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又一番娓娓道来:“说起这落花节,可是大有来头——” 前朝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节,以喻百花盛放,春满人间,人人踏青赏红,扑蝶玩乐,作雅集诗会,提灯斗花,以迎花神。 话说那前朝有位荣宠非常的沁公主,可是一位咏风吟月的风雅人物,不解世人只记百花盛放之日,便取“今朝花谢无一花,今夕月落亦无月”,以劝告世人,待见花开勿忘花落。 每逢此日,琅琊城文人才子,浮白载笔,女儿姑娘葬花吟诗。 小贩讲得抑扬顿挫,殷晴听得欢喜雀跃,拉过姗姗来迟的燕归,叽叽喳喳:“今夜有灯会,我们去放花灯,去放花灯,好不好?” “不好。” 当真是个傻子,蠢死了,只怕任谁都能凭叁言两语将她骗走。 那小贩是个好眼色的人,一眼便瞧见燕归一幅琼枝玉叶相,一身锦衣华袍,那金丝银线,蜀锦玉绣,寸寸都是钱,又看出两人暗流涌动,想必关系非比寻常,抬个笑脸:“两位客官都是外地人?何不来瞧瞧这糖画?” 这一幕引得旁侧行人纷纷围观,拍手叫好。 燕归沉默不语,殷晴从袖口荷包掏出铜板,美滋滋买下两个糖人。 转而低头,对着一边巴巴看的稚童小孩,笑得眉目鲜妍:“叫一声姐姐,这个给你。” “真乖。”殷晴摸摸他的脑袋,将手心雕着自个小相的糖人递给他:“给。” 殷晴吃着糖人,像断线风筝,一眨眼便跑进人群中,她从未逛过灯会,在这熙熙攘攘,往来不绝的灯市里,鱼龙飞舞,鼓吹喧阗,处处欢声笑语。 燕归走到那捏着糖人的小孩前,阴森森一笑,一把夺过那串“殷晴”糖人:“这是我的。” 少年掷下一个银元宝,冷冷盯着那小贩:“重新给他做,不准和我手上这个一样。” 燕归冷哼一声,他看向手中画得惟妙惟肖的少女糖人,那桃腮粉脸上,机灵圆眼好似会眨动。 喉头一燥。 好甜,糖汁在唇齿间化开,燕归怔忪一分,难怪她会喜欢,原来这么甜啊,直直甜到心间。 才不去管身后哭个不停的小孩,自顾自唱着小曲,亦步亦趋地跟在殷晴身后,半点也不在乎他当街抢夺孩童东西有多幼稚与过分。 “完了,忘记了买花灯。” 那一道红衣鲜艳的身影,正站于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璀璨灯光若星河流泻,鹤立鸡群的少年一手拿着那个被她送与旁人的糖人,一手拎着两个不知何时买的莲花灯。 人潮汹涌,她呆立在原处,定定望着信步而来的少年。 “发什么愣?”少年冷言:“不是要去放花灯?也只有你会喜欢这种东西,幼稚死了!” 说她幼稚,自己不也是吗? 殷晴看着在花灯上写下心愿的人们,回头看向燕归,轻声问他:“你想许什么愿?” 殷晴惊讶:“你每年生辰,都不曾许愿吗?” 每年生辰啊…他未出声。 燕归望向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眸,指骨攥紧,他低声道:“若我想要什么,我会亲手得到。” 燕归想要拒绝,对上那张满怀期翼的脸,他默然接过,犹豫许久,抬笔写下寥寥几字。 她写地很认真,一笔一画,饱含真情。 少年点头,将花灯递给殷晴。 四目相对时,红晕爬上两人面颊,又纷纷默契十足地错开目光。 他别扭地出声:“你…” 指骨相触那一瞬,彼此都听见心花怒放的声音。 他与她的花灯相依相偎,缓缓飘向远处。 殷晴脸颊绯红:“我想问你…许了什么愿。” “我才不猜呢。” 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注: 月夕:中秋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赠卫八处士》唐 ·?杜甫落。 【呜呜呜,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一本没有猎火受大家喜欢,一个姐妹告诉我原来是同一个作者不能有两本书在新书榜上,我好纠结好犹豫,要不要下架重开…但是大家又投了那么多猪猪(很辛苦),我不知道怎么办qaq,身为作者,真的很想自己的书被更多人看见。大家先不要投珠了叭,感谢,我怕我忍不住重开。更新照常,有什么想法评论区告诉我一下下,是继续还是重开qaq,重开不是删文不写哦!进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