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驭风

第23章 老外有心机(1 / 1)

饭点刚过,稍作休息后,王曦权便迫不及待地催促着大伙重返岗位。 待众人汇聚在搭建的半露天会场时,丹麦Wiconm公司委派的三名技术指导这才姗姗来迟。他们腋下夹着施工图纸,脸上神情各异,用略显生涩的中文,对在场的中方施工团体进行安装前的指导与培训。 在这三位技术人员中,为首的那位正是早先时对马文斌出言调侃的延斯·芬克。他看上去刚迈入而立之年不久,搭配大而圆的眼睛、金黄发丝与浅蓝瞳孔,让人一眼便能地辨认出他的北欧血统。 另外两名来时脸上就挂着不满神色的男性技术人员,他们的面部轮廓则更为细长,肩膀宽阔,四肢修长,整体身形显得尤为挺拔。经介绍得知,这两位是来自德国的利昂与卢卡斯 只是与他们的领队相比,这两位德国人显然更加沉默寡言。 年岁稍长的利昂全程面无表情,显得颇为刻板;而稍显年轻的卢卡斯,虽然面相稍显和善,但在介绍叶片安装流程时,却完全是照本宣科,毫无生气。 就连马文斌在技术细节上稍微多追问了一句,对方也吝啬得仿佛多说一个字就要支付昂贵费用一般。 这番态度令马文斌心中大为不悦,他忍不住在台下暗自嘀咕:“问还不让问了?要不是你们说得实在笼统,我哪里要提问你们?” 这句抱怨被王曦权敏锐捕捉,他于是立刻严厉打断道:“人家不愿意多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他可能觉得咱们基础还不够扎实,所以先从基础的讲起。” 王曦权说的也有一定道理,马文斌不敢顶撞,他只好侧过身,与自己的一名学生探讨着方才的技术问题。 马文斌这份困惑,坐在后排的麦麦提颇有共鸣,只是他可不敢直接挑明。 的确,这三名技术指导要么是遵循着一套严格的流程,要么就是故意在拖延时间,他们始终没有深入到核心的技术细节。 一般说来,风机安装的前期工作,除了选址与勘测外,基础施工只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基础开挖,浇筑钢筋混凝土基底,确保基底能够承受风机的重要与动态载荷,具体内容包括基础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这些工作并不具备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他们请来的安装施工队完全有能力自主完成。 事实也确实如此,早在前天,施工队就已经对照图纸进行了开挖与浇筑工作。听说今天早上基底就已经建造完成。 麦麦提在中午吃饭前还特意去施工现场确认过,开挖脚注与注模工作都是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的。 然而,利昂却仍然从这一步骤开始讲述,甚至精细到了混凝土的型号与浇筑养护方式,这一讲就是大半个小时。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就是所谓的西德工匠精神。 然而当利昂好不容易讲到塔筒安装时,这种工匠精神却突然消失了。 他只是简单地提到要在地面上将塔筒逐一组装,使用法兰连接和高强度螺栓固定,再利用起重装置将塔筒逐一吊起并安装到位。 至于最重要的垂直度与稳定性问题,利昂却只字未提。 之后的机舱安装与叶片安装也同样如此,卢卡斯只是简单地说明了安装步骤,而对于法兰连接细则、对中调整、螺栓预警力、吊装操作、风速监测等关键的注意事项,他要么丝毫不提,要么只是随便提了几句,便草草地宣布培训工作结束。 直到这时,麦麦提才恍然,这些指导故意不说注意事项与关键要点,八成是想借机从中国人这里狠狠赚一笔咨询费用。 一旦中国人在技术上遇到难题或操作不当导致返工,他们完全可以找到推卸责任的理由,继而狠狠敲一笔竹杠。 如此叵测居心,麦麦提自然不会让他们得逞。 繁忙的施工现场。 麦麦提露出小胡杨般的无辜微笑,故意提高嗓门,问道:“利昂先生,您刚才提到的螺栓预警力和螺栓连接顺序呢嘛,我没听懂噻,可以再详细解释一便呢嘛?” “什么预警力?什么连接顺序?我根本没提到这些。”利昂一脸茫然,板着脸问道。 “那没有预警力,没有连接顺序呢嘛,我们怎么知道该施加多少扭矩,才能使螺栓产生合适的轴向力撒?”麦麦提追问道。 “那就是你们操作的事情了。”利昂轻描淡写道。 “可是合同里嘛,明明写着,我们的操作需要在你们的详细指导与培训下进行噻,你刚刚说没提到这件事么,那我们要是瞎操作撒,导致连接部位应力不均匀,其他部位应力集中,最终致使塔筒法兰损坏嘛,这个责任该由谁负责任呐?” 利昂刚想说“那当然由你们负责”,却见麦麦提突然换了一副严肃,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不由得愣住了。 就在此时,延斯·芬克闻声而来,疑惑道:“利昂,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利昂连忙掩饰道:“没事。boss,我正在给这位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延斯闻言,只是给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便转身离开了。 利昂暗自庆幸逃过一劫,同时也意识到中国人并非他想象中的那么好对付。这个年轻人明显知道这些操作知识,故意询问,就是在借机敲打他,如果他刚才公然推卸责任,那他在延斯那可就百口莫辩了。 利昂不想为此惹上麻烦,于是立马改口:“大家都过来,我只说一遍,听不懂不要再来找我!” 这一次,利昂详细地解释了组装流程,还特别强调了需要使用对中仪检查平整度与水平度进行对中调整,以及在安装过程中进行风速检测的重要性。 “通常而言,一旦风速超过安全限值——即每秒10米,我们就必须立即暂停吊装作业,以确保安全。” 说着,利昂从夹克内层掏出一个类似大哥大的设备,迅速组装完成后,赫然是一个电子测风计。 经过一系列操作,他读出了上面的数据:“目前风速是6米每秒,你们可以继续工作了。” “乖乖,电子测风计,这个是好东西!”望着能即使显示风速的仪器,马文斌眼中闪过一丝渴望,可最终只能恋恋不舍地回去重新投入组装工作。 然而,当理论问题解决后,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 由于55千瓦风电机组塔筒长达30米,为了节省时间,组装任务被精细地划分为几个小组并行作业。 其中,麦麦提与马文斌分成了一组,而马文斌的两名学生,黄伟兴与罗文建分成了一组,王曦权则与另一名技术员分成了一组。 “这个对中仪是什么玩意,你知不知道,文建?” 黄伟兴看着自己小本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满心疑惑地拍了拍正全神贯注地将高强度螺栓按照对角线顺序逐一嵌入法兰塔筒孔的罗文建。 “不知道啊,刚刚那个老外说要加多少扭矩来着?”罗文建紧握着手中的手动扳手,迟迟不敢下手操作。 “他没具体说,要我们自己算。”黄伟兴补充道。 “啊……”罗文建叹了口气,无奈地掏出纸笔,开始做起受力分析,“这是M24规格,材料为8.8级的高强度螺栓,屈服强度为640兆帕……” 正当罗文建沉浸在复杂的计算中时,同时负责整体工程进度监督的王曦权察觉到了这边的迟滞,于是走过来询问情况。 经过一番交流,王曦权这才得知,黄伟兴在一堆工具中竟然找不到对中仪的踪迹。 与此同时,刚完成受力分析,准备进入下一步的马文斌与麦麦提,也很快也注意到了这点。 不仅如此,麦麦提还意识到另一个严重问题,他们当前所配备的吊车,根本无法满足100KW机组安装的重量与高度需求!喜欢瀚海驭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瀚海驭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