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抄家王

第135章 暴怒的多铎(1 / 1)

正月二十八,盛京。 满清实际话事人摄政王多尔衮收到了六百里加急的战报。 这封战报从遥远的蒙古草原而来。 战报内容: 一、晋商八大家全灭 。 二、齐木格率领的女真牛录全灭。 三、明朝大都督沈战抄了张家口堡。 张家口堡内的物资全部被沈战掠走。 “啊,沈战小儿,本王必杀汝!” 暴怒的多尔衮抽出战刀对着一张桌子猛砍,直到把桌子砍得面目全非才略微消气。 “通知各旗旗主升帐议事!”发泄完的多尔衮开始收拾烂摊子。 满清的底蕴不足大明的百分之一。 之前大量明廷文官被下狱已经对走私生意影响不小。 现在最重要的晋商八大家又让沈战给灭了。 满清的物资供应很快就会出大问题。 如果不能快速解决此次危机,那么正处于上升期的满清政权很可能就此衰落。 现在的情况不比八旗军损兵折将轻松多少。 很快,多铎、阿济格、豪格、罗落浑、鳌拜等五人来到中军大帐议事。 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通过权谋与铁腕对八旗军进行了快速整合。 目前,八旗军的实际掌控者如下: 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这三个实力最强悍的旗都掌握在多尔衮手里。 正黄和镶黄两旗是皇太极留给儿子顺治的家底。 而现在的顺治才仅仅六岁,他能管个屁。 要不是顺治有个好额娘,多尔衮早把他赶下去了。 此时的孝庄皇后刚刚21岁,正是一个女人最美的时候。 当有人提出让福临继位时多尔衮并没有立刻同意。 孝庄皇后一连拉着多尔衮聊了两个晚上的心事。 然后多尔衮便转变态度支持福临继承大统。 由此可见孝庄皇后的魅力是多么的强大。 自然,多尔衮的选择也跟他当时的实力不够强大有关系。 而现在,一手遮天的摄政王多尔衮才是实际意义上的满清皇帝。 镶白旗掌握在多尔衮的亲弟弟多铎手中。 这哥们儿可是真正的狠人,他最大的长处就是擅于带兵打仗。 奈何此人既嗜杀又缺乏政治头脑,尤其排斥汉人。 这样的人显然不是治国的料,多尔衮对他的定位就是一军统帅。 军事以外的事儿多尔衮基本上不让多铎去碰。 镶蓝旗掌握在阿济格的手中,他是多尔衮的亲哥哥。 到这里满清的局势就比较明朗了。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这一奶同胞的三兄弟执掌五旗。 谁敢在他们面前说个不字? 多尔衮是全才,他除了擅长打仗还擅长治国理政。 比如亲善汉人,利用汉人打造兵器,发展火器部队。 又比如组织汉人俘虏和奴隶去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再比如贿赂大明的官员,勾结大明的商人,然后为满清搞来无数的战略物资。 这些都是多尔衮能做而其他满清高层很难做到的事情。 所以阿济格和多铎才会死心蹋地支持多尔衮当老大。 再来说说其它三个旗的旗主。 正蓝旗旗主豪格,皇太极的大儿子,满清皇帝最有希望的继承者。 结果这哥们主动放弃继承皇太极的大宝,甘当一个旗主。 皇太极驾崩后,两黄旗、两蓝旗共四旗集体支持豪格继位。 而当时的多尔衮和多铎兄弟手中只有正白和镶白两个旗。 从实力上来说豪格全面碾压多尔衮。 只要他想立刻就能登基做皇帝。 结果你猜猜豪格当时是怎么说的。 他说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带领满清帝国走向辉煌。 如果众人强行推他上位那就等于葬送了如太阳般徐徐升起的大清。 正因如此,当时年仅五岁的小福临才十分意外地当上了皇帝。 而一心想当皇帝的多尔衮则阴差阳错地成了摄政王。 豪格以为多尔衮会感激他。 结果多尔衮不但不感激他,还一心想着把他弄死。 只不过豪格的地位太高了,多尔衮不敢用下作的手段搞死他。 “将豪格送上战场,让他死在明军的手中!”这就是多尔衮的打算。 “老子宁可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意天天跟多尔衮斗来斗去!”这是豪格的想法。 这二位还真是一拍即合。 因此除非大明和满清不开战,否则豪格保准第一个申请出战。 