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人生开始随心所欲

第260章 农村小日常(1 / 2)

(' 第260章 农村小日常

第二天中午,许临就接到了刘昌华的消息,说是岁岁安安他们的入学问题已经搞定。

九月份直接去报名就行。

一切尘埃落定,许临中午也跟寧海峰两夫妇提了一嘴这件事。

这对於许临而言並不算什么,只能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但对於寧海峰两夫妻而言,却是一件大事。

下午寧海峰开车去市区工作,他今天有四户人要上门,让他安装一些设备。

寧海峰是技术工,加上为人实在,名气出来了,那些住户也互相推荐,以至於他那些单子,接都接不完,吃香的很,甚至上个月寧海峰就收入了两万余,要知道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很多体面的高中老师,一个月扣除杂七杂八的钱,到手也才两三千。

不过寧海峰没有飘的意思,他这收入,只有吴秀琳知道,对外一个人都不说。

再说,后面两个小孩还得上学,也需要钱。

寧海峰文化水平不高,但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以后有大把用钱的地方。

而且,以后寧玉涵出嫁,总得要嫁妆吧?

这边两广地区,彩礼要么没有,要么就意思意思一下,男方家里一两万给女方这边,后面女方家里还得退回去,给小夫妻经营家庭的,习俗一般都是这样,卖女儿这边是非常少见的,传出去那得被周边戳脊梁骨。

寧海峰的想法是,后面自己这边不能少了嫁妆,这样也是为了寧玉涵嫁过去,让婆家重视一点。

所以,以后有很多地方要钱。

今天寧海峰很晚才回去。

七点多,才从最后一户人的家里出来。

他心血来潮,特地开车在德诚小学路过,他在门口这里看了许久。

心想以后岁岁安安在这里上学,起步高了,想来也能走得很远很远。

激动之余,寧海峰开车都有点飘了的感觉。

“小临,你对我们家太好了,我都不知道感谢你。”

回到家,寧海峰忍不住道。

“没事。”

许临没放在心上,这会他正在逗两个小孩玩。

“叔,明天我们去村里待几天。”

“好好好,村里凉快一点,就是现在八月份了,你要是上个月来,我们家里还种了不少荔枝树呢。”

“八月份,荔枝过季了吧?”

“对啊,过季了。”

“不过我们家还有番石榴,明天回去了,让涵涵带你去就行,这个季节刚合適,是那种红心番石榴,味道很好吃。”

“听起来很不错,到时候我看看。”

今晚,翁婿俩聊了挺久。

时间来到第二天。

眾人收拾了一下东西,许临就开车带著寧玉涵还有岁岁安安回去了,至於吴秀琳,在县城里面给寧海峰帮帮忙,孩子有寧玉涵他们看著,吴秀琳也很放心。

“回家咯!”

车上,岁岁和安安都很开心,两人都在车后座这里玩。

寧玉涵也在后座看著他们两个。

“差点忘了,还要买点东西。”

许临在一处小集市停车。

“买什么?”寧玉涵疑惑。

“烟啊,到村里了,小卖部那里,见到男的就分一根烟,这叫打入內部。”

“哦。”

寧玉涵不说什么。

许临下车买了两包烟。

从县城开车进来,一个小时出头,过了很多弯弯绕绕的山脚公路,许临总算进入了寧玉涵村子所在的地界。

八月上旬,水稻田都种满了水稻,田里也不乾旱,还有很多水,加上一座又一座山鬱鬱葱葱,就颇有一种山清水秀的既视感。

许临开著车窗,吹著风,感觉空气都前所未有地清新,远不是城市的空气品质能比。

许临整个人都舒服了。

又过了几分钟,许临总算把车开到了村里。

水稻都种了,现在农忙时候已经过了。

中午这个时间,小卖部这里人不少,里面吹著风扇,有人在打麻將,別的人就在看,或者聊聊天。

而小卖部后面,是一片篮球场,不过是用来停车了。

八月份,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地打工,这里的车也没几辆。

听寧海峰说,过年和清明的时候,这里会停满车,现在小汽车基本上很多家庭都有了。

在篮球场的一角,刚好一片高大的竹林,天然地给这里製造了一片遮阳处。

村民在这里放了不少椅子,现在不少村民就在这里乘凉聊天。

忽然,人们就看到了一辆车进来停车。

人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车,但大家都不得不承认,这辆车很好看,一看就觉得高大上。

其中有人认出了这辆车。

指著说:“这不是海峰家女婿的车吗?”

“海峰家女婿啊,那个很高大很靚仔还很有钱的后生?”

“是他,高大威猛又靚仔,还很有钱,这辆车,听讲要两百多万呢!”

