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皇极门。 腊月初五的大朝会进入了尾声。 正当王承恩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一封边关急报送到了朝堂之上。 “报~~,宁远城急报,六万建奴大军叩关。 辽东总兵吴三桂特送来六百里加急!” 建奴派重兵叩关,朝野为之震动。 “速拿来朕看!”崇祯没有让人当众宣读边关急报,而是自己先看了一遍。 吴三桂在军报里将事情说得非常严重。 吴三桂言: “建奴大军日夜炮轰宁远城墙。 箭楼、城垛多有损坏,守城将士士气低落。 望陛下早日补齐辽东军饷银,以振三军士气!” 吴三桂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皇帝不差饿兵! 吴三桂手里有四万精兵。 建奴想用六万人攻下宁远城有点想当然了。 但这里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明军这边三军用命。 怎么才能三军用命呢,很简单,把该发的饷给士兵发了。 银子比什么都现实,其它的都是扯淡。 “都看看吧!”见没有天塌下来的大事,崇祯这才将战报交给了王承恩。 王承恩将战报递给了史可法。 史可法当众宣读了一遍,于是大臣们都知晓了战报的内容。 内鬼魏藻德第一个出列说道: “陛下,辽东大战起,军心士气至关重要。 臣建议立刻补足辽东军饷,以免生出祸患!” 魏藻德可不是真心为崇祯考虑。 他的本质目的是消耗崇祯手中的银子。 一旦崇祯的银子花光了,他就休想再调动一兵一卒。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之间竟有多达13名大臣出列支持魏藻德的建议。 就连史可法和李邦华都没有表示反对。 崇祯知道不能继续装死下去,于是只好不情不愿地开口。 “宁远战场情势危急。 吴三桂上奏补发饷银的要求合情合理。 传朕旨意,从内帑拨付48万两白银给辽东军。 此事由兵部具体操作,饷银务必于今日天黑前起运。” “微臣遵旨!”史可法出列回道。 至此,满朝文武都弄清了一件事情。 满清大军将宁远城的四万精兵死死拴在了关外。 同时,山海关的一万精兵也不敢擅动。 值此大明京师生死存亡之际,关外的五万精兵怕是指望不上了。 一时间,阴霾笼罩在众人的心头。 朝堂上每天都在研究这研究那的时候,沈战却一心扑在了练兵上。 每天上午,沈战麾下的士兵们全都要坚持练枪一个时辰。 经过连续十天的高强度训练,沈战麾下的士兵几乎全都达到了五十步打人形靶十中八的水平。 要是将这个距离放大到一百步,士兵们的平均命中率依然能保持在十中五的水平。 这个命中率拿到真实战场上去,收割人命不要太简单的说。 有意思的是,每天下午沈战的部队都增加了野外训练科目。 经过反复训练,四个野战营均能做到快速出城、快速列阵。 再就是井然有序的快速回城,连垫后、掩护等科目都一并演练了。 沈战本人则每日带着自己的亲卫营在永定门外左冲右突。 永定门、左安门和右安门上的守军经常看得热血沸腾。 如果大明的骑兵都能像沈战的亲军这般威武雄壮,何愁流贼不退啊。 可惜啊,真正的精锐只有沈战麾下这110人。 城上守军所不知道的是这110人里面有十个二品武者、100个三品武者。 真要是到了战场上这110人可以正面碾压一支2000人的精锐骑兵。 要是让他们去杀步兵的话,呵呵, 不杀得人头滚滚才怪呢! “吁~~!”连续策马奔腾了半个时辰后,沈战挽了一个刀花下马休息。 马上劈砍还是用这钝刃的斩马刀最是称手。 绣春刀太轻太锋利,只适合步战使用。 听说沈战每日在城南操练士兵,史可法、黄得功、李邦华、巩永固等人皆偷偷上城观望。 多日后,这些朝廷重臣们均得出了一个结论: 沈战之军乃当世强军也! 驸马都尉巩永固特意进宫向崇祯说明了沈战在南城外练兵的情况。 崇祯听后既得意又沮丧。 得意的是沈战乃是他崇祯的刀,自然是越锋利越好。 沮丧的是沈战麾下人数太少,1700多人的精兵貌似很难改变大局。 随着王继荣的中路流贼大军距离大明京师越来越近。 沈战终于停下了练兵的脚步,然后陆续拜访了史可法和黄得功两位重臣。 北京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的防守由史可法全权负责,外城的防守由黄得功全权负责。 内城是一个边长12里的近似正方形,共设有九座城门。 外城是一个从内城基础上扩建出去的长方形,共设有七座城门。 内城的面积是36平方公里,外城的面积是24.5平方公里。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内城更大一些,也更加重要,不容有失。 外城住的多是平民,但同样不能轻易放弃。 战争开始前黄得功命人用砖石堵死了东便门和西便门。 这样一来黄得功只需要防守五座城门即可,可谓是压力大减。 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依次分布在外城面向南方的城墙上。 那里也是王继荣大军和刘芳亮大军来的方向。 如果不出意外,明天上午的时候王继荣的大军就会出现在守城士兵的视野之内。 兵部,沈战跟史可法密谋半个时辰后告辞离去。 外城大营的指挥部,沈战跟黄得功密谋半个时辰后告辞离去。 午饭后,沈战进宫跟崇祯皇帝密谋了半个时辰。 至此,沈战给王继荣准备的大礼包得到了三位大人物的支持。 王继荣攻克保定府后兵力从13万滚雪球滚到了17万。 他内心的野望也随着兵力的增加在疯狂生长。 按照之前连克数城的经验,只要北京城有一个人给他王继荣打开城门。 那么他王继荣便有信心杀穿整个北京城。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那些投降农民军的大明守军和百姓,他们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是纯纯的炮灰。 可是当他们亲身参与一次洗劫城池后立马就会变成野兽。 杀人,放火,抢粮食,抢银子,玩女人。 很少有人能经受住这样的诱惑,何况是苦了一辈子的大明守军和流民。 王继荣的计划非常简单。 第一步,三万大军列阵于北京城下。 大军举着刀枪齐声呼喝,不停地恐吓城内的守军。 第二步,等待城内的意志不坚定者主动打开城门。 一旦某座或多座城门打开,战斗力低下的流民大军立刻会化身为野兽。 他们进了城之后就会不停地杀,不停地抢,不停地糟蹋女人,直到精疲力尽为止。 至于说北京城内的守军会不会到野外来作战。 王继荣真没想那么多,主要是他之前一次都没遇到过。 明军的怂是深入骨髓的,他们很少出城野战。 即使有王继荣也不怕,李自成的老营士兵被他带过来人。 其中3000人为骑兵,人为精锐步卒。 问:北京城有王继荣手中这样的精锐吗? 再问:即使有城内的大将舍得消耗吗? 所以,王继荣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北京城守军出来野战的几率无限接近于零。 既然如此,他王继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要是能在大将刘芳亮到来之前攻破这北京城。 那么他王继荣岂不是成了大顺朝的第一功臣! 大顺,这是李自成准备在正月初一登基时所用的国号。 一想到这王继荣便直感觉浑身颤抖。 “小的们都给我抓紧点,明天本将军要去那北京城下喝酒吃肉!”喜欢大明抄家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抄家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