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八月十六,距离岳父大人离世只剩下不到两年半的时间了吗?岳父大人正值壮年,才刚满五十! 先前攻打吐蕃时,已经损失了一位老将——卫国公邓愈。如今,连军神徐达也要离开我们了吗? 人生自出生起便注定走向终结,然而得知徐达仅活到五十四岁时,朱标与朱棣依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内心十分痛苦。 偏殿内气氛沉闷压抑。 “韩成,你能治好大将军的病吗?” 片刻后,朱标拍了拍朱棣的肩,让他振作起来,随后转向韩成问道。 朱标的话让陷入震惊的朱棣回过神来,他也满怀期待地注视着韩成,眼神中流露出近乎恳求的神情,希望能创造奇迹治愈岳父的疾病。 然而,他们的期望落空了。 在两人迫切的目光下,韩成缓缓摇头。 “这病症,我也无计可施。” 韩成说的是实话,他只是个懂点木工手艺的作者。若非对徐达有所了解,连“背痈”这个名字都不知道。 即便知晓有背痈这种病,但其病因及治疗方法他一无所知,更不用提如何用药治疗。 只能隐约觉得背痈类似疮疡。 显然,徐达所患的背痈比普通疮疡更为棘手。 否则以徐达的地位与医疗资源,不至于被此病夺命。 韩成的摇头让朱标和朱棣一时语塞。 在此之前,他们对韩成寄予厚望,几乎视他为救治徐达的最后一丝希望。 谁知韩成竟如此干脆地拒绝。 “连严重肺痨都能治好,为何背痈却治不了呢?” 朱标焦急地看着韩成说道。 韩成无奈摇头:“每种病都有不同成因,治疗方法也各异。” 一句俗语称“隔行如隔山”,我认为这话放在疾病上也完全适用。 相似的病症或许还能互相参考,但那些差异巨大的病症,根本就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治好马皇后完全是侥幸,让我在恋人商城里换到了治疗肺结核的异烟肼。 然而,恋人商城里会出现什么,基本上毫无规律可言。 韩成实在不敢确定,以后这个商城里是否会出现治疗背痈的药物。 就算真的出现了,他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治好徐达的背痈。 徐达的背痈极其顽固,否则这个时代的大夫就能将其治愈。 不至于让他因此丧命。 “韩成,求你救救我岳父,我真的不想看他年纪轻轻就这样离开……” 腿还在打颤的朱棣努力站起身,对韩成恳切地说着。 与此同时,他还郑重地向韩成鞠了一躬。 朱棣无疑是个极为骄傲的人,尽管在父皇、大哥及其它兄弟面前显得平易近人,但内心实则非常自负。 可如今为岳父的病情,竟然对韩成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举动。 这确实令人震惊。 从这里可以看出,徐达在他心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韩成急忙扶起朱棣,让他无需如此。 “我真的无能为力。 我也很钦佩徐大将军,不愿见到他英年早逝。 若有办法,不用你们催促,我早就讲出来了……” 对于韩成的说法,朱棣显然并不信服。 或许是不愿意相信。 不想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岳父走向死亡。 “韩成,我知道昨天与你见面时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 对你有所误解。 态度也不好。 我承认当时说话声音太大,现在向你道歉。 你宽宏大量,不要迁怒于我的岳父。 求你救救我岳父,只要你能治好他,我愿意光着上身背着荆条,走遍南京的大街小巷,向你谢罪认错!” 朱棣几乎要给韩成跪下了。 自韩成懂事起,从未向谁这般恳求过。 朱棣展现的诚挚态度让韩成有些无措。 难道他对徐达的病真的束手无策? “那个……四哥,先别急。 我确实是无能为力,而非不愿出手。 昨天的事误会罢了,你的出发点是对有容的关怀。 以我们的情谊,但凡我能治,定全力以赴,绝不懈怠。 我不是斤斤计较之人,在关乎生死的大事上更不会。” 朱棣听罢,一时陷入沉思。 莫非岳父真的无法救治? 他回想起韩成的话,灵光乍现,心中闪过一个念头。 “韩成,若你能救我岳父,我便让妙锦随你左右,一生侍奉于你。” 