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恭喜宿主,经商小有所成,奖励水泥制作方法,敬请查收!】 书房中。 李善长提着笔,刚写了一会儿《三国演义》的剧情梗概,就昏昏欲睡,困得不行。 幸亏突然传来的系统提示音,让他打起了精神。 “原来,经商也有奖励啊?” “这感情好!” 简单看了一眼,李善长喜滋滋的收下奖励。 对华夏而言,水泥确实属于舶来品。 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古早时期的西方文明,他们将石灰石加入别的矿物质,经过煅烧粉碎之后,用作建筑材料。 称之为,石灰...... 而要等到真正的水泥问世,则要等到十九世纪,主要材料则是石灰石和黏土,用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如果,再加入沙子、碎石、以及钢铁等金属物质,就是人们熟知的钢筋混凝土...... 用来修建房屋、道路,以及战争中的防御工事等等,皆是当仁不让的首选! 两军对阵,大炮都不一定能轰开! 当然,李善长首先想到的,是利用水泥,先改善下自家周边的环境。 城里城外,先修几条宽敞平坦的大路,让通行更加方便。 施工标准嘛,至少要保证四辆马车能并排驶过。 省得阴天下雨时,到处都是水坑,泥泞湿滑,一脚深一脚浅的。 主意是不错。 但眼下,李善长无心他顾。 因为,他手上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没做。 算算日子,之前培育的番茄幼苗,已经初步长成...... 而且,最近天气转暖,温度适宜,万物生发,可以考虑把幼苗移栽到广阔的田野中了。 修路的事,只好先缓一缓。 不多时,李善长来到前院,掐腰喊了一声,很快就召集到二三十号男丁。 数了数人头,全部拉到野外干活。 下人们,也并不反感这种田间地头的体力劳动,甚至乐于参加,非常踊跃。 每次完事之后,老爷都会豪气的给他们的晚餐加炖肉,个个吃得满嘴流油,别提多高兴了。 运气好的时候,还有额外赏钱。 做到如此地步,已经让他们十分满足,死心塌地了...... 由于小儿子做了县令,无人可用,李善长自然得亲自到田里监工。 所做的,也不过是动动嘴皮子而已。 无非是告诉那些下人,该怎么种,番茄的幼苗才能存活。 完事后,就闪到一边,开始欣赏田间风景。 正是人间四月天,到处莺飞草长,鸟语芬芳,果真是美不胜收。 溜达了一圈,李善长有些懊悔。 早知道,出发之前,就该带上几名小妾,共同感受下这绿柳如新,生机盎然的美景...... 若有佳人作伴,也不枉白来一趟啊! 等气氛到了,找个僻静没人的去处,一起做点不可言说之事。 野外是个什么滋味? 想来,应该不错! 嘿嘿...... 但自己逛了半天,又觉得兴致缺缺,没啥意思。 干脆来到树根底下,美美的睡一觉...... “老爷,醒醒!” “天色不早,咱们该回去了!” 李善长一觉醒来,已是日近黄昏,眼瞅着就要吃晚饭了。 回到田里,他漫不经心的检查了下种植进度。 见所有的幼苗都扎根在土壤之中,没有弄虚作假,这才点点头,表示满意。 “嗯,干得不错!” 说完,还伸了个懒腰,好像累得不行。 坐上马车时,还一本正经,很不脸红的说了句—— “哎,又是忙碌的一天!” “如果勤劳是种罪过,那我该当死刑起步。” 随行的仆人听了,面面相觑,差点没笑出声来....... 天底下,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回去之后,李善长又变得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毫不意外的,继续在贪图享乐,荒淫嬉戏的美好时光中沉沦到底。 如果这是场梦,他希望永远不要醒来...... ...... 十天后。 在刘严埋首案牍,笔耕不辍的拼搏下,以及牺牲了大量睡眠时间为前提。 苦苦等待的《三国演义》第二部,终于问世。 并且,工匠们也不敢耽搁。 第一时间刻制模版,每天加班加点,先印刷了几百册。 上架的消息一经传出,直接轰动全城。 但凡是家里条件允许的,立马涌进了三味书屋,争相购买,生怕慢人一步。 顷刻间,整条街上就排起了长队。 而且,随着各个茶馆酒楼的免费宣传,这本书的知名度与日俱增...... 如今,被人口口相传,已经走出定远县,甚至是滁州,辐射到了东南诸多省份,一炮而红! ...... 这种事情,怎么可能瞒过朱元璋的耳目。 发行第二天,锦衣卫就十万火急,快马加鞭的把书送进了皇宫。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好了!” “咱等了这么久,总算是盼来了!” 刚拿到手,朱元璋便喜形于色,迫不及待的翻开。 过了一会儿,他觉得有些不妥。 “嗯,你先下去吧!” “顺便,把太子给咱叫来!” 光顾着看书了,如今刚下早朝,朝廷里还压了一大堆政务没处理呢。 国事为先,总得有人做啊! 忽然间,灵机一动! 让那名送书的锦衣卫退下时,立刻去传朱标..... “父皇,您找我?” 等朱标姗姗而来,老朱已经沉迷于书中的情节,无法自拔。 连喊了几次,才回过神来。 “哦,是标儿啊!” 只见朱元璋迅速起身,指着自己的位置说。 “爹今天有事,抽不开身,你暂时代咱处理朝政如何?” 朱标先是一愣,以为这是老爹的试探。 赶忙跪下,为自己辩解。 “父皇,儿臣不敢僭越!” “若有此心,甘愿死于刀剑之下,人神共弃!” 傻孩子,咋就不开窍呢! 朱元璋深感无语,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 “嗨,扯哪去了!” “实不相瞒,李善长的老家定远,最近出了本白话小说,故事极为精彩。” “想必,你也听说了吧?” “这不,锦衣卫刚给咱送来,我等不及要看嘛.....” “所以呢,就得辛苦下你,帮父皇批阅奏折,先顶一顶!” 言及至此,他抛出了更有诱惑力的条件。 “这本书看完之前,朝堂上下所有事情,全部由你说了算!” “谁不听使唤,我回头收拾他!” 说罢,闪身大步而去。 望着父亲的背影,留在原地的朱标直接懵了。 老爹怎么想的? 为了看闲书,连国事都不顾了?喜欢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