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夏日,未央宫的荷花开得正盛。 微风拂过,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荡,带来了阵阵清甜香气。 赵雨独自坐在偏殿的台阶上,双手托腮,望着远处忙碌的宫女和侍卫,小嘴撅得老高。 "骗子……"她低声嘟囔着,指尖无意识地揪着裙角,"说什么要教我兵法,结果一回来就忘了……" 自从刘协返回长安后,便整日忙于军务。 凉州韩遂叛乱,汉中张鲁蠢蠢欲动,再加上朝堂上那些没完没了的奏章,他已经整整三日未曾召见她了。 更让她心里发闷的是,前日宫中传出消息,天子正式册封长孙无垢为贵人,择日大婚。 "哼!"赵雨猛地站起身,拍了拍裙子上的尘土,"谁稀罕!" 她转身就要走,却突然撞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 "谁惹我们赵女侠生气了?" 熟悉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赵雨猛地抬头,正对上刘协含笑的眸子。 他一身玄色常服,腰间只悬着一枚白玉佩,看起来比平日里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慵懒。 "你……"赵雨眼眶一热,突然说不出话来。 刘协伸手拂顺她头顶的青丝,轻声道:"朕这几日太忙,冷落你了。" 赵雨咬着唇,倔强地别过脸:"陛下日理万机,哪还记得我这种小人物?" 话音未落,眼泪却先掉了下来。 刘协一怔,随即失笑,伸手将她揽入怀中:"傻丫头,朕怎么会忘了你?" 赵雨再也忍不住,埋在他胸口"哇"地哭了出来:"我以为……我以为你有了长孙姐姐,就不要我了……" 刘协轻抚她的长发,柔声道:"三日后,朕迎你入宫,可好?" 赵雨猛地抬头,杏眼瞪得圆圆的:"真、真的?" "君无戏言。"刘协捏了捏她的鼻尖,"不过,你得答应朕一件事。" "什么?" "以后不准再偷偷翻墙出宫了。"刘协板起脸,"朕的羽林军都快被你吓出心病了。" 赵雨破涕为笑,脸颊泛起红晕:"谁让你不理我……" 太学,藏书阁。 蔡琰静坐窗前,手中竹简上的字迹却久久未翻动一页。 窗外传来学子们的嬉闹声,隐约夹杂着"陛下大婚"、"两位美人"之类的议论。 她轻叹一声,搁下竹简。 指尖无意识地抚过琴弦,发出一声幽怨的颤音。 "蔡大家又在想什么?"一道温润的男声突然响起。 蔡琰抬眸,只见一名青衫文士立于门前,手执折扇,面带微笑。 此人姓顾,名雍,字元叹,乃江东名士,近来慕名而来,在太学讲学,对她多有殷勤。 "顾先生。"蔡琰淡淡点头,不着痕迹地收回手,"有事?" 顾雍走近几步,目光灼灼:"听闻荆州刘表遣人来邀大家南下讲学,不知可否有幸同行?" 蔡琰微微蹙眉。 她确实收到了荆州来的书信,刘表以"整理典籍"为由,邀她南下讲学。还有蔡瑁以“族兄”为由,派了蔡中蔡和两兄弟,来劝说她前往襄阳暂住。 毕竟蔡瑁的辈分,算是她的族兄,派两个侄子辈来邀请蔡琰前往荆州暂住。 于情于理,她都不该拒绝。 只是…… 她想到那道有些稚嫩却目光深邃的身影时,却又迟疑了 离开了,还能回来吗? 此刻被顾雍提起,莫名有些烦躁。 "尚未决定。"她疏离地回应。 顾雍却似未察觉她的冷淡,反而更进一步:"江东风景秀丽,若大家不弃,雍愿作向导……" "顾先生。"蔡琰突然打断他,"妾身尚有课业要备,恕不奉陪。" 顾雍笑容一僵,只得拱手退下。 待他走后,蔡琰才长舒一口气。 她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未央宫的方向,眸中闪过一丝落寞。 "陛下……" 她曾以为,那个在朝堂上力排众议,允许女子入太学的少年天子,会是不一样的。 顾雍在蔡琰那里碰了壁之后,有些阴郁地退出了藏经阁。 而这时,一道声音打断了顾雍的思绪:“怎么,元叹兄在文姬那又碰壁了吗?” 来人原来是太学副教,杨修。 看到来人,顾雍撇了撇嘴:“怎么,德祖想在我身上得到安慰吗?” 杨修轻笑一声:“安慰?自从献帝将文姬的婚事取消,还采纳了她的意见设立女子学堂之后,有头脑的人都知道其中门道,就你这种闷青年,还一头地扎进去,你争得过天子?” 顾雍被杨修呛了一下,无言以对。 他虽是江东豪族,但江东的影响力远没有达到长安的地步。 况且,刘协还是当今天子,坐拥三州的存在。 想到这,顾雍更是阴郁:好不容易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儿,却遇到了重重阻碍。 自我打气说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杨修听后嗤笑:“你那所谓的精诚,别人置之罔闻,躲你像躲瘟疫一般,你又如何?死缠烂打吗?这可有失了你江东士子的身份咯!”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顾雍被杨修说得哑口无言,悻悻然地走了,背影很是落寞。 杨修看在眼里,冷笑一声:“不知天高地厚!” 未央宫,宣室殿。 刘协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 案几上堆满了来自凉州和汉中的军报,其中最棘手的一份,是韩遂联合羌胡部落,已经攻占了马腾的老巢武威,军队正慢慢向安定逼近。 看来,依靠马腾自己的兵力和羌人的援兵,还是无法抵挡住韩遂的进攻。 马超庞德虽然英勇,但在徐晃没有加入战局之前,也摆脱不了兵弱的局面。 是时候要结束西凉的动乱了。 "陛下。"贾诩悄无声息地出现,"刚收到消息,蔡邕之女蔡琰,有意南下荆州。" 刘协指尖一顿:“何时的事?” "半个月前荆州使者入太学邀蔡琰南下讲学,而蔡家,则以家族名义劝说蔡琰南下荆州居住,江东士子顾雍也在场。"贾诩意味深长道,"这位顾元叹,似乎对蔡大家颇为倾心。" 刘协眸色微沉:“家族名义?” 贾诩点了点头:“蔡瑁的父亲蔡讽与蔡邕是同辈宗亲,只是后来蔡讽一脉从陈留南迁至荆州襄阳。所以蔡琰与蔡瑁,算是族兄妹,因此派了小辈蔡中蔡和前来接应。” 蔡琰和蔡瑁居然是同辈族亲?那就意味着,蔡中蔡和要喊蔡琰为:姑姑? 靠! 这辈分也有点大了啊,才十八九岁的年纪,外甥也十七八岁了! 不对! 那蔡琰,与诸葛亮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了哇! 蔡瑁的一个姐姐借给了黄承彦,而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嫁给了诸葛亮! 那诸葛亮应该怎么称呼蔡琰? 姨娘吗? 这关系整的…… 而且,蔡琰的才华他是知道的,若去了荆州,无异于为刘表添一臂助。 更何况…… 刘协想起出征之前,在太学与蔡琰深谈之时,她抚琴的模样。 清冷如月,却暗藏风华。 “传朕口谕。”刘协突然道,“明日巳时,朕要亲临太学。”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老臣这就去安排。" 待贾诩退下,刘协起身走到窗前。 夜色已深,未央宫的灯火却依旧明亮。 他轻轻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忽然自嘲一笑:"贪心了啊……"喜欢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