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第177章 走一步算一步(1 / 1)

屋内寂静无声,唯有翻阅奏章的沙沙声和偶尔的咳嗽声打破宁静。片刻后,忽闻脚步声渐近,门吱呀一开,吕氏笑意盈盈地端着一碗青花瓷装的燕窝莲子羹走进来。 “殿下,忙碌一天了,吃点东西吧。”吕氏走近,低声说道,“这是妾身亲手做的,趁热喝了吧。” 朱标微微抬头瞄了一眼,眼神暗淡,随口应了一声“嗯”。没多理会,继续专注处理奏折。等一切完毕,他才深深呼出一口气,疲惫地靠在椅背上。 期间,吕氏始终安静地站在身旁,不曾打扰,只是一脸温柔的笑意。这一幕,堪称贤妻典范,岁月静好。 忙完后,吕氏来到朱标身后,用双手轻顶他的头部,又以柔荑帮他按摩。一边细心伺候,一边柔声劝道:“殿下,夜深了,该休息了。” 朱标听罢,却默默不语,毫无反应,宛如睡着一般。 许久。 吕氏正觉得心中疑惑时,朱标忽然冷不丁地发问: “朕忽然想起一段旧事,想问问你。” 吕氏并未在意,仍在忙碌,随意笑道:“殿下请讲,什么事?妾定如实回答。” 朱标背对着吕氏,目光深邃,语调平静地说:“大约八年前,朕曾醉酒后临幸过一名宫女。” 吕氏的动作瞬间凝滞,脸色微变,神情慌乱起来。但她很快镇定下来,继续为朱标按摩,笑着反问:“殿下为何突然提及此事?” 朱标面无表情地道:“一时想起,问问罢了。” 吕氏点头,装作回忆的样子说:“是啊,臣妾想想。都这么多年了,有些记不清了。” 她略作思考,接着道:“好像是有个叫赵氏的宫女。受过殿下的恩惠后,竟四处宣扬炫耀。说话不检点,显然品行不端。不过臣妾当时也没追究,毕竟这是殿下的决定。谁知那女子愈发放肆,竟偷窃我的首饰。不过这只是个小物件,我也懒得计较。但后来查明她在房中藏有此物,证据确凿,实在不能留她。否则不仅影响东宫秩序,还可能败坏风气。因此臣妾不得不让她离开宫中。” 吕氏说完,条理清晰,毫无破绽,语气坚定,令人信服。 然而,朱标早已知晓真相。吕氏越是辩解,他心中越愤怒,对她的信任也荡然无存。 片刻后,朱标语气低沉地再次问道:“真的如此吗?并非为了争宠?” 吕氏如何肯认,立时矢口否说道: “殿下此言差矣! 臣妾进宫已久,殿下岂能不知臣妾为人? 何至于因小小宫女,便生嫉妒之心,做那争宠之事? 殿下此言,实伤臣妾心矣!” 朱标闻言,眼中满是深沉的失望。 至此,他终于看清相伴十余年的妻子,那温柔贤惠、琴瑟相和的表象背后,竟是这般模样。 如此丑恶,令人作呕。 他心中悲痛至极,难过得无以复加。 许久,朱标缓缓阖眼,长叹一声,冷冷说道: “你走吧。” 吕氏尚未觉察异样,以为他在开玩笑。 她美目中流露一丝媚态,旋即袅袅娜娜走到朱标身前,坐在他膝上,嬉笑道: “殿下此话,臣妾不解。 臣妾要去何处?臣妾还需服侍殿下……” 她边说边动手动脚,面上带着怪异笑意。 可话未说完,朱标忽地睁眼,眼中燃着怒焰,厉声吼道: “滚开!” 砰的一声! 在朱标如此骇人的气势之下, 吕氏吓得魂飞魄散,竟直接跌倒在地。 她惊恐地看着朱标从未有过的狰狞面容,宛若真龙发怒! “殿……殿下……” 她瘫在地上,心乱如麻。 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她不明白朱标为何突然对她这般凶狠。 陪伴多年,她从未见过朱标这副模样,对她这般怒吼斥责。 她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朱允通之事出了岔子,惹得朱标震怒?抑或是朱标突然问起多年前宫女之事,她回答得令朱标不满? 但这怎么可能! 那些事已成过往,朱标怎会忽然在意? 即便知道了,也不过是她争宠的小手段罢了。 她自信这些年与朱标的情谊,认为自己在他心中地位稳固。 即便朱标知晓此事,不过是个宫女而已,未造成严重后果。 他绝不会如此暴怒,更不会露出她从未见过的可怕一面! 莫非是发生了她所不知的要紧事,让她在朱标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甚至令朱标厌弃? 一时之间,吕氏呆若木鸡。 容颜绝美的佳人脸色苍白如纸,愣愣地望着朱标,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让朱标如此愤怒。 “你听不懂朕的话吗?快出去!”看着吕氏那副楚楚可怜的模样,朱标更加反感,重重拍打着桌面,厉声呵斥。 吕氏听到这句话才猛然惊醒,被吓得哭个不停,内心满是委屈。然而面对朱标冰冷的眼神,她最终什么都不敢说,只能掩面匆匆逃离。 “呼……”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吕氏离开后,朱标连着深吸了几口气,许久才平息下怒气。 他对这个妻子彻底失望了。可是接下来该怎么办,朱标一时也没有主意。毕竟吕氏陪伴了他这么多年,细心伺候左右。人非草木,谁能完全无情呢? 他与吕氏之间还是有些情分的。而且话说回来,当年吕氏赶走朱政生母时,并不知道对方怀孕。更何况还要考虑朱允炆以及吕氏其他子女的感受!这确实很为难。 朱标忍不住揉了揉眉心,眉头紧锁。 尽管情况复杂,朱标心里清楚,他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一旦朱政得知自己的身世真相,他还能接受吕氏吗?吕氏又能接受朱政吗?这两者恐怕已无法调和。 权衡之下,只能选择伤害较小的方式。或许为了儿子的未来,为了大明江山,他必须狠下心来,忍受痛苦去做改变。 朱标默默思索良久,不禁长叹一声,眼神中充满痛苦,摇了摇头。 罢了,先走一步算一步! 等朱政出征归来,认祖归宗之后,再决定如何处理吕氏的事情也不迟。 时光飞逝,眨眼就过了新年。 这段期间,朱政依然忙碌如常。虽然皇帝下了旨意,各部门官员全力配合征倭事务,粮草、兵器、战船等物资,以及精锐水军的组建与训练都在紧张筹备。但不得不承认,即便大明如今实力雄厚,受限于时代条件,各方面协调能力和执行效率仍显不足,进展缓慢。据朱政估算,所有准备工作完成至少需要一年以上。 而且他注意到,皇帝似乎有意放缓节奏,宁愿慢一点,也要确保万无一失。 朱政明白,这是皇帝出于对他的关怀,希望这次远征能够万全无忧,不出现任何意外。 除此之外,老朱显然有意借此机会磨砺朱政的能力。他希望朱政能更加熟悉大明各衙门的运作与处理事务的方式,同时深入了解基层运转的实际经验。换言之,在老朱的精心安排下,朱政开始以极快的速度对这个庞大帝国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探索,弥补了过去仅凭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的不足。喜欢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