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经一夜风雪,门外雪深及膝,不好再出门锻炼。周晨只好安排伙计们在家做做俯卧撑什么的,稍作锻炼。然后再安排他们门前扫雪,也算一举两得。方便了街坊行人,也锻炼身体。 作坊刚开工,李氏夫妇便登门,瞧着他们,有些局促。虽是邻居,往日却并无交集。此时来应招,却也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周晨只是简单的跟他们聊了一下,说了下工钱及一些作坊规矩,便安排他们干活了。看得出来,他们也是老实的穷苦人,所以周晨并没多做计较。倒是林娘子那边,却是一个人单独前来,瞧着周晨眼神还有些躲闪。 “林娘子有事?” 周晨见状,开口问道。 “奴家、奴家……” 林娘子结结巴巴,满脸为难之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若没事便干活吧,下个月新店开张,这边厨娘的事就不用你做了。随某去新店做厨师如何?工钱每月给你加两百钱。” 周晨说道。 “愿意,愿意。多谢东家,多谢东家。” 林娘子忙不迭地应道。可谢完之后,她却并未离去,依旧站在一旁,期期艾艾,不知究竟有何打算。 “东家可否把这个月工钱提前支给奴家。” 林娘子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说道。 周晨听后,不禁皱起了眉头。“怎么,家里有困难?再过两天便是月底,为何现在要支取工钱?若是着实困难,可先借你五十钱,到时在你工钱里扣。不过要全部支取,却是不行。你也知道,作坊有作坊的规矩,我不希望有人坏了规矩。” “是是是,只是、只是……” 林娘子欲言又止。 周晨没时间陪她期期艾艾,于是粗暴的打断她的犹豫。“到底何事?” 林娘子吓得愣了下,赶忙说道:“没事,东家还是借五十钱吧。”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周晨喜欢这种感觉,感觉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看着窗外的白雪,甚是好看。回想这几个月,从虚无中落地。再从下人长工,摇身一变,成为自己掌控命运的作坊东家。自己终于从那种虚无缥缈的感觉中挣脱出来,抓住了一丝踏实感。在乱世之中,挣得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按自己的计划走下去,即使乱世烽烟起,自保活命应不成问题。 卢庄,这里既像个课堂,又像是个家。周晨得闲,便会来此,蔡邕也不怪罪。只要他来,便开堂授课。讲一段乐理篇章之后,便会讲一些其他儒家经典。蔡邕每日讲得也不多,其他时间就留给他自己温习,也好掌握当日所学。这段时间,蔡邕也发现,周晨虽然认真学,但要论资质却只能勉强评个中上等。并不如他之前所表现的那般耀眼。不过看他认真学,蔡邕也就不多做要求。要学有所成,看的并不是资质,而是态度。周晨学习的态度是可以肯定的,至少在此刻求学之时,应该是很好的。见他态度端正,蔡邕拿出了新做的竖笛,开始教新内容。之前不教,是怕他玩物丧志。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也就放心下来。 教完一曲,嘱咐其多练习,然后便下逐客令:“今日便到此为止,你且回吧。” 周晨还意犹未尽,没想到蔡邕竟先让他离开。无奈之下,周晨只好起身告辞。可刚走到门口,他又折返回来。 “启禀恩师,学生下月初欲开一家火锅店,到时还请恩师赏光,前去品尝。” 周晨说道。 “火锅店?火锅为何物?” 蔡邕一脸疑惑。 周晨这才想起,这个时代根本没有火锅这种事物,一时之间又不知该如何解释,于是索性邀请蔡邕晚上去作坊品尝。 蔡邕听后,明显有些犹豫。作坊都是一群匹夫莽汉,与他们一起吃饭,有失身份。周晨看出了蔡邕的顾虑,连忙改口道:“天雪路滑,路上又冰冻难行,让恩师去作坊,确实是学生思虑不周。要不弟子现在去厨房,为恩师做上一顿,让恩师先品尝品尝?” 