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朱标爱护幼弟,很有大哥的做派。 诸位藩王比如朱棣朱棡还有朱橚朱樉都没有上位之心。 那是在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 或者说朱元璋还在大明的时候。 各种网络小说还有野史,都把朱元璋家庭描写的兄友弟恭,很有氛围。 朱标的其余四个兄弟,也对皇位从未觊觎。 前提条件是朱元璋还在。 对于这样一个铁血帝王,谁敢违背他立下的皇明祖训? 你有一点心怀不轨,都能被朱元璋察觉,并且被处以很严厉的惩罚。 朱橚就是因为去凤阳他老丈人冯胜那串门,被朱元璋误会他和冯胜要谋反。 就被朱元璋发配到云南去了。 朱元璋活着时,朱棣只是不敢畏惧父皇而已,未必没有这样的心思。 但今日在朝堂上,朱棣只是劝说朱标找回朱元璋不着急登基。 就招来了朱标的训斥。 他心中很是不满。 “大哥,咱只是据实说,并没有谋反之意。” 邓愈和李善长也互相瞅了一眼,神情复杂。 朱元璋生死未卜,明朝要经历一番动荡了。 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代表着血雨腥风。 朱家也不会是个例外。 朱棣的温和态度,并没有让朱标压下心底的怒火。 相反,他倒是觉得朱棣是在众人面前故意表现。 “要征讨北元谈何容易?如今朱五六当权,他又能复活军团。” “父皇带领30万大军征讨,都被对方消灭得一干二净。并且父皇还被俘。” “如今母后薨逝,孤早日登基才能主持大局安抚民心。” 岂止是朱元璋,就连徐达傅友德以及汤和也全都被俘。 这在整个大明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 然而,朱标的说法也遭到了朱樉的强烈反对。 “太子殿下,燕王说得对,父皇和母后伉俪情深。母后都要出殡了,也得让父皇见上一面。” “父皇虽然被俘虏,但是未必会被杀。故此,也应该先征讨小皇叔,夺回父皇。” “等父皇归来,那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朱樉的心思跟朱棣一样。他也是嫡生子,也有继承皇位的权利。 都怪这该死的嫡长子继承制。 从读者姥爷的角度来说,见多识广的读者姥爷肯定知道。 明朝有16个帝王,其中有9个帝王都不是嫡长子继承皇位。 这包括景泰帝朱祁钰,他的生母只是宣宗朱瞻基的宫女。 建文帝朱允炆,其后的永乐大帝朱棣自不用说。 以及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等等。 就连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是嫡长子。 朱樉站在朱棣这边,似乎在朱标的意料之中。 他们同为藩王,如今父皇生死未卜,自然蠢蠢欲动。 但朱标心意已决,奈何大朝堂中各位文武百官支持他的不在多数。 绝大多数官员反倒认为,当务之急征讨北元,把朱元璋救回才是硬道理。 朱元璋固然残暴。 但太子朱标也不是良善之辈呀。 虽然诛杀大臣,都是朱元璋下的圣旨。但其背后,也有朱标推波助澜。 简单一句话来说,朱标未必像像表面上那么性格平和。 实则是一个笑面虎。 看着人畜无害,实则是个黑心汤圆,表面看着白,内心腹黑。 他当上皇帝,指不定比朱元璋更甚。 “既然诸位大人都赞成先征讨北元,那就整顿三军,即日开拔。” …… 与此同时。 在北元王庭。 朱五六开始和诸葛丞相商议接下来的打算。 刚收服北元,一切要以稳定为主。 北元人以狩猎和放牧为主,并不会从事耕种。 朱五六既然当上皇帝,自然要发展耕织。 接下来还有官员的任命,以及各种琐碎的规章制度。 朱五六可不是古人,懒得理这种磨磨唧唧的事。 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干。 诸葛亮作为一个文武全才,平定天下治理国家他都在行。 曹操也可以称得上是文武全才,包括岳飞。 但对于朱五六来说远远不够用。 但朱五六也不能可着一个人使唤。诸葛丞相刚打了胜仗,是该歇歇了。 当务之急就是复活出历史上有名的文官来做这些事儿。 但要复活谁呢? 刘伯温?大秦的丞相李斯? 有人专门做过一个榜单,统计过华夏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官。 第一名竟然不是诸葛亮。 里面包括魏征,唐朝的房玄龄杜如晦,还有西汉中期着名的政治家霍光。 魏征就算了,虽然也是个忠贞之士。但这家伙太刚了。 刚的李世民都拿他没办法。 朱五六可不想天天儿被骂。他本来想复活魏征骂朱元璋。 仗一打起来,这事儿也就搁浅了。 大周的第一次朝会。 朱五六把朱元璋也薅到了现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让朱元璋看着自己怎么当皇帝。