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457章 许青山年(1 / 2)

(' 第457章 “许青山年”

其实从原则上出发的话,政府是不会答应这种要求的。

因为这会关系到屁股问题。

只不过许青山与其他资本的目的并不相同,最终导向的结果也有所不同。

所以林季华在一开始和政府协商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了关于行政法规的调整都是会基于遵循宪法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设立所谓的行政区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政府。

且不说许青山自己在鹭岛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单单林季华所提出来的所谓“智能化社会”、“智慧都市”的概念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鹭岛并不比京沪羊鹏。

鹭岛的核心区域只有一小块海岛,想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做到无限的事情,那就不能简单的以量取胜,而是需要将科技点得更高,把服务做得更好。

但在左有羊鹏,右有沪都的情况下。

虹吸效应会导致人才很难来到并留在鹭岛。

而许青山所提出来的这个概念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打造青山大学,也是为鹭岛政府将优秀的人才培养出来之后,留在鹭岛进行工作和生活打基础。

经过政府班子的再三讨论和衡量之后,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同意林季华所提出来的青山科技城-未来概念项目。

能够得到政府的同意,拿到政府的批文,那后续的事情就相对来说要好办很多。

如果只是青山集团一家来操持这一项项目的推进,那或许会遇到很多的阻力。

但许青山早有先见之明,他把柯希平他们都拉进组局。

同时还邀请了鹭岛的几大国企同步入场,在多个行业、多个渠道、多个领域都有涉猎的几家巨头凑在一块之后,很多棘手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这可是能够凑出来的鹭岛最强地头蛇天团。

不过许青山倒是不用亲自去过问项目的推进情况,他只需要作为最终点头的那个人就行。

林季华好不容易忙完几个优质的地产项目,正准备休息一下,现在被许青山抓来做这个青山科技城,又开始忙得焦头烂额。

本来这个春节大家是要聚一聚,放松放松,一起度假一下,但林季华却是个例外。

大年初三都还没过,就到处有老总邀请他去赴饭局聊一聊整个青山科技城的规划,并且以他为主来划分整个板块各个部分应该如何分配。

这些涉及到的都是颇为重要的利润板块。

每一家都想要在这个一看就颇有前景的超级地标型项目中捞到足够多的好处或者是赚足名声。

对于那些老道的巨头企业老总们各种稀里胡哨的套路,哪怕是圆滑如林季华,都有些应接不暇。

不过好在他虽然表面装得糊涂,但在原则上一步都不退让。

早在项目推进之前,林季华就已经让企业里的战略分析师和精算师们凑在一起,设计计算出了最为平衡的方案。

想要拿下哪一块具有高额利润的项目就需要同时吞下与其对应的另外一个基础性投资项目。

最终评估出来的各种投资组合利润都相对来说比较合理。

这就让那些老总一边脸上笑嘻嘻,一边背后偷偷骂林季华鸡贼,不肯吃亏。

对此,五星人脉家林季华评论道。

“他们在背后偷偷骂你,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从你这里抢走更多的利润。他们需要对你笑嘻嘻,是因为你掌控了合作的命脉。在商业合作中,越能够让对方脸上笑嘻嘻,心中妈卖批的人,就越是成功的企业家。”

在创城这件事上,有二舅在帮忙应付那些牛鬼蛇神,许青山完全不用担心。

他需要去关注的就是青山高等研究院前期应该把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哪些领域去,能够在未来青山科技城成立之后,第一时间就把对应的科技投入到青山科技城之中进行试运行。

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青山大学、青山科技城、新鹭投工业区的三方内循环。

而且既然青山科技城创城的噱头是智慧城市。

那研究的基础自然就摆脱不了人工智能,还有无人汽车驾驶等等。

比较刚好的是,目前许青山的团队里,张珂和伊恩是专门攻克人工智能技术的,而孙楠则是对于车机智能芯片也有涉猎。

或者说他们在研究的芯片技术本身就是能够作为无人汽车驾驶的智能车机芯片。

为此春节刚过没多久,许青山就再度把研究团队召集起来,并且增加了纳入团队的考核指标,他需要更多的人手把芯片团队完全搭建起来。

只不过让许青山有些始料未及的是在他召集了团队成员回到鹭岛的研究基地之后。

张珂却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

就在今年2012年的开年阶段,他们的人工智能团队爆发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他和伊恩在做的生成对抗网络。

张珂在前中期帮助伊恩已经打造好了足够坚硬的基础架构。

而伊恩作为一个外国人,许青山自然不可能在现在这种特殊的阶段把伊恩纳入芯片团队之中。

所以在张珂跑过来这边陪着许青山搞芯片的时候,伊恩自己一个人勤勤恳恳的窝在实验室里,继续完善生成对抗网络的后续工作。

不得不说,这个小子在这方面是有足够的天赋的。

半年的时间,他真的就完成了后续的大部分工作,并且第一时间向张珂报喜,和他讨论应该怎么完善最后的收尾阶段,给许青山一个惊喜。

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但这也同样代表着青山高等研究院朝着青山大学扩张转型的必要性被提上了日程。

因为以许青山和伊恩他们的生成对抗网络为核心。

许青山手中和合作的各个人工智能团队将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大量的研究成果来。

这些研究成果都是需要有足够的孵化空间和落地流程的。

如果只是靠着研究团队的那么点人,那这些成果很快就会被世界上其他更加成熟的团队和机构先行开发。

他们作为学术成果的发明者,除了能够拥有名声上的好处之外,在实际上的应用收益却少的可怜。

许青山需要有青山大学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生源,并且和青山集团配合起来,搭建起成规模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成为这个世界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的存在。

而且也只有将青山高等研究院拓展成青山大学,学校才能够有更大的容量,接纳更多优质的国际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