寿宁宫偏殿内,朱棣此言令韩成愕然。 徐妙锦? 他到底在说什么? 竟愿将徐妙锦许配于己? 韩成既感意外,又觉怪异,凝视着朱棣。 韩成当然知晓徐妙锦之名。 据某些传说,徐达家的三女儿徐妙锦与朱棣关系微妙。 徐妙云逝后,朱棣曾欲立徐妙锦为后。 然而其间波折重重,误会丛生,最终徐妙锦愤而出家为尼。 此事成了朱棣的心结,此后他再未提立后之事。 如今,朱棣竟要把徐妙锦送给自己?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岂非怪哉? 韩成的震惊与动摇映入朱棣眼中,朱棣暗喜,看来这一招正中要害。 韩成若非提到有容,他也不会忆起这段往事。 经韩成提及有容,朱棣顿时如梦初醒。 韩成隐约察觉到朱棣话里的深意,似乎别有用心。回想起当初为母治病时的情景,他提出必须娶有容为妻的条件,即便面对朱棣用剥皮萱草相逼,他也未曾动摇。 在同意婚事之后,韩成才全力以赴救治母亲,成效立显。这使得朱棣认为韩成不愿救岳父,并非态度问题,而是自己未能拿出足够的筹码打动他。 岳父的三个女儿中,大女儿已嫁给自己,二女儿许配给老十三,唯有三女儿妙锦适龄。虽然妙锦年纪尚小,但据妙云和妙清的模样来看,长大后必定容貌出众。韩成若将她留在身边,定不会吃亏。 朱棣急于促成此事,抢在韩成开口前再次竭力推荐妙锦。“你来自后世,应该清楚妙锦的价值。她虽年纪小,但长大后姿容不俗,况且还是大将军的嫡女,做妾对你来说绝无损失。” 韩成听完沉默片刻,决定与朱棣坦白,以免被人误解为好色之徒。他凝视着朱棣说道:“关于妙锦的事,我确实了解一二,她不仅容貌出众,我对其情感经历也有所知晓。” 朱棣闻言眉头微皱,“你的意思是妙锦将来可能嫁给显赫之人?所以你有些顾虑?”韩成的回答让他大致猜到了事情的关键。妙锦长大后姿容非凡,又是岳父的嫡女,按常理推断,她极有可能成为某位皇子的妻子。 韩成在此事上迟疑并言辞闪烁,皆因心中有所顾忌,唯恐坏了自家兄弟的好事。 “即便历史确如你所言,徐妙锦亦会另嫁他人,但那是过往之事,今时今日尚未成定局。韩成兄,大可不必为此烦忧,只需安心将她纳入府中便是。” 朱棣此举,实则用心良苦,仿佛要用钢丝扎牢这段姻缘。 他所言句句属实,比起岳父性命,兄弟失却此段姻缘实在无足轻重。毕竟身为皇子,婚配之事多如繁星,绝不会孤老终身。或许少了徐妙锦,反而能遇更佳良配。 朱棣对弟媳之事毫不在意,大手一挥便欲促成此事。 韩成心下更觉复杂,遂道:“据我所知,徐妙锦日后与你缘分匪浅。往后你若想将其扶正,恐会横生枝节,最终致使二人反目,她遁入空门,成为你终生憾事。” 韩成决意不再拖延,必须速将实情告知朱棣。 否则任由其胡思乱想,局面恐难收拾。 “韩成莫要顾虑太多,既有意纳其为妾……咳,你方才所言何意?!!” 朱棣误以为韩成仍在纠结历史上的婚姻安排,于是继续婉拒。 未及深思便要规劝,话至中途方醒悟韩成所言内容,不禁瞠目结舌,宛若见鬼。 不仅是朱棣,连一旁的朱标亦是同样反应。 未曾料到兜转一圈,徐妙锦最终落入老四名下。 想到徐妙锦如今尚不知几岁,朱标震惊不已,望向朱棣,满眼尽是奇异之色。 偏殿里又归于寂静。 “韩成,你别胡言乱语,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妙锦才那么小,我怎么可能和她有什么关系?” 朱棣缓过神后,急忙对韩成解释,表明立场。他对自家夫人一向忠诚,这事绝不能乱说。 再说,他和徐妙锦的年龄差实在不小。 韩成看着朱棣因为他的言论而显得有些慌乱,笑了笑道:“现在看确实是差距很大。 但再过十多年,她十八九岁时,你也就四十左右,差别没那么悬殊。 像这种大学刚毕业就订婚的情况,在你们那个年代,特别对你们这种家庭来说,其实是相当匹配的。 最重要的是,双方的感情基础足够牢固。 而且,这种事情在你们的时代,尤其是在富裕阶层,应该并不少见吧?” 听韩成这么一讲,朱棣顺着他的思路想想,觉得韩成的话还真有点道理。 虽然现在看来妙锦和自己年龄差还是挺明显的。 但过个十来年再看,倒也不觉得差距那么大了…… 这么一想,朱棣突然觉得好像还挺合适的。 意识到这个念头后,朱棣赶紧摇摇头,把这荒唐的想法从脑中赶走。 我在想什么?! 我对夫人一直忠心耿耿的啊! 怎么会冒出这种想法?喜欢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