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大唐周刊》并不是只有《三字经》。 作为头版头条的《三字经》,固然引人关注,但其他的文章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 在孔家的强力压迫之下,购买《大唐周刊》的人确实是少了,可这种事情,偏偏引起了学子们的逆反心理。 国子监! 四门学中的学子虽然大部分出身不算高,但这一批学子对《大唐周刊》的支持度却是最高的。 因为他们的家族,从来没有强烈要求他们去遵从孔家的话。 “哈哈哈,本公子的文章见刊了!” “我的也在上头,可惜,为何是在末尾?若是碰见没有耐心的,恐怕都翻不到我写的文章!” “我发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骂得越厉害,就越容易见刊!” “我也发现了,可能这是《大唐周刊》吸引读者的一种手段吧...” 还没有到上课的时间,学生们却早早抵达教室。 国子监内的规矩极其严格,不过规格最高的国子学和太学,反而会松快一些。 那些人都是高官子弟,没必要为前途发愁,之所以过来读书,无非是脸面上好看而已, 他们的父辈当然也存了找个地方好好管教管教他们的心思,长安城中属于是那种典型的水浅王八多,整天在街上招猫逗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得罪大人物。 万一给家族引来祸患,那可就万死莫赎了。 而四门学中的学子,却没有其他的出路。 只有刻苦读书,等待科举考试,才是他们唯一出头的机会。 学生们正在议论着,几本薄薄的《大唐周刊》在他们的手中飞速流转,每个人阅读的时间有限,往往还没读完,就会被下一个人生生抢走。 瞪半天眼也无济于事,没办法,总共就这么几本,还是费了死力气才得来的,大家都想看看。 铛铛—— 上课的梆子声刚响了两下,学生们怪叫一声,飞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好。 他们可没胆子跟先生对着干! 嘎吱嘎吱—— 一辆木质的小推车,在老仆的帮助下进入教室。 学生们都吓了一跳,继而齐齐站起身来。 “见过文纪先生!” 来人,赫然正是李纲! 李纲笑眯眯的冲着下边摆了摆手。 “今日这一堂课,由老夫来给你们上!” 哗—— 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文纪先生给咱们上课?” “我的娘啊,这是咱们四门学多少年都碰不上一次的大好机会!” “文纪先生啊,这可是文纪先生!” 在他们的眼中,李纲是站在学问巅峰的人。 能够跟在他的身边聆听教诲,是很多学生毕生最大的梦想! 朝闻道,夕可死焉,并非是一句空话。 这年头,为了追求学问而送命的人,一点都不少! “肃静!” “勿要惊扰先生!” 有老成持重的学生大喊一声,随即上前,在李纲面前躬身一礼。 “学生许圉师见过文纪先生,学生腆任四门学教课长,请先生示下!” 李纲笑眯眯的看着许圉师,道:“原来你就是四门学的教课长,听闻你还是国子监中的几位学生领袖之一?” 饶是许圉师老成持重,听到这番话,心中也格外惊喜。 他强忍着激动,道:“先生谬赞了,学生只是想要为国子监尽一份心力而已!” 李纲点点头,指了指小推车后边的竹篓。 “老夫这里有一些书籍,你既然是教课长,那就由你负责,发放给诸位学子看吧,看上片刻之后,老夫要进行提问。” 说完,李纲示意老仆将竹篓取下来,而后闭上了眼睛,静静的养神。 许圉师接过竹篓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竹篓里放着的,竟然是几十本《大唐周刊》! “先生,这...” 见李纲已经闭上了眼睛,许圉师只好把嘴边的话吞回去,老老实实的把《大唐周刊》发给众多学子。 四门学的人,是国子监中最少的,总共只有七十余人罢了。 除了最后一排之外,基本上做到了每人一本。 许圉师安排最后一排的人,跟前边的人一同阅读,而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下来之后,在大腿上狠狠地掐了一把。 他有一种感觉,或许从今天开始,文坛将会发生一些惊天动地的巨变! 读了不到半个时辰,李纲缓缓睁开双眼。 “读的怎么样了?” 别人不敢说话,还是许圉师站起来。 “回先生的话,有些震撼,有些疑惑,还有些释然...” 李纲闻言,蓦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妙哉!” “老夫就知道,国子监内,唯有你们四门学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其他那几个学馆,都是庸庸碌碌之辈!” 许圉师手里拿着《大唐周刊》,鼓足了勇气,问道:“敢问先生,这是为什么?” “为何孔家严令天下读书人,不允许阅读《大唐周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先生性子向来恬淡,为何要在《大唐周刊》上撰写言辞激烈的文章,来怒斥蒙学之说?” “为何您会不顾孔家的名声,将《大唐周刊》带入国子监?” 这一连串的发问,让李纲看向许圉师的眼神,充满了欣赏。 “好孩子,你的这些问题,全都藏在书中,老夫虽然能够解答,但还需要你自己悟出来,才足够的刻骨铭心。” “慢慢参悟吧,总有一天,你能参悟得到!” “现在,到了老夫提问的时间,不知你们之中,有多少人在毕业之后,会回乡担任官学的先生?” 学子们面面相觑。 这叫什么话? 或许国子学和太学的人,毕业之后可以直接通过父辈的关系进入官场。 就像孔志玄,从国子学毕业之后,明明没什么水平,却直接成了国子监里的教书先生,位居七品! 至于四门学的学子,历来没什么前途,他们之中至少有七成的人,在毕业之后会回乡担任官学的先生。 这种事情,根本就不用问! 许圉师朗声道:“回先生的话,我等出身卑微,在官场上没有发展的前途,与其蝇营狗苟一生,不如回乡教书育人,散播我大唐文华!” 李纲笑道:“如此甚好,你们这一届,再有三个月就该毕业了,在此之前,老夫亲自做主,以《大唐周刊》为课本,教授你们上边的学问!”喜欢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