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第88章 行营议策定风雷(1 / 1)

靖康元年二月十五,怀州城外,沁河之畔。 朔风卷着尘土,掠过新立的行营大寨。原木栅栏连绵,望楼上悬挂的宋旗猎猎作响。五千扈驾禁军甲胄分明,与岳飞麾下那支初显峥嵘的神武右军分驻营盘,巡弋的哨兵脚步沉稳,与数里外城墙斑驳的怀州城,俨然两个世界。五日前,天子赵桓的銮驾抵此,怀州便骤然成了大宋北望抗金的桥头堡。 中军帐内,灯火摇曳。 赵桓端坐上首,玄色常服衬得面容愈发肃穆。面前帅案上,摊开的是一幅新绘的河东地图,上面用朱笔圈点着几个要地。昨日,原怀州知州范讷及一众碌碌属官已被罢黜看押,州务暂由随驾御史梳理。岳飞的神武右军一部,已协同殿前司都虞候李进所部,接管了城防,正在清查武库、弹压宵小。雷霆手段之下,怀州的颓气散去了不少。 帐下,三员大将侍立。风尘仆仆,难掩悍色。正是检校太保、御营前军都统制韩世忠,京畿制置使种师中,还有麟府折家军的宿将折可求。他们奉旨率部袭扰金军侧后近十日,今日得官家传召,方才赶回行营。 “三位卿家,”赵桓目光扫过三人,“奉旨出兵,河东的金虏可曾老实些?” 韩世忠性子最烈,抢先抱拳:“回禀官家!末将领兵扫荡河内、泽、潞三州,斩获金贼游骑哨探数百。只是粘罕老贼将主力死死钉在太原城下,咱们兵力不足,好似隔靴搔痒,难伤其筋骨,怕是解不了太原之围!”言语间,焦躁之情溢于言表。 种师中面色凝重,接口道:“末将遣人联络河东义军,数次袭扰金贼设在辽州、沁州左近的粮秣转运点,焚其粮草,斩杀押运兵丁数百。然金贼辎重多依托坚城固寨,我军难下。据义军拼死探报,粘罕攻太原日急,城内恐已……岌岌可危。” 折可求沉稳补充:“末将所部扼守汾水下游,与金贼斥候交锋数次,阻断其南下窥探之路。但观其行止,粘罕似已知我大军在河北集结,太原大营戒备虽严,却依旧猛攻城池,未见分兵南顾之迹象。” 三人的回禀,与赵桓之前的判断大致相符。佯攻袭扰虽有斩获,却未能动摇粘罕主力。太原那座孤城,在女真铁骑不计伤亡的冲击下,还能支撑几日?赵桓心头沉重。 就在此时,帐外亲兵疾步而入,高声传报:“启禀官家!太原急报!送信斥候浴血突围,已至辕门!” 帐内气氛陡然一紧。赵桓搁下手中的炭笔:“速速带入!” 片刻,一名踏白军斥候被两名卫士半搀半扶地带入帐中。此人形容凄惨,甲胄尽碎,浑身血污遍布,左臂更是用破布胡乱缠绕,显是刚经历过一场生死搏杀。他一见到赵桓,便挣脱卫士,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嘶哑,几不成声:“官家!小人…小人九死一生,从太原突围!王将军、张知府的急信!粘罕…粘罕发疯了!西城角楼反复争夺!城中粮尽矢绝,伤亡枕籍!全凭王将军死战支撑!太原…太原旦夕不保!恳请官家…速发天兵啊!” 斥候的声音带着绝望的哭腔,每一个字都像锤子砸在众人心上。 韩世忠“霍”地站起,虎目圆瞪,血丝遍布:“官家!不能再等了!末将愿立军令状,自带五千铁骑,星夜北上!纵然马革裹尸,也要为太原杀出一条血路!” “韩卿!”赵桓抬手,示意他稍安,目光却已如鹰隼般落在地图上,手指在太原周边缓缓划过,“太原危殆,朕心急更甚于卿!但此刻,方寸不可乱。粘罕猛攻太原,却不南顾,诸卿细思,其用意何在?” 种师中蹙眉沉吟:“或因其自恃兵力雄厚,欲先克太原,再图南下。抑或……其尚未确知官家已至怀州行营?” 折可求接口道:“亦有可能,粘罕已知官家在此,但他判断我军新集疲惫,不敢贸然深入河东与其决战,故而欲先拔除太原这颗眼中钉,绝我北望之路,再从容南下与我周旋。” 赵桓微微颔首,手指最终点在了怀州的位置:“不错。朕的行营在此,对粘罕而言,既是芒刺在背,也是……一块不得不顾及的肥肉。” 他抬眼看向帐下诸将:“若粘罕确知,朕御驾在此,且韩、种、折三位将军所部精锐,连同京畿新募之兵,皆已云集于怀州左近,他当如何抉择?” 韩世忠眉头紧锁:“粘罕生性残忍骄狂,或会轻视我军新集,继续猛攻太原,待得手后再挥师南下。然官家御驾亲临,干系国祚,他若稍有智谋,断不敢置之不理,必有应对。” 种师中分析道:“粘罕如今,可谓骑虎难下。太原久攻不克,损兵折将,其内部粮草恐亦不济,又闻其东路军宗望在汴京城下惨败,其心必乱。若此时确知官家在怀州集结重兵,他必陷入两难:是孤注一掷,不顾一切先下太原?还是分兵南顾,以防我军突袭?甚至……放弃太原,孤注一掷,全力南扑怀州,行擒王之策,以求一战扭转乾坤?”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擒朕?”