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这么多事,陈泛生已经不管家里的事,唯独让陈克当官是他的执念,要是看不到陈克当官,他死不瞑目。 陈克知道他爹不会听他解释:“那我就先回去读书了。” 听陈克说要回去读书,陈泛生也不好阻拦:“好好读书,别整那些有的没的。” 陈克行礼退下。 接连遇到大嫂和爹,他在想以后回家要不要绕着点走。 陈克到家门口看到不少人来卖粮食, 都在门口坐在凳子上等着。 “二哥。”陈杰和他打招呼。 “你大嫂呢?”陈克看到这么多人绕着走。 “在里面呢。”陈杰示意了一下方向。 陈克过去就看到高娥在看着含月记账。 “相公回来了。”高娥听到门口的动静抬头一看陈克回来了。 陈克点头,心里又开始紧张,担心高娥说准备春闱的事。 “可是青潭峡那边遇到什么问题了?”高娥说着往外走。 陈克看到高娥出来侧身和他并排去后院:“杜先生和洪先生都想送今年邀请来的人墨骨石。” 他知道鬼哭山如今已经不是娘子的了,墨骨石可能有点难。 高娥已经把鬼哭山表面的好的墨骨石已经搬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需要挖或者是一些零碎,她也没有管。 不过目前墨骨石的总量就那么多,随着名声增加价格越来越高,不能让送墨骨石成惯例。 “你问问杜先生,送点比较小的墨骨石,比如雕刻的把件或者笔山。”高娥想把那些碎的墨骨石用上。 陈克以为高娥为难:“好,我和杜先生说。” “今年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高娥顺便问一下。 “还好,原本洪先生是想停工整理一下,杜先生说不用刚好让今年来的人看看我们书院的进度。”陈克笑着说。 “挺好。”高娥今年没有盯着青潭峡那边“请的名士呢?” “去年已经有了名声,今年已经有人送来帖子,想来参加,杜先生说要筛选一下。” 高娥觉得筛选一下是好事:“那季秋娘今年可要来?” 那季秋娘被高娥说的要和她一起建女学,最后在周围看了看说要去拜访老友就离开了,到现在都没消息。 不过那个时候她没搬到大院子里,天天让她跑来跑去挺麻烦。 “没有消息。”陈克慌忙说。 去年是阴差阳错邀请到季秋娘,好在没在雅集上出乱子,今年他是不敢让季秋娘来了。 “也罢。”高娥想季秋娘去年没惹什么乱子,也没什么出色的表现“去年相公邀请的名士今年还来吗?” “已经说好了,还来。”陈克说到这里笑了起来“他们想在咱们书院任教,娘子看怎么样。” “可以啊。”高娥立马答应“那他们不打算考功名?” 听到考功名这三个字陈克就紧张:“没听他们说。” “没事。”高娥看陈克的眼神有些躲闪立马说“君子固穷,人各有志。” 陈克听到高娥这样说松了一口气:“还有……” “什么?”高娥看陈克不好开口“准备雅集的钱可够用?” “不够用。”陈克就是回来商量这件事的。 高娥想了想:“回头我和杜先生商量吧。” “行。”陈克是真不想商量这事,感觉自己在花娘子的钱。 “相公回来了就留下吃个午饭。”高娥提议。 “那边挺忙的,我先过去了。”陈克说完就走。 高娥笑吟吟的把陈克送到门口。 “你还笑。”陆青罗冷不丁的出现在高娥身边。 “怎么了?”高娥看着陆青罗那严肃的样子。 “你不觉得陈克不正常吗?”陆青罗一脸高深。 “什么不正常?”高娥觉得挺正常的。 “到家都不吃饭,很明显是在回避你。” “然后呢?” “他肯定是外面有人了。”陆青罗很确定“所以不想回家。” “你想多了。”高娥说着就往回走。 “那都这个点了,他为什么不留下吃饭。”陆青罗一脸狐疑。 “他怕我说准备春闱的事。”高娥说着收敛了笑意。 “啊?”陆青罗是没想到“为什么?” “哪儿有那么多为什么。”高娥觉得陆青罗理解不了。 这边让陈杰盯着收粮食,高娥去找杜维清。 杜维清竟然换上了粗布短打,谢师傅不在,他也能把工地安排的井然有序,忙完了还能看会儿书。 “杜先生。”高娥觉得杜维清变化很大。 杜维清听到高娥叫他叮嘱了一下匠人就走过来。 高娥看了一眼杜维清的手,觉得得给他准备点手套:“我家相公说准备雅集的钱不够了?还差多少?” “今年来的人可能会有点多,最起码得再准备六千两,这还不包括到时候的吃食。”杜维清一点都不客气。 “账本呢。”高娥直接问。 “走。”杜维清带着高娥去看账本。 杜维清和洪升住一个帐篷,帐篷里三个架子已经堆满了东西,杜维清拿了好几个账本过来。 “这花钱比我想的要多。”杜维清把账本放下自己侧身坐在矮桌那里给自己倒水喝。 以前杜维清也是一个很文雅的人,有很多讲究。 自从开始负责建书院,也没那么多讲究了。 高娥知道账本没问题,她只是想看看什么地方花了多少钱,能不能省一点。 “只要是该花的,就不能省。”高娥认真的看着账本。 杜维清笑了一下:“这刚开始,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你现在停下还来得及。” 高娥摇头:“一文钱掰成两瓣花这书院也要建起来。” 杜维清听到高娥这样说就放心了:“金朝今年要参加秋闱?” “嗯。”高娥点头。 “到时候能不能让他说他是青潭书院的学生。”杜维清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如今已经在建书院,自然是名声越大越好。 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科考证明。 “我已经和金如意说过了。”高娥又不傻“就说坝头村学堂是青潭书院的前身,金朝也的确跟着你们念过书。” 杜维清嘿嘿笑了起来,有失文雅。 他知道以金朝的才学肯定会考中秀才,到时候就是他们青潭书院的招牌。喜欢耕读人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耕读人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