大伯听说消息后立马从地里赶回来:“主任,您来是有什么指示?” 赵主任拍了拍挎包:“我给你们报喜来了。” 他从挎包里取出几个信封:“挖掘机厂招工人,百丰村有八个人被录用了。” “八个人?”严大伯更多的是震惊:“主任,是不是搞错了?听说挖掘机厂还没开始招工。” 赵主任的老脸笑成一朵菊花:“没弄错,这是奖励你们的,这八个人不用参加招工面试,他们直接就有名额。” 严大伯把信封拆开,果然是挖掘机厂的录用证明,里面居然还有他侄子严胜利的名字。 他随手抓住一个人:“快去第五小队把胜利叫过来。” 严胜利很快就来,看到录用证明,他整个人都惊呆住。 严大伯拍了一下他的脑袋:“快说,怎么回事?” 严胜利这才回神:“我想起来了,当时阳哥找我帮忙,说要搭一个木棚,我叫了几个人一起去。” 他说了名字,果然和录用证明的另外七个人对上了。 赵主任和蔼地看向严胜利:“县领导和挖掘机厂的领导表扬我们公社的同志乐于助人,看来就是因为这件事。” 去年隔壁的白云公社被市领导县领导双重表扬,年底开大会又被提出来,在所有公社主任面前大出风头。 赵主任晚上睡觉都嫉妒得惊醒。 现在终于轮到自己被表扬了,通体舒畅! 严大伯又惊又喜,百丰村这回出大风头了,一下子有八个人当上工人,其中还有自己的侄子。 不过他心里还是有些忧愁,这八个人都是青壮年,种地的一把好手。 转念一想,这八个人的家人还在村里,他们当工人赚了钱就要找村里买粮,村里有钱了,可以申请多买几台农机,生产效率还能提高。 想明白以后,严大伯只剩下欢喜。 严胜利反而是最懵的那个,当初阳哥找他帮忙搭个木棚,他找了几个关系好的就去了。 只是帮个小忙而已,居然给他们这么大的惊喜。 “大伯,我当上工人了。”他傻兮兮地说。 严抬脚踹他的屁股,嘴巴笑到耳根:“臭小子,炫耀是不是,快拿上你的证明回去。” 严胜利抓起自己的证明,又把另外的七封都带上:“我去通知他们!” 挖掘机厂热热闹闹的,有一群老人似乎被遗忘在角落里。 老康等人已经从施工队的临时宿舍搬进了挖掘机厂里,居住环境比木屋子好许多,有火墙火炕。 秦枫找杜明凯要了一间空房间,布置成教室,对外称这是挖掘机厂开办的夜校,实则是秦枫组建的高考冲刺班。 挖掘机厂职工宿舍一楼的这个小角落似乎被罩上了一个结界,成了与世无争的桃花源。 在秦枫的授意下,除了教材更新换代,老人们出了很多试卷,班上的同学下班就赶过来,然后就是考试、考试、再考试。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秦枫很大方。 他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钱和票,隔三差五就给大家加餐,好多人在夜校吃的肉和蛋比以前一年吃的还要多。 连续补了几个月,老人们脸色红润,身上病痛少了,还胖了不少,学生们虽然没胖,也吃得心满意足,牟足了劲儿继续学习。 时间很快到了九月,这一天,秦枫走进课室,拍了拍掌,所有人抬头看他。 一个个跟鬼一样,双目无神,已经被高强度的学习摧残得厉害。 “为了让大家有个好体魄,明天周末,我打算组织一场秋游活动。” 韩光耀说:“天冷了,别游了。” “不行,必须游。” 次日,秦枫大清早就和林朝阳来到挖掘机厂,带着大家出发。 秋游第一站,照相馆,第二站,书店。 韩光耀手里拿满了文具,有点不好意思:“小秦,你又请我们拍照,又送我们文具,我们哪好意思。” 秦枫在柜台前结账,调笑道:“既然觉得不好意思,那么回去以后每人多写一套卷子报答我。” 方文东一肘子怼上韩光耀:“就你多话,卷子你替我写。” 回去的路上,秦枫走在最后面,许贺年故意落到他身边,压低声音说:“秦枫,你是不是收到什么风声?” 秦枫笑而不语。 许贺年看了他一眼,默默沉思起来。 快回到挖掘机厂时,他突然又问:“你觉得我这种身份,有机会吗?” 秦枫在心里感叹,不愧是重要配角,许贺年真的很敏锐。 按照剧情,许贺年因为尔江村卡了他的政审,没能参加今年的高考,他是在父亲平反后回到京市才高考上大学。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一定可以的。”秦枫轻声说:“你现在在国营农场总局,不是在尔江村。” 许贺年也微笑起来。 十月,恢复高考的消息通过媒体传遍大江南北。 全国几百万下乡的知识青年欢呼雀跃,他们终于看到了回城的希望。喜欢穿书七零,炮灰手撕剧本搞基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书七零,炮灰手撕剧本搞基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