赵桓嘴角牵动了一下,似是冷笑,“他若真敢倾巢而来,朕便在此地,以怀州为砧,以黄河为界,与他做个了断,看看谁的骨头更硬!” 此言一出,帐内原本凝重的气氛,陡然多了几分凛冽杀气。三将精神皆是一振。 折可求沉声道:“粘罕若分兵南顾,则太原之围或可稍解。若其倾力南扑,我军依托行营坚守,韩太保、种制置在外线袭扰其后路两翼,或可一战。” 赵桓却摇了摇头:“不。朕不能将胜负系于粘罕一念之间。朕要逼他!逼他按照朕划下的道道来走!” 他视线再次落回地图,手指在太原与怀州之间那片绵延的太行山脉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了太行山西麓,靠近汾水东岸的区域。 “太原,断不能弃!”赵桓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纵然城池残破,只要王禀尚有一口气在,朕便要让他知晓,大宋的旗帜还在!王师未曾舍弃他们分毫!但千里驰援,兵法所忌,实不可为。硬撼粘罕主力,更非智取。” 他站起身,踱了几步,停在帐口,望着帐外飘扬的旗帜,背影挺直。 “诸卿听令!”赵桓转过身来。 韩世忠、种师中、折可求立刻肃然而立。 “韩世忠!” “末将在!” “命你即刻点选本部最为精锐的骑兵五千,辅以能战步卒三千,共计八千之众!不得迟误,三日内拔营出发!沿沁水北上,渡漳水,如一把尖刀,给朕直插辽州、沁州一线!不必急于攻城拔寨,但须动静越大越好!焚其积聚,断其粮道,袭扰其后方转运!务必让粘罕感觉后院处处起火,坐卧不宁!” 韩世忠眼中爆出精光,猛地一抱拳:“末将遵旨!定叫粘罕后路不宁,寝食难安!” “种师中!” “末将在!” “你部兵马多为溃兵、厢军及义军,不宜大规模野战。着你率部进驻泽州,一面为韩卿摇旗呐喊,壮其声势;一面继续联络河东各地忠义之士,发放朕的赏格,遍地开花,袭扰金贼小股部队、哨卡、驿站,务使其处处烽火,疲于奔命,分身乏术!” 种师中躬身领命:“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折可求!” “末将在!” “你部折家军步卒精良,尤善山地守御。着你率本部兵马,沿丹水北上,步步为营,进逼高平、长子一线!构筑营垒,稳扎稳打,做出随时准备西渡汾水、直趋太原之势!不必急于浪战,但要让粘罕在太原城下,时刻感受到来自南面的一柄利剑,悬于其顶!” 折可求抱拳,声音沉稳:“末将领命!” “岳飞!” “末将在!”岳飞跨前一步,身姿笔挺。 “你率神武右军,并李进所部扈驾禁军,留守怀州行营!加紧操练新军,整顿怀州防务,打造营垒器械,确保行营稳固如山!同时,严密注视黄河对岸动静,若有金贼零星渡河窥探,给朕迎头痛击,斩其首级传示河北!” 岳飞沉声应道:“末将遵旨!行营安危,末将与神武右军共存亡!” 赵桓目光缓缓扫过帐内诸将,最后定格在地图上:“此番部署,韩卿孤军深入敌后,如悬刃而行,最为凶险;折卿进逼太原南侧,直面粘罕兵锋,压力亦重;种卿联络义军,搅动敌后,事关全局人心;岳卿稳固根本,为我后盾,责任最重。朕坐镇怀州,居中调度,并会刻意放出风声,让粘罕知道,朕就在此,大宋的主力正在源源不断向怀州集结!” “朕就是要让粘罕知道,太原不是他唾手可得之物!河东也不是他可以肆意横行之地!他若继续猛攻太原,后路将被韩卿截断,侧翼将受折卿威胁,腹心之地将被种卿搅乱!他若分兵南顾,则太原之围自解!他若狗急跳墙,倾力南下扑我行营……哼,那便是自寻死路!” 赵桓的意图,已然清晰。以自身为诱饵,以怀州为枢纽,调动韩、种、折三路兵马,对太原城下的粘罕形成一个多方向、多层次的战略牵制和压力,迫使粘罕无法全力施为,甚至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从而为太原争取最后的时间,也为大宋在河东的反击,落下第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太原城头飘扬的,是我大宋的旗帜!城中挣扎的,是我大宋的军民!”赵桓回身,看着众将,“他们的血,不能白流!此战,不仅要救太原,更要让粘罕付出代价!让天下人看看,我大宋,尚有铮铮铁骨!尚有光复河山之决心!”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为大宋效死!”韩世忠、种师中、折可求、岳飞齐声应诺,声若洪钟,在大帐内回荡。 赵桓微微颔首,最后目光落在地图上太原的位置,片刻后抬起,沉声道:“诸事已定,即刻去准备!刻不容缓!”喜欢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