满清政权极重军功。 一旦豪格在战场上打出名场面多尔衮也不敢再欺负他。 而多尔衮就是愿意冒这个险。 万一豪格真的死在战场上呢,那他多尔衮岂不是大赚。 最后说一下正红旗和镶红旗的旗主。 爷爷代善名义上掌管正红旗。 实际上心灰意冷的代善天天在家吃喝玩乐。 正红旗的兵权掌握在多铎的手中,每次出征他都会带着正红旗出战。 代善是有机会做皇帝的,他自认为不比皇太极差。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奈何他在男女那点事上有污点。 与母妃通…… 所以他才会自暴自弃。 代善的孙子罗洛浑掌镶红旗。 这位21岁的棒小伙作战很勇猛,是个可造之材。 他继承的是父亲岳托的军事遗产。 岳托是代善的儿子,因病而死。 总之一句话,满清八旗目前全都掌握在努尔哈赤的直系子孙手里。 这些人全都擅长兵事,但唯有多尔衮擅长基础建设。 前来议事的鳌拜比较尴尬,他是顺治小皇帝的代言人。 两黄旗名义上是皇帝的直属旗。 升帐议事两黄旗一个将领都不来未免也太难看了。 所以此时还不太好使的鳌拜便来充当这个受气包。 在摄政王多尔衮面前他鳌拜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 多尔衮将六百里加急战报传给了弟弟多铎。 “李自成不争气败给了明朝,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这个消息我们之前已经知道了。 现在有一个更坏的消息从山西传递过来。 明朝的锦衣卫指挥使沈战被崇祯小儿升为大都督。 此人名义上可指挥明朝所有兵马,实际上掌控的是京师地区兵马。 就在九天前,沈战率三万锦衣卫突袭了张家口堡。 晋商八大家被全灭,他们的财产和物资被沈战小儿席卷一空。 齐木格手下的牛录也被沈战给灭了,一个都没逃出来! 如果再算上之前被沈战掐断的那些走私路线。 我大清此刻面临的情况已十分危险。 在未来的三个月至半年时间内我们几乎在明朝那里得不到任何物资!” “啊!”各旗的旗主集体惊呼。 明朝不给满清输送物资,这可不行啊,真的不行! 满清的本质是一个强盗政权,它自身的生产力非常低下。 生产力低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的物资品类不健全。 比如盔甲、铁料、火药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外部输送的。 要是没人输送那就必须去抢! 满清倒是啥都能造,只不过他们那个产能就比较感人了! “我要亲手杀了这个沈战!”多铎看完战报后是第一个破防的。 看着多铎双拳紧握、青筋暴起的样子各旗旗主都能理解他的感受。 被沈战灭杀的那个女真精锐牛录实际上并不是多尔衮的直属牛录,而是多铎的直属牛录。 因为满清这边的计划是开春后让多铎率领一路大军劫掠山西。 所以多尔衮才会安排多铎的人去张家口堡驻扎。 这样多铎率军劫掠的时候便能多出很多便利。 而多尔衮自己则打算带着另一路大军去劫掠大明的京师和山东等地。 三百精兵对明朝来说死就死了,大不了再去招呗。 在满清一次性死掉三百精锐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多铎的镶白旗一共才拥有7500名女真士兵。 一个牛录300人相当于是多铎麾下4%的精锐。 4%啊,说没就没了,多铎怎么可能不心疼。 清军对士兵的珍惜是大明那边理解不了的。 年纪稍长一些的阿济格头脑还算清醒。 “摄政王,没有了晋商八大家的支援我们应该取消劫掠山西的计划。 山西那么远我们自己的补给很难跟上!” 暴怒中的多铎立刻反对。 “不行,我要亲率大军屠光山西的所有汉人。 然后再率军去屠了北直隶和山东。 沈战杀光了我一个牛录三百人。 我要用三百万颗汉人的头颅给勇士们陪葬!” 多尔衮的汉人军师范文程躲在角落里装死。 他的心中一片悲凉。 这一次又要死掉多少汉人? 一百万,两百万,三百万,或者更多!喜欢大明抄家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抄家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