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混子生活

第13章 鸡飞狗跳的郑家(1 / 1)

再次醒来,薛玖发现自己睡在床上。 不怪薛玖睡得死,每天晚上锻炼半个时辰以上,不好睡才怪,不过也体现了便宜老子的父爱。 看着一边睡着的两个弟弟,正横在床上,只能说父爱有点,但是不多。 本来薛玖是有单独一间房子的,不过薛收住了,所以他们三兄弟挤在一起。 想想寒冷的冬天,还有拥挤的木床,薛玖决定建议便宜老子修一个火炕。 如今的床也叫榻,也就是小矮子偷学的榻榻米,只不过床头床尾有杆,可以挂帷幔,条件好的在床前还会有屏风,用来挂衣服,也是遮挡视线,因为条件好的会有丫鬟在房间睡觉,随时准备伺候人。 “阿耶,盘几个火炕吧!”薛玖一边洗脸一边说道。 薛道真放下手里的石锁,不解的问道:“火炕是啥?” 火炕具体做法,薛玖也不知道,不过大致上能够想象出来。 “就是用砖头码的床,只不过中间是空的,床下可以生火,后面排烟,等天气冷的时候,就可以把炕烧热,冬天睡在上面就再也不冷了。”薛玖比划着讲解道。 薛道真想了一下道:“就是把床换成灶台一样是吧?” “对!对!只不过这灶台不用烧那么久,炕热就可以了,里面的炭火就能保证大半夜都是暖和的。”薛玖连连点头道。 坐在屋檐下的薛收,一拍大腿,高兴的说道:“小玖这个办法不错,比火墙要好。” 宫里就有火墙,厚厚的墙壁是中空的,墙外生火,把墙壁烧得滚烫,屋里自然也就热了。 这种火墙,外厚内薄,所以屋里很快就热起来,而且没有烟味,说起来比西方的壁炉要好,只不过需要人在屋外生火,注定只有有钱人才能享受。 “先弄一个火炕吧,初一十五挤着睡不冷。”薛道真迟疑了一下道。 明白他这是想节约成本,薛玖想了想也没有勉强,等自己赚到钱,买砖头都弄上就是,反正现在距离冬天还有好几个月。 早上还是扎马步,薛道真在玩石锁,本来薛玖也得用石锁来打熬力气,不过他现在改成了俯卧撑,蛙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这些运动。 如果问长安什么树最多,那肯定是枣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因为大枣是为数不多的几种甜食,不但能熬粥,做糕点,还能晒成干果。 大枣和石榴,这是中原最喜欢的两种果实,不止是因为它们味道好,还因为它们寓意非常好,石榴多籽,寓意多籽多福,大枣自然是早生贵子。 薛家院子里也有两棵二十年份的大枣树,横着那根枝干都已经被薛玖摸出了包浆。 薛道真一开始还反对薛玖的锻炼方式,亲自试过之后,立即让薛玖不要在外人面前展露,列为薛家秘传。 对于这些东西的来源,薛玖推给了家中藏书,至于书哪里去了,我也在想这个问题。 打熬身体,薛玖没有丝毫偷懒,他很清楚,这才是安身立命之本,别的不说,强健的身体,至少没那么容易生病。 薛家父子累得大汗淋漓,郑家却非常热闹,找了小半天都没有找到臭味来源,天黑之后,只能暂时作罢。今天郑仁礼一家,几乎都是被臭醒的,而且臭味比昨天浓郁了许多。 “找!马上给我找出来,到底是哪里臭!”郑仁礼大怒道,那怒声在街道上都能听到。 没人愿意在如此臭的地方生活,这下寻找臭源就更加认真。 终于,有一个趴在地上寻找的家丁,看到地上有两个蚂蚱不对劲,凑近之后,发现臭味更重。 找到原因,郑家就开始掘地三尺的寻找蚂蚱,然而即便抓走蚂蚱,臭味也不可能一时半会消失。 蚂蚱体积小,任何一个犄角旮旯都能藏起来,抓不完,根本抓不完。 郑仁礼脸色铁青,家里出现如此多蚂蚱,还是带臭味的,不用想都知道这是有人故意干的,而做这事的人很肯定就是薛家。 被恶心得不轻,但这事没有证据,郑仁礼只能狠狠的蹬脚,咬牙切齿的说道:“搬家!去告诉后院,马上搬到通大坊,家里的东西都别动,过去重新置办。” 郑仁礼居住永兴坊,就在皇城左侧,而通大坊已经在长安城最南面,靠近城墙了。 居住通大坊,虽然出城方便,但是要参加朝会就不方便了,而且那边居住的人,很少有官员,想与同僚喝酒都找不到人。 “薛家用这种手段来恶心我,看来玉财确实是失手打死的,而并非有意。”郑仁礼心里暗自想道。 不知不觉中,郑仁礼已经帮薛家减少了仇恨度。 郑仁礼气冲冲的搬家,郑继伯却不知道自己家,正在被围观。 作为太子妃的父亲,他居住在皇城边上的务本坊,务本坊很大,东西700米,南北长500米。开东西两坊门,无南北坊门,中央有东西横街。坊以西最高学府园子监所在地,里面还有国子学、太学、四门三个学校,整个长安勋贵家里的孩子,基本都在这里读书。 郑家不但位置也很好,而且很大,前后都有门,右侧也有门,只有左侧是客房,并没有开门。 左侧虽然是一个巷子,但是往来的人很多,而且识字的人也很多,看到郑继伯围墙上贴的楹联,都不由瞪大了眼睛。 楹联起于西晋,,虽然小众,但是不少读书人还是挺喜欢的,毕竟这比诗词要好玩,写诗不容易,但是楹联可以很短,很常见,而且可以多人一起参与,你出上联,我们对下联。 郑家这副楹联,居然还有横联,这还是第一次出现,因此围观的人很多,都在议论这种形式的楹联,感觉挺有意思的。 “这个横批,真是画龙点睛之笔啊!”有人感叹道。 “卢兄高见,刚才我只觉得新奇,你这么一说,就让我茅塞顿开啊!” “诸位仁兄,郑家为何贴如此一副楹联于此呢?”有人压低声音问道。 “无功受禄一步登天!郑继伯这是很得意啊!” “别人有个太子妃女儿,活该如此,这事羡慕不来。” “嘿嘿!”喜欢大唐混子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混子生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