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大明开启战争总动员 沈战在宁远城停留了七天。 吴三桂向沈战投诚后将辽东的各种军事机密悉数告之。 其中有几个特别有意思的小秘密,让沈战听后不禁莞尔。 第一个小秘密,吴三桂偷偷积攒了两万枚红夷大炮的炮弹。 一枚炮弹十斤重,两万枚炮弹那就是二十万斤的铁料。 这些年吴三桂一直伸手跟崇祯要炮弹。 实际上建奴早就知道了实心大炮弹的威力。 他们才不会头铁地冲上来以身试法呢。 因此吴三桂跟朝廷要来的炮弹几乎全都攒了下来。 朝廷缺铁缺的要死,吴三桂这里铁炮弹却多得要死。 第二个小秘密,吴三桂的火药存量高达两百万斤。 这个火药存量可称之为巨大。 红夷大炮发射一次需要装填五斤火药。 吴三桂的火药存量可以支持红夷大炮发射四十万次。 燧发枪发射一次需要装填11克火药。 吴三桂的火药存量可以支持燧发枪发射一亿次以上。 第三个小秘密,吴三桂的粮食存量高达一百万石。 他麾下的四万五千关宁军每年顶天了也就消耗二十万石粮食。 吴三桂的粮食储备够他的大军吃上五年。 还有各种大刀、长矛、盔甲的储备,也都远远超过了吴三桂的基本需求。 沈战不得不感叹一句: 老吴啊,你薅陛下的羊毛薅得真狠! 对于吴三桂这种疯狂囤积物资的行为。 沈战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连吴三桂本人都变成了沈战的私兵。 他偷偷囤积的物资自然也变成了沈战的物资。 沈战:“将你囤积的两百万斤粉末火药都给我。 那玩意就是垃圾。 我给你换成加了白糖的颗粒火药。 用了新式火药后红夷大炮的有效射程能从一里提高到四里。 火枪的有效射程也能提高一倍以上!” 吴三桂:感情我他喵的攒了一堆垃圾。 听完沈战对新式火药的介绍后,吴三桂顿感自己是井底之蛙。 小插曲过后,二人研究起了灭清之战。 这个才是重点。 经过连续多日的商讨后,大的战争轮廓定下来了。 一、此次灭清之战总计动用明军二十万人。 二、四万关宁军充当攻击先锋,吴三桂为前锋官。 三、沈战将为吴三桂提供两个火力营。 其中一个为重炮营。 另一个为燧发枪营。 四、中军十六万人,由沈战亲自坐镇。 五、此次作战目标为彻底抹除满清政权。 民族大屠杀那是不可能的。 在大明朝廷眼里女真人同样是自己的子民。 此战主要是将满清高层一网打尽。 东北地界就不允许有大明以外的政权存在。 六、大明发动灭清之战的时间是五月初一。 这个时间比多尔衮出兵日本晚了两个月。 沈战对时间的控制非常精准 。 五月初一基本上刚好是多尔衮跟德川幕府的主力打生打死的时候。 此刻去偷多尔衮的水晶是最适合的。 确定了以上这些大的轮廓之后,沈战和吴三桂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备战了。 沈战:“王忠的重炮营和杜寒的燧发枪营会在四月初一抵达宁远城。 你们之间有一个月的合练时间。” 吴三桂:“末将明白。 末将会趁这段时间大量制造攻城器械。 主要就是楯车、云梯车和沙袋。 有这些东西啃下建奴的城池会轻松很多!” 沈战点头表示赞同。 建奴的守城花样不是很多。 有了吴三桂说的这三种攻城器械基本上够用了。 楯车相当于坦克跟盾牌的结合体。 这玩意的主要用途是掩护步兵接近城墙。 云梯车就比较熟悉了,它是步兵登城的利器。 沙袋是用来填壕沟的。 清军打仗特别喜欢挖壕沟。 这要是在城头火器覆盖范围内挖上十几道壕沟。 那么攻城部队在壕沟面前便成了活靶子。 如果吴三桂能事先准备几万个沙袋。 然后快速填充清军的壕沟。 那么明军的伤亡会小得多。 战争打得就是细节。 谁在细节上准备得更加充分谁就更接近胜利。 为了这场灭清之战。 沈战连年都是在吴三桂的总兵府里度过的。 这也是他把朱媺错、尚秀芳、段梦珂三女带在身边的原因。 总不能把几女扔在京师自己过年吧。 崇祯十八年正月初三。 沈战总算是安排好了东北的所有事情。 宁远城南门。 