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吧。 目前大臣没多少。 朱元璋站在堂下,看着身穿龙袍的朱五六,就还跟做梦一样。 几天前自己还是帝王,现在已经沦为了伺候朱五六的人。 除了没挨那一刀子,他现在跟一个太监的职能差不多。 想到这些他脸都绿了。 朝堂上,岳飞、李世民、曹操、诸葛亮、项羽、吕布、李元霸这几个大臣格外耀眼。 人家人数虽然少,但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陛下体恤微臣,微臣感激不尽。” “但大周刚刚建立,微臣愿为大周国鞠躬尽瘁。” 诸葛亮对着朱五六施了一礼,拍着胸脯表决心。 咱就说吧。 朱五六复活的这些人,对他忠心耿耿,忠诚度100%。 朱五六岂能不知他的忠心? “诸葛丞相,你且歇息,等咱再复活文官,立马搞定。” 朱五六说着嘴中念念有词。 “复活霍光、刘伯温【刘基】、管仲、孔子、李斯、赵高、王阳明、曾国藩。” 这些人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但是王阳明,可能有的读者老也不了解。 华夏国历史上有三个半圣人,王阳明就是其中之一。 他提倡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后来传入到了小日子和朝鲜,其弟子众多。 被称作是姚江学派。 另外两人是孔子和诸葛亮,那半个是曾国藩。 至于为何复活李斯和赵高,才华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纯粹是由于朱五六对赵高的不满。 赵高是秦朝时期的宦官,权倾朝野,在各种历史小说中都被描写为反派。 这货在秦始皇死后,篡改了遗诏,以胡亥为太子。 并且还杀了皇长子,扶苏与蒙恬,无线右丞相李斯谋反,将其腰斩于咸阳市。 复活李斯,就是想让他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回头再复活秦始皇,这位始皇帝要是知道自己的江山被赵高给毁了。 还不知道发多大的怒火。 穿越太无聊了,得给自己找点乐子。 朱五六话音落地,门外就响起了脚步声。 紧接着,就有穿着各样服装的八个人大帐外请求觐见。 朱五六应了一声,这些人全部走路到大帐内。 一个个给朱五六施礼,嘴中高喊着。 “微臣赵高给陛下请安。” “微臣李斯给陛下请安。” …… 此起彼伏的声音,让整个早朝都亮堂了起来。 不同时代的人齐聚一堂。不同于以往的武将,这一次复活的几乎都是文官。 这些文官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孔圣人。 这些人处于不同的时代,但由于朱五六,他们才能云聚一堂。 一时间感慨万千。 大殿内,各位文官和武将相互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惊喜。 宛若有一种跨越几百年几千年,跟古人对话的即视感。 最惊讶的莫过于朱元璋。 其他人他不认识,但刘伯温就算化成灰他都认识。 那可是他的得意干将。 但同时老朱有些心虚,因为刘伯温的死跟他有莫大的关系。 表面上看来,刘伯温是因为患病医治无效死亡。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朱元璋暗中的操作。 “微臣刘伯温参见陛下。” 重活过来的刘伯温,对着朱五六施礼。 但眼角的余光一瞥,很快就看到了朱元璋。 他眉头一皱,脸上挂满疑惑。 重生这种事,让刘伯温固然欣喜异常。 但前世的记忆也让他,对朱元璋并没多少好印象。 当时他病重时,朱元璋就一句不疼不痒的,让他安心养伤。 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反馈。 直到死,刘伯温都以为自己只是死于普通的疾病。 对于这个帝王的所作所为,他也曾有过大胆猜想。 但都没有证据。 可他哪里知道,这都是朱元璋的阴谋诡计。 朱五六看着刘伯温那异样的神色,心里俨然已经明白了十分。 朱五六看过有关猜测,自然明白刘伯温死的真正原因? 朱元璋也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了。 回头再把胡惟庸给复活,再把朱元璋杀的所有的官员复活。 都不用朱五六动手,他们都能把朱元璋掐死。 朱五六越想越好玩,笑着对刘伯温说道。 “诚意伯侯,可知自己真正的死因?” 刘伯温被封作诚意伯侯。 刘伯温愣了一下,斗胆问了一句。 “陛下,微臣上一世不是因为风寒去世的吗?” 朱五六笑着摇摇头。 “非也非也。” “你是被人害死的,确切点来说,你是被朱元璋害死的。” 【有读者大佬说让复活李世民的小女儿小兕子,有没有大佬也有这样的要求?请在评论区留言】喜欢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