“海峰家有福气咯,有个这么有钱还这么好看的女婿!”

眾人羡慕不已。

又想到了寧海峰家,村里最好看的就是他们一家人,甚至还是断档那种好看。

寧玉涵就长的特別標致,小女儿小儿子,长大后,不出意外又是大美女大帅哥。

农村人怎么能不羡慕?

从农村里面,哪怕是年轻人,那种乡土气息都很难摆脱,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必须经过大量的读书洗礼,俗称腹有诗书气自华,或者经过金钱的洗礼、权力的洗礼才能够去除那种气息。

寧玉涵,好像天生就没有农村的气息。

她是村里最特殊的,村民对她印象非常深刻。

很快,许临停好车了。

寧玉涵带著两个小孩下车。

人们也就確认了確实是许临他们。

“喂,后生,又来我们村啊!”

有人妇女喊许临。

许临对他们招了招手,走了过去。

“真高啊这个个子,得有一米八吧?”

“这个子,两米都有了,什么一米八?”

人们惊讶於许临的高个子,在他们这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一辈身高才有所改善的,但老一辈,比如男性,都是一米七左右乃至一米七以下的人居多,一米八那都是极少数了。

“后生,你得有两米吧?这么高?”

另一个妇女问他。

许临笑道:“刚刚好一米九。”

“一米九啊,这么高!”

有人比划了一下,她才一米五多,也是这里妇女们普遍身高,许临太高了,人又高大威猛。

像许临这种量级,来到村里,哪怕一毛钱都没有,都没有人敢欺负他的。

在以前,许临这种身高体型,放在村里,绝对能够成为村中一霸,生存队分田估计都能多分点,平时出来,说话绝对是最大声的。

“对啊,一米九。”

许临掏出一包烟,“阿姨,抽吗?”

“去去去,我一个女的抽什么烟?”

“哈哈……”

村里还是妇女居多,男的也有几个。

许临给他们分了一根烟。

农村的社会规则就这样,分一根烟,什么都好说,管他抽不抽,分了再说。

村民就会觉得,这孩子真有礼貌,会做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表扬。

在竹林这里待了几分钟。

许临又到了小卖部那里,也是如法炮製。

后面这才回寧玉涵家里。

寧玉涵他们三个已经回到了家里。

爷爷奶奶都在家里,许临跟他们打招呼。

许临再次上门,两老都很热情。

“老公,我们去看看后山番石榴!”

来到这里一个小时后,寧玉涵想起了这件事。

“ok。”

“姐夫,我也要吃番石榴!”

岁岁抓了抓许临的衣服。

“我也要!”安安也跟著说。

“好好好,我们都吃。”

许临把他们两个抱起来。

寧玉涵忍不住打趣说:“你就喜欢一直抱著他们两个。”

“都五六岁了,再不抱抱,明年可能就抱不起来了。”

许临说:“现在小孩发育快,像男生,十一二岁有的一米八多了,你们家基因也不错,我估计他们到时候也会很高,长大了,岁岁不会低於一米八五,安安也不会低於一米七二。”

“姐夫,我一直都会给你抱抱!”安安抱著许临的脖子。

“姐夫,我也是!”岁岁也跟著说。

许临哭笑不得:“那可不行,以后你们都要长高高了。”

“我会像姐夫一样高吗?”安安追问。

许临:“安安会像姐姐一样高,岁岁会像姐夫一样高。”

安安:“我会像姐姐一样漂亮吗?”

“当然会。”

“姐夫我呢?”岁岁也问。

“你呢,会像姐夫一样帅,以后变成一个大帅比!”

“大帅比是什么呀?”

“你有时候说的词语,他理解不了。”寧玉涵表示。

“就是很好看的意思。”

“哦,岁岁知道了!”

眾人一边聊天,一边往寧玉涵家老屋的后山去。

她这后山上面,有十棵荔枝树,还有三棵番石榴树。

都是寧海峰年轻的时候种的,现在已经亭亭如盖。

而且距离山脚的位置不远,很容易上去,从山脚往上面看,一眼就看到了。

荔枝已经过季,零零星星的乾枯的荔枝还掛在上面,但番石榴刚刚好,那些看著就水分饱满的番石榴正好掛在树上,让人很有食慾。

“哇!姐夫,我看到番石榴了,比我头都大!”

岁岁比划了一下。

寧玉涵哭笑不得,“哪有你头大?也就拳头那么大而已。”

安安嚷嚷道:“姐夫,我要吃番石榴。”

“等会就摘给你们吃。”

许临:“上面好像很多蚊子,你们在这里等我就行。”

小孩子是不能上山的,蚊子太多了,他们年纪小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