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堂。 柳叶听完了王玄策的讲述,倒是没感觉到多惊奇。 九十岁的人不是没有,保养得当的人也不少见,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就是心里颇为感慨。 “想不到,还是个要面子的人......” 柳叶看着静静躺在手心的四枚铜钱,嘴角抽搐了几下。 之前在楼上雅间里,他亲眼看见对面仙乐居的伙计,将这四枚铜钱丢出来,一转眼,就落自己手里了。 薛万彻对那本呼吸吐纳的册子挺感兴趣,一边翻看着一边道:“兄弟,能落下四枚铜钱就知足吧,也就是道门中人比较讲究,他们一般是身上有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有钱的道士,吃顿五文钱的饭,说不定能掏出锭金子送给你,玩的就是个随心所欲。” “换了佛门那些和尚试试!” “不光坑你顿饭,还说什么积累功德之类的屁话,好像送他顿饭吃,还欠他个人情......” 听上去,薛万彻对佛门的怨念很深啊! 王玄策在一旁紧张兮兮的盯着薛万彻,生怕他把小册子抢走。 薛万彻一抬头,正好迎上王玄策的目光,笑骂道:“小娃子岁数不大,心眼还不少,我老薛还能贪你个小娃娃的东西!” 说着,将小册子还给王玄策,捎带着还在他屁股上抽了一巴掌。 王玄策浑然不当回事,挠了挠屁股躲到旁边研究去了。 柳叶对佛门比较好奇。 他记得,这年头好像不是所有和尚都会戒除荤腥。 真正不吃荤腥,是在净土宗发扬光大之后的事情,估计还要等个几百年。 “薛老哥,经常有佛门中人过来化缘吗?” 薛万彻咂咂嘴,道:“怎么能说是经常呢......那是天天都有!” “也不知怎么回事,这两年长安城里的和尚越来越多,乱七八糟的庙宇也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化缘!” “这群和尚也是真好意思,哪的饭菜好吃去哪,哪的饭菜贵就去哪,不施舍还不行,一张嘴叭叭叭的讲一通因果,好像不给他们施舍,下辈子就只能当畜生。” 柳叶摇头笑了起来。 “盛世天下佛门昌,道家深山独自藏,乱世菩萨不问事,老君背剑救沧桑。” 这种没什么水平的打油诗,就连薛万彻这样的糙汉子都能听懂。 他品味了片刻,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前些年佛门还四处散播谣言,说陛下攻打王世充的时候,若非少林寺的十三棍僧相救,陛下就被王世充抓走了!” “嘿,若陛下真的沦落到让和尚去救援的地步,我们这些武将干脆集体跳河自杀算了!” 柳叶慢慢站起来,道:“那以后干脆定个调子,以后咱们名下的所有产业,都不能给和尚施舍!” 薛万彻一愣。 “无非是一顿饭而已,若是不给的话,那些嘴碎的和尚能堵门叭叭一整天。” 柳叶有些无奈的说道:“薛老哥,仔细想想,以后登科楼的餐食肯定要向柳某家里的水平看齐,甚至花样更多,更加美味,这名声传出去,全长安城的和尚都跑到咱们这来要饭了!” “况且,咱们可能只开登科楼一家酒楼吗?” 薛万彻想了想,被脑海中无数和尚堵门,还一文钱不花的场景给吓了一跳! “还真是!” “哥哥我回去就吩咐下去,所有产业都不能给和尚布施,可不能给他们惯出臭毛病来!” “若是有人敢造次,打他一顿就好了!” …… 三大商行下药事件,让竹叶轩和柳家狠狠的出了一次风头。 柳叶的名字,也进入了某些大人物的视线。 包括长安县令左奎,也时刻关注着柳叶的动向。 没办法,柳叶麾下的那些外卖员,是长安城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之一,柳叶的日子好过,那些不良人也就相对安稳。 若是竹叶轩倒了,外卖生意就会瞬间烟消云散,而不良人也会重新成为祸害。 坐在县衙里,左奎看了一上午的案卷,眼睛都花了。 他揉着眼角走出来,从门外的胥吏那拎了一份快餐,正好碰上长安县尉韩平。 “竹叶轩那边安排得怎么样了?他们把三十家酒楼的厨房都搬到大街上,引来数不清的百姓围观,可不能因此闹出乱子来!” 对于他们这些地方官而言,百姓聚集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关中人脾气火爆,稍微有点口角都有可能演变成一场群殴。 就算没人打架,丢个物件,丢些钱财,甚至丢个孩子,也是时常发生的。 正常情况下,若是找不到责任人,官府就会将聚集百姓的人定为案犯,给出一部分的赔偿。 不过竹叶轩情况特殊,左奎更想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县尉韩平笑呵呵的说道:“县尊大人放心,下官已经派遣大批巡城武侯,到各处摊位前维持秩序。” “竹叶轩的许掌柜答应我,最多三天,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左奎点点头,这才放心下来。 “那就好,昨日金吾卫的贺兰将军来找本官,他身上也肩负着守卫长安城的差事,责任比咱们更大,说是近期长安城中时常有百姓聚集的事件发生,他心中甚是不安宁。” “此事还需找机会跟许掌柜好好聊聊,毕竟咱们也算是竹叶轩的客户,说起话来方便一些,也希望竹叶轩能理解官府的难处,若是再有聚集百姓的想法,提前跟咱们通个气。” 韩平笑道:“许掌柜也是官员出身,说起来,原本跟县尊大人还是平级,想必他是可以理解的。” 左奎叹了口气,道:“本官和他许延族可不是一个档次,他乃是秦王府十八学士出身,当年他给陛下出谋划策的时候,本官还在当刀笔小吏。” “也不知那位柳公子究竟有何本领,竟能将许延族降服......” 两人一边说,一边拎着快餐,打算找个亮堂的地方吃午饭。 可还没走几步,外边的胥吏匆匆跑进来,送上一封拜帖。 看见拜帖上的名号,两人顿时面面相觑。 左奎皱着眉道:“本官和宫里的张阿难公公并无交集,他为何会给本官送来拜帖?” 韩平带着几分小心的说道:“不管怎么说,是陛下身边的近臣,县尊要好生接待才是,看名帖上写的,张公公应该马上就到了!”喜欢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