一想起周晨做的红烧肉,蔡邕顿时心动了,甚至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只是“君子远庖厨”的圣人教诲犹在,“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仁心教诲犹言在耳,自己门下学生却要做庖丁之事,实在有失教导。可想想那红灿灿肥腻腻的肉,蔡邕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就在蔡邕稍作犹豫、点头同意之时,门外传来了卢植的声音。 “伯喈,晚上让下人做点下酒菜,咱们喝点。这天一楼的太白酿啊,真是越来越难买了。唉,这洛阳喝点酒都这么难,外面的世道啊,真不知是怎样的。” 卢植说道。 “哦,子干这是怎么了?这风格可不像你。” 蔡邕回应道。 “除了这天下纷乱之事,还有何事让我如此发愁。” 卢植叹着气走进来,坐定之后,看到周晨留下的课业,话题又转移了,“无尘呢?去找你家闺女了?卫仲道那小子不会吃醋吧?” “在后厨为你准备晚餐呢。” “什么,你居然允许你弟子去做那庖丁之事,我是听错了么?” 卢植惊讶地说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蔡邕脸色有些尴尬,干咳了声,解释道:“等你尝了他做的菜你就不会这么说了。我这只是人尽其才罢了。” 夜晚,几人围坐在火锅旁,气氛有些沉闷。蔡邕眉头轻皱,这火锅的吃法显然不符合这个时代分餐而食的规矩。见他们都犹豫不决,迟迟不肯动筷,周晨只好率先示范,开始尽情享用起来。 “这便是你所说的火锅?” 蔡邕问道。 “是的,师父、师伯、师姐,赶紧尝尝,我准备的半个时辰呢。” 周晨说道。 任何食物,靠眼睛是品尝不到味道的。见周晨吃得很嗨,其他三人迟疑了好久才下筷子。不过火锅这东西,只要尝到味道,相信谁也欲罢不能的。一阵愉悦的吃喝声,打破原本沉闷的气氛。桌上酒过三巡,言谈渐欢。原本压抑的心情,在这顿饕餮盛宴后,也好多了。卢植双手抱着肚子,瘫坐在椅子上。还不停感叹着,天下竟有如此美食,实在叫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皇家御宴卢植不是没吃过,要论味道,却也不及这火锅多已。这才知道蔡邕人尽其才的意思。就连小美女蔡琰,也不停抚摸着肚子,理顺肠胃,看样子也是吃撑了。 “无尘这庖丁之艺,可真是了得。我还没有哪顿饭吃得这么爽过。” 卢植夸赞道。 “师伯过奖了。下月无尘在南宁街头开店,欢迎师伯赏光。” 周晨说道。 “一定去,一定去。” 卢植连忙应道。 “弟子还有一不情之请,望师伯答应。” 周晨接着说道。 “何事?” “弟子作坊的伙计,练了也近两月,基本功算有所小成。弟子想教他们些战场厮杀的手段,所以想请师伯帮忙推荐个教头。” 周晨说道。 “为何要教他们厮杀手段?无尘有志投军?” 卢植疑惑地问道。 “并非如此,只是弟子想让他们多学些保命手段,将来不管身在何方,也能凭本事在这艰难世道挣得一席活命之地。况且弟子生意要做大,少不得与那些地痞冲突。他们便是弟子的依仗,所以他们越厉害,弟子腰杆才能挺直。” 周晨解释道。 听到周晨的回答,卢植喟然长叹。刚开明的心情,又蒙上阴影。这天下难道真的安宁不了? “昨日传来战报,长沙人区星、零陵人观鹄暴乱,自称将军,进攻桂阳。这天下怎会如此难安?” 卢植忧心忡忡地说道。 蔡邕听到又有暴乱,一缕愁绪又上眉头。难怪子干今日进门便叹。蔡邕也跟着惋叹,不知道自己一介儒生,能做什么。 天下难安,周晨并不认同。何况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只要天子英明,亲贤臣远小人,安定天下当是不难。如今天下难安,主要原因便是昏君当道,宦官外戚争权,导致法令荒废,贪腐横行。根本原因便是百姓活不下去。很简单的道理,却没几个人懂。或者说懂了的人也无力改变什么。能改变时局的,现在还不知道抱着酒杯在哪醉生梦死。喜欢汉末听雨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汉末听雨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