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抄家王

第38章 史可法恐吓群臣(1 / 1)

史可法是真正的实干派,他第一天上朝便进入了兵部尚书的角色。 没有任何的铺垫,史可法直接说起了正事。 “启奏陛下,臣要说的第一件事情是开战时间问题。 如果我们认为李自成会在明年的正月初一登基,而后在正月初八发兵攻打京师。 那么我大明必败无疑!” “哦,史爱卿此言何意?”崇祯瞬间来了兴致,朝臣也是一阵迷糊。 罪臣张缙彦一党交代得非常清楚,李自成会在明年正月初一登基为帝。 而后便会兵分三路进攻大明京师。 这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吗。 “哼,一群蠢猪!”史可法在心中骂道。 “启禀陛下,兵者,诡道也! 流贼先前的军事计划是建立在保密的基础之上。 现在全天下都知道了流贼的军事计划。 对方若是按部就班地去执行原计划,那么他们与蠢猪何异?” 好嘛,史可法这句话的杀伤面积可太大了。 这大明朝堂之上有九成以上的人都在挨骂之列。 户部侍郎王正治立刻出列反驳史可法的言论。 “启禀陛下,史可法有危言耸听、误导圣听之嫌。 还望陛下不要被他的胡言乱语所影响!” 崇祯还没来得及开口呢,史可法立刻怼了回去。 “王正治,你一个户部管钱粮的侍郎有什么资格讨论军事? 你带过兵、打过仗吗? 一个丝毫不知兵的贱人在这里搅什么局?” “卧槽!”史可法的一连三问将所有人都给干懵了。 话说大明出了名的二愣子果然名不虚传。 “你……!”王正治气得直欲吐血。 崇祯厌恶地说道:“都听史尚书说话。 不知兵的人不要总是不懂装懂!” 在崇祯厌恶的眼神注视下,王正治灰溜溜地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史可法继续侃侃而谈。 “行军打仗最讲究出其不意。 既然我大明认为流贼军会在正月初八发兵。 那么对方就一定不会这样做!” 崇祯对京师保卫战格外上心,他的心神立刻被史可法的新奇发言给勾了过去。 “按照爱卿的推断流贼将在何时出兵?” “最迟不会超过十二月初一!”史可法掷地有声地说道。 “啊!!!”此言一出满朝文武俱皆震惊。 十二月初一,那岂不是只剩下十二天的时间! 刑科给事中光时亨立刻出列反驳道: “尚书大人此言谬矣,大谬特谬! 那贼首李自成选定黄道吉日正月初一登基为帝。 这个日期绝不会轻易更改。 他能在正月初八发兵已经是快的了。 否则在过年期间打仗,流贼军必不战自乱!” “此言有理!” “确该如此!” 光时亨的言论得到了许多大臣的支持。 大明的百姓非常在意新年这个节日。 你让士兵在过年的时候作战,士兵们的心里必定有怨言。 带着怨气作战的士兵士气能高吗,一定高不了。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微微皱眉,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光时亨洋洋得意,他想看看史可法如何驳倒他的言论。 结果史可法一句话就要了满朝文武的命。 “如果我是李自成。 我便会选择在过年之前打进北京城。 然后在北京城内登基当皇帝。 这不比在西安登基更好吗? 还是说百万大军无法在一个月内打下这漏洞百出的北京城?” “啊,我滴妈呀!”朝臣们的脑子都要炸了。 细思极恐,细思极恐啊! 北京城的西面是群山峻岭,这个方向相对安全。 但是李自成完全可以从南北两面夹击北京城。 且两个方向上的距离都没那么遥远。 只要流贼大军行动够快,二十多天平推到北京城下都没太大问题。 届时刚好临近过年。 只要李自成大喊一声: “小的们,进了北京城让你们抢劫三天,咱们边抢边过年。 估计流贼大军的士气立马能从60飙升到200!” 当史可法道出真相的时候,这满朝文武顿觉这种事情变成现实的可能性极大! 礼部右侍郎魏藻得出列质疑道: “史大人,你的言论均为猜测。 距离流贼军最近的太原府尚无军报传来。 说明流贼大军并未进入山西境内。 流贼都还没进入山西,无论南线还是北线都威胁不到京师。 他们又怎么可能在过年之前打到京城之下呢!” 此时的史可法尽显二愣子的风采。 “我愿和诸位大人打一个赌,赌注就是这头顶的乌纱帽。 十日之内太远失陷的战报必达京师。 不知有哪位大人愿意跟我赌?” “啊!”满朝文武再次震惊。 史可法的言论未免太过武断了,但是人家的赌注也是真大。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接史可法的赌注。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个的全都不知兵,谁敢拿自己的前途去赌啊。 尴尬的局面很快被打破,左都御史李邦华出列奏报。 “陛下 ,臣赞同史尚书的说法。 但凡流贼军中有知兵之人必会鼓动李自成提前出兵。 但凡提前出兵必先取太原。 贼军占领太原后北可攻山西,南可攻北直隶。 届时流贼军将占据全面主动。 因此,臣认为史尚书的预言极有可能变为现实!” “噢!”崇祯甚是重视李邦华的建议。 李邦华乃知兵之人,且成熟稳重,他是比史可法更适合的兵部尚书人选。 奈何此人今年已是69岁高龄,他在年龄上输给了只有41岁的史可法。 军事布局是需要延续性的,崇祯可不敢用一个垂垂老矣的人当兵部尚书。 还是让李邦华在左都御史的位置上干到退休算了。 有了李邦华的站台,史可法的第一个观点算是站住脚了。 既然朝堂上认可了流贼军会在年前大举进攻的观点。 那么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应对的问题。 史可法当仁不让的抛出了自己的第二个观点。 “陛下,流贼军攻克山西首府太原后人员和物资必将得到极大的补充。 宁武关的周遇吉很快就会面临生死考验。 臣建议朝廷的援军立刻出发从北线增援周遇吉!” 崇祯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准了,着左都督刘文耀明日上午率一万大军出征。 十二月七日前务必抵达宁武关。 若大军不能准时到达,四品以上武将皆斩!” “末将领旨!”刘文耀立刻出列答道。 刘文耀从十一月初五开始准备出兵事宜。 到目前为止兵马、粮草俱已准备妥当,明日出兵不存在任何问题。 最大的难点还是行军日期。 十一月二十日自北京城出兵,十二月七日务必到达。 向北出居庸关,之后自北向南贯穿整个山西省抵达宁武关 留给刘文耀的时间只有十七天,稍微磨叽一点都有可能迟到。 迟到绝对是不行的,说不定从十二月初一开始宁武关就会进入绞肉机模式。 一旦周遇吉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轮换,兵士疲惫之下必定会徒增伤亡。 打仗就是抢时间,谁行动慢谁吃亏。 只要北面的防线不崩,那么大明京师便只需应对南面这一个方向上的敌人。 接下来要讨论的便是如何守住京师的问题。 史可法依然拥有鲜明的个人观点。 而不出意外的,朝臣们必然还会跳出来各种反对!喜欢大明抄家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抄家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