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混子生活

第278章 薛家的未来(1 / 1)

“你今天让我们过来,不止是单纯吃饭吧?”看出来薛道真心情突然变得不好。薛收岔开话题询问。 “嗯嗯,我有一件事与你们商量,如今兄长贵为国公,以兄长的能力,数十年内,我们都不用担心官场。所以我觉得,子城可以把精力放在学说上面,我们薛家才能在文坛扩大名声。”薛玖点点头道。 薛收迟疑了一下,目光看向薛元敬。 薛元敬笑了笑道:“玖叔说得有道理,做官这一块,我确实不如伯褒。” “子城你把心思放在学说上面,我们会想办法给你弄功劳。” “呵呵呵!我这官做得就轻松了。”薛元敬高兴的说道,对于官场的尔虞我诈,他本就不喜欢。 “回头你把棉花种植和织布的技术献上去。” “你说的是百叠子吧,村里种了多少?有多大的用途?”薛收愣了一下问道。 对于村里种植的东西,他们知道不多,主要是没时间关注,也不像薛玖一样,知道那些东西的好处。 “村里今年种了一百亩,不是不想多种,只是没有多余的种子。亩产在一百五十斤的样子,不过亩产是籽棉。”薛玖介绍道。 “只有一百五十斤吗?”薛元敬有些失望。 “嗯,去籽以后,一亩地能出六十斤棉花,别看产量不高,但是一亩地产出,足够全家做一套棉衣棉裤,家里换上棉被。”薛玖轻轻点点头道。 薛收眼睛一亮,一拍大腿道:“是啊!一亩地几十斤,足够给一家老小做棉衣棉裤了。一套衣服可是能穿好几年的。” “保暖效果如何?”薛元敬问道。 “不输于皮裘。”薛玖很肯定的说道。 “那可是太好了!织布麻烦不?”薛元敬欣喜的问道。 “要说麻烦,其实和麻差不多,最麻烦的是如何去籽,不过已经有办法了。”薛玖解释道。 经过薛玖的提醒,阎立本制作了打谷机,也制作出来脱籽机。 打谷机就是制作一个滚筒,上面固定上密密麻麻的倒V精铁,用力摇动,滚筒旋转,利用旋转的速度,把谷物打下来。 虽然费力,但是速度比一下一下的摔打要快很多,缺点就是制作不易,因为需要打造轴承,还需要不少精铁。 滚筒中间要用一根精铁横穿,加上外面固定的铁钉,一个打谷机,需要二十斤精铁,也只有如此。 不是不能用全木头,但是全木头很容易坏,毕竟这是利用高速旋转,来打下谷物。 脱籽机要更复杂一些,滚筒上面是密集的铁钉,滚筒固定在一个半密封的箱子里面,箱子内部也有铁钉,利用铁钉把棉絮和棉籽分离。 毕竟是人工摇动,速度没有电机快,脱籽需要分两次进行,需要使用两种脱籽机,后面一种铁钉密度更大,间隙更小。 操作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脱籽机进料的数量,太少了效果差,太多了又会卡住。 脱籽以后的棉絮,直接使用的话,保暖效果比较差,还需要弹一次。 记忆很深刻,背着一张巨大的弓,用一把木锤敲弓弦,利用弓弦震动,来让棉絮变得蓬松。 这样的棉絮用来填充棉衣,保暖效果才是最好的,想要制作棉被,还得用棉线像网一样,把棉花固定着。 一边回忆,一边给薛元敬他们讲解。 “村里正在处理棉花,你抽时间回去看一看,再带一些样品回来,然后献上去吧,只有国家推广,才能让棉花尽快全民种植,以后冬天就没那么多人冻死了。” “嗯,明天我就回去。”薛元敬严肃的说道。 “除了棉花那一套技术,还有犁,我们用的犁是最好用的,耕地更轻松,朝廷对这方面并没有重视,最好让朝廷推广。”薛玖提醒道。 “嗯嗯,我记住了。”薛元敬连连点头应下。 “我们薛家不缺技术,以后慢慢献出来,换一个国公应该没有问题的。”薛玖自信的说道。 “玖叔,要不还是你来,你脑子比我灵活,或者给初一十五他们留一些。”薛元敬迟疑了一下,正色说道。 “子诚你学识比我好多了,你做官比我更合适,而且我这性子不好,混官场容易得罪人。” 薛玖摇摇头反对,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初一十五还年轻,等他们长大再说,不会少了他们的。” “你在让他们看齐民要术,难道你想让他们做地方官?”薛收问道。 “是有这个想法,我们这一大家子,总不能都在京城吧?去做地方官,不懂农事可不行。”薛玖点点头道。 “有道理,回头我也得看一下,不然对农活一问三不知,也不像那么一回事。”薛元敬赞同道。 “子诚你不如向农家发展,这样一来,哪怕你成了一代大家,也不容易引起别人妒忌。”薛收沉思片刻道。 薛元敬愣了一下,这才缓缓点头道:“我明白了。” 薛玖也明白过来,儒家现在可以说一家独大,尤其是文坛和官场。但是为了名声,相互排挤也是常有的事情,这就是武无第一,文无第二。 以农家身份成为一代大家,别人就算想竞争,也得有这方面的能力才行。 想明白以后,都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薛元敬也乐意如此。 “我有一个主意,如果子诚做成功了,以后千百年,都会有人记得你的功绩,而且未必不能,把薛家打造成为农家的圣人世家。”薛玖思索着道。 薛收几人震惊的看向薛玖。 薛元敬咽咽口水问道:“你是认真的?” “那是当然!不过这需要很多年的时间。”薛玖很肯定的说道。 “没关系,时间我有的是,而且我做不成,不是还有你吗!还有薛家那些小家伙,我带几个小家伙,从小培养就是。”薛元敬洒脱的笑道。 “没错,我们薛家可不缺少后人。”薛道真笑了笑说道。 这一点薛家三房做得最好,虽然过得没有其他几家那么好,但是家族人口是最多的。 另外几房就有些不好过了,这也是贪心引起的。 薛举因为称王,带了不少人薛家人?他们北祖房算是彻底垮了。薛万彻他们属于南祖房目前过得最好的;西祖房自然要看三房这一支了。喜欢大唐混子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混子生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