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我从法场劫走袁崇焕

第78章 双璧赤光噬奏本!于少卿怒吼时金芒爆剑穗(1 / 1)

洪承畴起身踱步。 他玄色的官袍下摆,轻轻扫过冰冷的青砖。 “暂与建奴和谈,以宁远为界。” 他的声音沉稳,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如此,可抽调祖大寿部回防中原。” “待集中兵力,先行剿灭流寇,恢复漕运,充盈赋税。” “而后,厉兵秣马。” “以孙传庭的秦军、卢象升的天雄军为两翼,关宁铁骑为中路,分进合击,徐图后金。” 他顿了顿,看向于少卿。 “此乃‘以守为攻,待机而动’的老成谋国之策。” 于少卿猛然站起。 胸前的混沌九元璧与腰间的岩岳璧,在此刻产生了剧烈的共鸣。 一股灼人的热流,从玉佩深处奔涌而出,烫得他喉咙阵阵发紧,几乎难以呼吸。 “弃辽东于敌手,百万军民的血泪谁来承担?” 他的声音如平地惊雷,炸响在寂静的堂内。 “难道要让皮岛数万将士的忠魂,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宁?” 怒吼声中,他腰间的佩剑随着身体的动作,“锵”一声发出清越的鸣响,剑气森然。 满堂文武,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刚烈之气所慑,一时间鸦雀无声。 吴三桂的目光,死死盯住洪承畴腰间那枚象征着身份与权力的鎏金鱼符。 他的喉结,在干涩的空气中艰难地上下滚动了一下。 洪承畴方才的剖析,字字句句,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他的心上。 兵力部署的窘迫。 粮饷转运的困境。 战略时机的拿捏。 一切都那般丝丝入扣,无懈可击。 那些在辽东冰封雪夜里,啃着冻得能硌掉牙的军粮,瑟瑟发抖的日子。 那些因朝廷饷银迟迟不到,军心浮动,甚至险些哗变的兵卒绝望的眼神。 此刻,都化作了洪承畴口中一个个冰冷而精准的数字,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只是…… 只是那后金鞑子,素来狡诈如狐,反复无常。 这一纸和谈盟约,当真能成为大明王朝喘息的宝贵契机? 亦或,只是饮鸩止渴的又一剂毒药? 吴三桂的心,乱了。 接下来的数日,于少卿多次乔装打扮,往城西方向查探。 那一日,他混迹在熙攘的人群之中,缓步走过一处热闹非凡的集市。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 激烈急促的讨价还价声。 各种声浪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市井的鲜活气息。 突然。 一阵尖锐而激烈的争吵声,如同一把利刃,蛮横地刺破了周遭的喧嚣。 于少卿眉头微蹙,挤过层层叠叠围观的人群。 只见一位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者,正被几个面目凶恶、身形彪悍的壮汉团团围住。 老者佝偻的身躯,在壮汉们粗暴的推搡之间,如同风中残烛般剧烈摇晃。 他浑浊的双眼中,蓄满了惊惶、无助与深深的绝望。 “老东西,这字据上可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为首一个身材瘦削、颧骨高耸的汉子,手中用力甩着一张已经泛黄的契约,唾沫横飞。 “你儿子欠下的银子,父债子还,天经地义!” “今日,你要么乖乖交出房契地契,要么,就给老子滚到当街要饭去!” 话音未落,伴随着阵阵刺耳的摔砸声响。 老者家中本就简陋的桌椅板凳,被那些壮汉粗暴无比地拖拽出来,狠狠砸在院子中央。 引得周围的百姓发出一阵阵低低的叹息。 却无一人,敢挺身而出,上前阻拦。 于少卿只觉得一股难以遏制的怒火,从胸腔深处猛然腾起。 他大步上前,如同一座山岳般,挡在了瑟瑟发抖的老者身前。 “他儿子借贷,是为了救治重伤的袍泽弟兄。” 于少卿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温度。 “如今英雄已逝,尸骨未寒,你们这般上门逼债,欺凌孤寡,良心何在?” 他的话音刚落。 一道寒光陡然闪现。 一把锋利得闪烁着森然光芒的匕首,已经无声无息地抵住了他的咽喉。 那瘦子脸上露出一抹狰狞的狞笑,声音如同毒蛇吐信般嘶哑。 “哪里来的野狗,敢管爷爷们的闲事!” “信不信,老子现在就送你上路!” 森冷的寒芒,几乎要刺破于少卿的肌肤。 然而,于少卿眼神平静,甚至没有一丝波澜。 电光石火之间! 只见他手腕疾速一转,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哐当!” 一声脆响。 那柄淬毒的匕首,已然脱手飞出,无力地掉落在冰冷的青石板上。 于少卿看也未看那瘦子一眼,从怀中掏出一锭分量不轻的银子。 “啪!” 银锭被他随意地掷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本金,利息,都在这里。” 他声音依旧冰寒刺骨。 “滚!” 那几个恶徒先是一愣,随即看到地上白花花的银子,眼中瞬间迸发出贪婪的光芒。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骂骂咧咧地又狠狠踹翻了老者家门前仅存的一条竹凳。 这才如同丧家之犬般,在众人的鄙夷目光中,扬起一阵尘土,狼狈而去。 老者颤抖着,死死抓住于少卿的衣袖。 浑浊的泪水,终于无法抑制,夺眶而出,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冲刷出两道清晰的泪痕。 “恩人呐!恩人!” “若不是您……若不是您及时出手,老汉我……我这条老命今日恐怕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他执拗地,几乎是半拖半拽地,将于少卿迎进了自家狭小而破败的小院。 院子极为简陋。 只有几畦在凛冽寒风中依旧顽强挺立的青菜,给这萧瑟的冬日增添了一抹微弱的绿意。 墙根下,堆放着不少已经晒干的草药。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独特的苦涩药香。 屋内的陈设更是简单到寒酸。 老者颤巍巍地端出一只缺了口的粗陶大碗,泡上浓得发苦的酽茶。 又从一个破旧的木匣子里,小心翼翼地摸出几块已经风干得如同石块般的硬面馍,不由分说地塞到于少卿手中,非要他垫垫肚子。 在断断续续的闲谈之间,于少卿才得知。 老者的儿子,原是军中的一名医官。 仁心仁术,曾冒着箭雨矢石,从死人堆里救下过不少身受重伤的将士。 却不幸在一次救治伤员的过程中,染上了凶险的疫病,英年早逝。 “我那苦命的儿啊……” 老者抚摸着墙上一幅早已泛黄的、儿子的简陋画像,布满了厚厚老茧的双手,控制不住地微微发颤。 “他……他走的时候,怀里还紧紧揣着一张没来得及写完的药方……” “嘴里还念叨着,要给乡亲们……治病……抓药……” 暮色,如同潮水般,渐渐浸染了整个小院。 于少卿起身告辞。 老者执意追到巷口,从怀里掏出一个用粗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硬塞进于少卿的手中。 “恩人,这是些晒干的草药,是我儿生前常用的方子。” “您若偶感风寒,熬上一碗喝下去,保管管用!” 看着老人在渐渐浓郁的暮色中,那显得愈发佝偻瘦小的身影,于少卿心中百感交集。 他并未意识到。 这份在偶然之间结下的微末善意,以及手中这包不起眼的草药。 将在不久之后,一个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化作一束照亮无边黑暗的微弱光芒,赋予他意想不到的生机。喜欢穿越明末:我从法场劫走袁崇焕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明末:我从法场劫走袁崇焕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