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很高兴,拍了拍李豫的肩膀。
李世民等人听罢可算是放松了下来,李隆基更是长舒口气,可算结束了,好在没进一步恶化发展。
“接着说。”
李豫点头:“大唐实乃内忧外患。当时先帝病重,张皇后欲废我太子之位,好在李辅国等人率军助我有惊无险的化解危机。但也正因如此,李辅国既有拥君之功,又手握兵马大权,在朝中地位如日中天。我只能委曲求全,不敢动他。”
听罢,李渊蹙眉回头看向了李亨:“这都是你爹干得好事,宠信宦官也就算了,还给他们兵马!”
李亨立马低头,不敢说话。
李豫连忙说道:“还请祖上勿怪了,我后来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终于我找准时机,派人伪装成盗贼,深夜刺杀了李辅国。”
“好啊,你比你爹强多了。”
李豫挠头:“祖上过奖了。”
“接着说。”
“是。”
旁白哥:
唐代宗李豫,初名李俶。被册立为太子时,他老爹李亨给他改了名,叫李豫。
改名似是成了唐朝的传统。
顺嘴提一句,李豫是自大唐建国以来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成功的。
李豫是个比他爹有本事的皇帝,先是铲除宦官势力,又是歼灭安史叛军。
李豫一生没有册立皇后(活着的),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李豫是个痴情种,与原配妻子沈氏感情深厚。但沈氏却是在安史之乱时,下落不明。李豫苦寻她数年无果。
二是由于武则天、韦皇后、张皇后等人例子在前,尤其是张皇后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心中有了芥蒂。
安史之乱结束后的大唐,依旧是满目疮痍,内忧外患。
先是唐廷为追征江淮地区赊欠了八年的租调,但饥民遍地,哪有钱给。袁晁揭竿而起,带着饥民大军起义。最后还是被镇压下来,袁晁被诛。
紧接着,次年吐蕃入侵。攻占了陕西以西,邠州以北的十余州,更是强军突进,一举拿下了大唐首都长安。李豫匆促逃离京城,到陕州避难。
不过好在这时,唐朝大将郭子仪站了出来,与敌周旋,迫使吐蕃退出长安。李豫才又得以返回长安,后重赏郭子仪。
再后来,大唐的又一名将仆固怀恩,本是有功之将,但却遭到宦官骆奉先的陷害,为求自保,举兵反抗,结果自已儿子被部下所杀。
两年后,仆固怀恩卷土重来,谎称李豫已经去世,引吐蕃、回纥、吐谷浑等部总共三十万人来犯,欲只取长安。
这时郭子仪再次挺身而出,但搞笑的一幕出现:还没开始打,仆固怀恩自已在军营里病死,嗝屁了。
郭子仪立马说服回纥与唐军联合,后大破吐蕃,再次保下了大唐基业。
李豫有个小毛病,就是也宠信宦官。但情况要比他爹好得多。
对于飞扬跋扈,飘上天的宦官,是当杀则杀。属于放任但不放纵。
唐初,盐是实行自由贩卖,不收盐税。后从李隆基开始实行国家专卖。李豫任命韩滉分掌财赋,韩滉为人清廉勤奋,严格管理,使府库逐渐充实,但也招来一些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