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孕出逃后,清冷世子为我折腰

第154章 姜鸢当夫子了(1 / 1)

姜鸢收徒的消息,简直像是长了翅膀,扑棱棱一下就飞遍了左邻右舍。 因着有身孕,她其实跟邻居们走动得比较少,也就刘婶子走动得勤快些。 因此,虽然眼红虎子可以识字又可以学算术,但心中也没有其他想法。 可王伯这事儿可不一样了! 每个月仅仅只需一百文,竟然可以识字,又可以算术! 这天大的好事往哪里找啊! 这不,话音刚落没两天,又有两户人家找上门来,眼巴巴地瞅着姜鸢,脸上堆满了近乎谄媚的笑。 “行,都留下。” 姜鸢瞧着那几双渴望的眼睛,心里一软,话说得干脆。 她那原本能听到落叶在青石板上打旋儿的小院子,这下子,彻底成了娃娃们的天下。 从日头刚探出脑袋,到月亮爬上柳梢头,院子里就没个清净时候。 全是小奶音,叽叽喳喳,跟一窝刚出壳的小麻雀似的,能把房顶都给掀了。 可姜鸢心里头,却跟揣了个小火炉似的,暖烘烘的。 或许是因为自己也会有一个小娃子了,她稀罕这些小家伙,稀罕得紧。 当然了,她也去医馆问过大夫。 大夫说过没大碍,只是也让她多注意身体。 姜鸢很珍惜这个孩子,隔三岔五会去把把脉。 好在,情况是越来越好了,只要不想谢晋,心情就不会大起大落,自然了,胎相也会越来越好。 如今天气正值炎热时候,因此,时不时地,她就从井里提出一桶凉水,兑上些蜂蜜,搅成甜丝丝的饮子。 不光自己喝,也给那四个孩子喝。 经常都是喝完了之后,才开始学习。 孩子们也出奇地懂事,一个个小大人似的,乖巧得很。 姜鸢不跟他们来虚的,什么诗词歌赋,这都是文人墨客的事情。 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实用的还是认字和算术。 偶尔她兴致来了,也会铺开纸,抓着孩子们肉乎乎的小手,教他们画些花鸟鱼虫,不成章法,图个乐呵。 在这些孩子来之前,她就跟他们爹娘说清楚了。 她这儿最多只教到十岁,若是想要科举考试的,还是要早点去学院的。 毕竟,她的学识可比不上那些科举之人。 不过好在送她来这里的父母,也根本不指望孩子考上科举。 能识几个字,会算盘账,将来不管是学门手艺还是开个小铺子,都能挺直腰杆,不至于被人糊弄了去。 这就够了,总归孩子的下半生是不用发愁了。 姜鸢本来只是为了这银子而收徒,如今这么一想之后,总觉得身上的担子倒是重了一些。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太明白这份沉甸甸的期许了。 所以教导起来,她是一点儿不敢马虎,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 这些日子,她脑子里总是不停地回放着,当年在谢氏学堂,那些博学的夫子们是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的。 原本是最不想回忆的地方,可现在为了孩子们,总是会想到小时候的自己。 谢氏学堂算是有教无类的地方,无论你是富家公子还是贫门小丫头,只要你有天赋,学堂就一视同仁地收下。 而且,女孩子们学的,也绝不是什么《女诫》《女则》那些束缚人的玩意儿。 她们跟男孩子们一样,从《三字经》《百家姓》开始,一步步到四书五经,甚至连治国安邦的策论,也得学,也得辩! 那股子劲头,现在想起来,姜鸢都觉得自己的手还疼着。 夫子们对他们可不留情,若是策论做不出来,会被打手心,即使沈元州是状元之才,那也是被夫子们打手心长大的。 唯独谢晋,他从未被打过手心。 因此,他其实也算是谢氏学堂之中的传奇了。 姜鸢这小小的院落里,眼下拢共四个奶娃。 三个虎头虎脑的小子,一个小不点儿的丫头。 那三个男娃,识字的天赋嘛,只能说……普普通通,勉强跟得上。 倒是那个叫柳悠悠的小丫头,简直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 姜鸢第一次见着这么灵透的孩子,眼睛亮得跟两颗小星星似的。 她识字的速度,快得让人咋舌,别人还在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她已经能连蒙带猜地读下一小段了。 “这丫头,是块璞玉!” 姜鸢心里暗赞。 她心想着,女子虽不能科考,但也可以识字明理。 若是那小丫头跟他们三个一样的进度,倒是显得她有些耽误人家了。 因此,她立刻给柳悠悠开了小灶,课业难度一再拔高。 别的孩子还在摇头晃脑地念叨“人之初,性本善”的时候,柳悠悠已经捧着一本薄薄的启蒙读物,小眉头微微蹙着,不满地嘟囔: “先生,这个太简单了,还有没有更厉害的?” 姜鸢被她那小模样逗得直乐,捏了捏她的小脸蛋: “有,管够!” 柳悠悠这小人精,不光脑瓜子转得快,黏人的功夫也是一流。 她尤其迷上了姜鸢讲的故事,什么神仙打架,什么狐仙报恩,听得如痴如醉。 姜鸢每日里光是琢磨着给她编排新故事,就得掉一把头发。 好在她当年在谢家,别的没学会,各种杂书倒是看了个饱,肚子里墨水还算充足,勉强能应付这求知欲爆棚的小丫头。 这下子可好,柳悠悠简直成了姜鸢的小尾巴,走哪儿跟哪儿。 天色擦黑,爹娘都站在门口喊人了,她还死死抱着姜鸢的胳膊不放,小嘴一瘪,眼圈就红了: “不要回!悠悠还要听先生讲故事!” 那小模样,可怜巴巴的,偏又带着一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拗。 姜鸢又好气又好笑,只能使出浑身解数,连哄带骗,才能把这小粘糕从自己身上“撕”下来,交还给她爹娘。 柳家是做布匹生意的,相对来说是四个孩子之中,最宽裕的。 然而,因着她是一个女子,根本进不了学堂。 若是请一个夫子来柳家,那花费可太贵了。 柳家正发愁呢,没想到就听到他们说到了姜鸢这个地方。 所以马上就带着这丫头来了。 柳悠悠并不是全无基础,她来之时,认得字就比其他孩子多。喜欢带孕出逃后,清冷世子为我折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带孕出逃后,清冷世子为我折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