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第527章 种植番薯(1 / 1)

元宵节过后,年味儿便渐渐淡了。 百姓们又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虽然还没到播种的时候,但翻地、除草的活儿也不轻松。 春寒料峭,一个不注意就会伤寒。 徐氏隔几天就给家里人熬姜汤喝,主要是张氏和张老头。 两人年纪大了,也闲不住,时不时都会出门遛遛弯。 徐氏真怕两个人一不小心扛不住,得了风寒去了。 就她看见的,县里就有不少老人风寒后半个月都没扛过去,就办丧事的。 万一老两口有个好歹,这办丧事还有服丧就是个麻烦事。 所以她如今待张氏和张老头真是万分仔细,只盼两个老人健健康康,能多活几年。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便到了二月中旬。 正是草长莺飞的时候。 也是正适合种番薯的时候。 历史上因番薯耐旱、高产,适合贫瘠土地,明清时期逐渐成为救荒作物,尤其在干旱和战乱时期被广泛种植。 张平安就算不是历史迷,也十分清楚玉米、土豆、番薯的价值和重要性。 吕宋当地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藤蔓育苗,也就是用番薯藤繁殖,春季将去年储存的薯藤剪成小段,每段2~3节,插入疏松肥沃的苗床,浇水保湿,待生根后移栽。 但他们目前没有番薯藤,只能采用薯块育苗的方法。 也就是用薯块直接发芽,但效率较低,需要温暖的环境,所以在吕宋当地用薯块发芽的人较少。 这两筐番薯弥足珍贵。 张平安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没怎么下过田,对于农活不算很擅长。 听取了田庄几位农家老把式和丁老头的想法后。 又问了绿豆眼、吴胖子等几个去过吕宋,学过番薯种植的人的意见。 他第一次只拿出了十分之一的红薯做试验。 分别用了两种薯块育苗法对比,哪种好用就用哪个。 一种是室内保温催芽。 挑选了表皮光滑、无病害、无冻伤的薯块,确保薯块上有完好的芽眼,在避风向阳的屋内,铺干稻草,将薯块排列其上,再覆盖一层稻草保温催芽。 每天定期检查,洒少量水,约15~20天后就能发芽。 另一种是露地育苗。 也就是选背风向阳处起垄,垄上开浅沟,薯块斜放沟内,覆土2~3厘米。 然后再在垄面上盖稻草或秸秆,既保温又防杂草。 发芽时间都差不多。 众人小心翼翼把这些都做完后。 就等着十几天后看成果了。 最好的结果就是一次成功,那么剩下的红薯也可以尽快按这种法子催芽,到时候能多种一些。 最坏的结果,这次没有成功,但此时才二月中旬,也还有时间留给他们改善,争取下一次。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丁老头的确是个行家,他虽然年纪大了,但种植经验丰富,听说还接触过不少奇花异草。 听绿豆眼等人讲完种植法之后,便大概能摸索出番薯的喜好。 和张平安所知道的大差不差。 本来他还准备补充一些他知道的关于番薯的注意点,结果都用不上。喜欢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