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第126章 玉米、红薯和土豆(1 / 1)

他快步走到韩成跟前,满脸震惊地看着他。 “我听说海外有些地方盛产香料……” “不对!不对!是粮食!你给我详细说说这些粮食! 这两样粮食的产量真有你说得那么惊人?” 朱元璋说话时情绪十分激动,目光灼灼,紧紧盯着韩成。 要不是之前因为激动差点下手太重伤了韩成的肩膀,他现在肯定又要出手了。 “红薯和土豆这两种粮食非常高产……一般的山坡地至少也能产两千斤,肥沃的土地通常亩产在五千斤左右上下浮动……” 韩成只能再次重复刚才说过的内容。 轰! 好似一声惊雷在朱元璋脑海中炸开。 他的嘴唇都在颤抖。 他自己也种过田,清楚粮食的产量。 最好的稻田,每亩收获五百斤就算很好了,还得有人细心照料,赶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才行。 可如今,这从未听说过的土豆和红薯,一亩地居然能产两千斤? 而且这还是保守数字! 更关键的是,这已经是坡地的产量了? 肥沃的土地更是可以达到五千斤以上! 某些特殊状况下,居然可以达到惊人的万斤之数? 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啊! 一亩地的收成,岂不是相当于二十亩? 即便是在普通情况下,也起码抵得上十亩了吧! …… 朱元璋心里飞速估算着这些数字,只觉得脑袋一阵眩晕。 如果大明能有这样的粮食去耕种,一年下来,该有多少收获啊! 又能多养活多少人啊! 自己的大明,不说完全没有挨饿的人,至少因饥饿而亡的人数定会大幅下降! “真……真的吗?” 朱元璋吞了口唾沫,再次看向韩成,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他注视着韩成的眼神既热切又紧张。 生怕从韩成嘴里听到否定的回答。 韩成重重地点了点头:“千真万确。不过在我们那个年代,这两种作物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产量,不仅是因为它们自身高产。 后世不断改良种子、使用化肥、改进技术,还有各种农业机械设备的进步,同样功不可没。” 那么,你所说的这两种作物,在咱们大明种植的话,大概会有怎样的产量呢? 朱元璋追问道。 韩成思索片刻说道:具体的我也说不准,但综合来看,肥沃的土地产出两千多斤应该没问题。” “两千多斤?够了!够了!一亩地的收成,抵得上五亩地的产量啊!” 朱元璋激动地说着,不禁笑出声来。 然而,笑着笑着,泪水已湿满脸庞。 韩成心里想着,这老头子莫不是喜极而泣吧。 朱标与朱棣赶紧上前,关心地询问情况。 他们安慰父亲说,得知世上还有这两种作物,确实是件好事。若大明能拥有它们,未来必能养活更多百姓,使国家更加强盛。 怎么听到好事儿还哭了呢? 而且哭得这么伤心…… 兄弟俩当然看得出,父亲此刻是真的悲伤,与韩成所想的喜悦落泪完全不一样。 在听儿子们说完后,朱元璋抹着眼泪继续说道: “如果这两样庄稼早些出现就好了! 那样的话,你们爷爷奶奶、伯伯婶婶就不会饿死了! 我们老朱家也不至于家破人亡! 别说这些假设,即使没有那些事,我们也坐不上如今的位置。 只要父母兄弟姐妹不挨饿,我宁愿一辈子耕种田地! 什么皇帝,在我眼里不过如此! 标儿,老四,你们记住了!人可以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可以病死,也可以因绝望**……但不管怎样,只要家人平安就好!” 不能就这么饿死啊! 活活饿死的人,实在可怜,实在太难熬了。 这种死法太不人道了!” 朱元璋哭得双眼赤红。 朱标和朱棣深知父亲年轻时的遭遇,能够体会他此刻的心境。 所以听完朱元璋的话后,他们用力点头,表示已铭记于心。 对儿子说完这些话后,刚刚还在流泪的朱元璋突然转头看向韩成,问道:“韩成,你提到的两种粮食在哪里?离我们大明远吗?” 朱元璋本想上前握住韩成的手询问,但见他有退缩的迹象,便止住了动作。 韩成看着满面泪痕的朱元璋,并未做出什么过激举动,这才松了口气。 递了一块布给他后,韩成点头答道:“很远,这些都在美洲。 除了这两种粮食,那里还有一种叫玉米的作物。 也是不错的粮食,虽然产量不如土豆和红薯,但比普通粮食还是要高一些。” “美洲在哪?不管多远,咱们都要把这些弄回来!” 不久前还对韩成提出的开海政策以及海外财富持怀疑态度的朱元璋,此刻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瞬间变成十足的“真香党”。 仅仅红薯和土豆就让朱元璋激动不已了。 结果此刻,韩成再次提及了玉米这种高产作物,这直接让朱元璋陷入了狂热状态。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前往美洲将这些事物带回的决心,愈发坚不可摧! 即便他对美洲究竟距离明朝有多遥远一无所知。 然而现在,他知道了几种作物的存在,并且确定它们确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那么便可以宣布,这些东西属于大明! 这是朱元璋的决定,无人能够更改! 哪怕需要跨越大洋,哪怕面对刀山火海,付出任何代价,他也必须把它们带回大明! “你只需告知我们具**置,无论何处,我们都必须将其取回! 带回试种后,若真如你所说,我们必定重重奖赏于你! 你当居首功!” 朱元璋已经完全亢奋起来。 由于过往的经历,朱元璋登基后,除了清理元朝遗留的问题,使朱家皇室的统治得以延续外,还始终致力于让百姓有饭可吃。 并非要求所有人都吃饱,而是尽量避免有人因饥饿而亡。 但这事情太过艰难! 每每想到这里,朱元璋都会感到沉重与无助。 不让民众饿死,听上去很简单,但在如此庞大的疆域内做到这一点,实在难上加难! 它牵涉到诸多复杂因素。 过去朱元璋费尽心力,却仍觉达成心中所愿如同天方夜谭。然而今朝听闻韩成提及几种新作物惊人的收成后,他仿佛捕捉到了一线曙光。 若能让百姓免于饥饿,这不仅圆了他的梦,更带来额外的好处。这份好处便是,他的明朝或许真能延续更久。 毕竟他自己也是这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他太明白黎民百姓的心态了。 只要有饭吃,只要还活着,就不会有人轻易豁出性命! 只要底层民众不生事,不制造混乱,即便其他人作乱,影响也会有限,很快就能平息…… “该怎么说呢,美洲其实就在我们背后……”喜欢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