沈战率龙腾军启程返回京师。 吴三桂率一众将领出城十里为沈战送行。 “回吧,积极备战,五月份再见!”沈战朝关宁军的将领们挥手。 在吴三桂的安排下,关宁军千总及以上将领全都服用了【忠诚药剂】。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的关宁军已经是龙腾军序列中的一份子了。 “恭送大都督!”关宁军的将领们齐声拜道。 沈战再次挥手,然后拨马便走。 这种掌握天下大势的感觉真好。 骑在马上飞驰的沈战感觉心中一阵畅快。 历史上的关宁军虽为精锐,却没有兑现其价值。 首先,李自成跟个傻逼似的自关内率大顺军猛攻宁远城。 吴三桂被迫迎战,关宁军折损过半。 其次,吴三桂为求自保引清军入关。 关宁军和清军联手击败了李自成。 最后,关宁军沦为了满清的爪牙。 当关宁军对各路反清势力举起屠刀的时候。 它的精锐对汉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这一世,沈战终于有机会拨乱反正了。 关宁军将履行历史赋予它的使命。 剿灭满清政权,击败沙俄跟日本侵略者。 这才是关宁军真正该干的事情! 正月初六,沈战返回京师。 虽然现在还在过年,但大明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始高速运转了。 初七,沈战带着长平公主进宫给皇帝和皇后拜年。 结果初八一大早朝廷就开始颁布各种战争动员令。 皇帝、六部和大都督府联合发布的战争动员令如下: 一、遵化铁厂和山西铁厂钢铁产量翻倍。 如果做不到铁厂的所有官员死罪! 光是这第一条动员令。 大明北方的钢铁年产量便从四百万斤的水平飙升到八百万斤。 钢铁是大规模制造武器装备的保障。 二、工部匠人数量从六千人扩充到一万人。 所有匠人三班倒,日夜不停地生产军用物资。 主要是生产燧发枪、火炮、火药、子弹、炮弹这些。 在沈战的支持下大明军队正在进行一场换装革命。 换装的主基调是以热兵器全面取代冷兵器。 三、工部在山海关和宁远城开设水泥厂。 同时征集五万民夫修建水泥官道。 自京师通往辽东战场的水泥官道必须在战争开始之前铺设完毕。 这样一来整个大明的军队和物资就可以快速运送至辽东前线。 在剿灭建奴这件事情上。 无论是大明官方还是百姓都在倾尽全力。 很多参与修路的民工都表示给他们一口饭吃就行。 即使不给工钱他们也愿意干这个活儿。 很多汉人的想法都是: 有生之年能看到建奴覆灭,即使立刻去死也值了! 大明百姓苦建奴久矣。 四、工部在山东和福建两地开设大型造船厂。 山东造船厂将在两年内为天津水师建造二十一艘世界上最先进的风帆战列舰。 福建造船厂将在两年内为福建水师建造八十一艘世界上最先进的风帆战列舰。 这些战舰的建造成本大概在三千四百万两白银左右。 首批费用由大都督府垫资。 等来年朝廷的税收到位后沈战会逐步回收自己投出去的资金。 前提是大明十五个省的税收必须超过两千万两白银。 否则沈战是拿不到钱的。 不过呢,即使朝廷一分钱不给沈战。 沈战也会坚定地把这些战列舰造出来。 荷兰人在1640年取代西班牙人成了新的海洋霸主。 崇祯十八年即公元1645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触角马上就会伸到大明沿海各省。 不,他们此时已经占据了台湾岛。 一旦双方在贸易上产生摩擦。 荷兰人的风帆战列舰百分百会光顾大明沿海。 留给沈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随着这些动员令的下达,几乎所有的大明子民都感受到了一件事情。 大明要变天了!喜欢大明抄家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抄家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