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暗,周晨晃晃悠悠回到作坊。见到周晨回来,赵峰三步并作两步,迅速迎了上来。 “无尘兄弟,你可算回来了。”赵峰的声音里满是欣喜,从他那热切的神情不难看出,他已在此等候多时。 周晨微微一愣,旋即反应过来,脸上浮现出一抹歉意:“不知赵公子到此,让公子久等了,罪过。” “诶,无尘不必如此见外,若不嫌弃,以后叫我哦凌云便可。”赵峰满脸热忱,言辞间透着亲近之意,仿佛要将彼此的距离瞬间拉近。 见他如此热络,周晨也点头接受。 周晨见状,点头应允。毕竟在这洛阳城中,能多结识一位志同道合之人,于自己拓展人脉、不无裨益。“不知凌云找我何事?”周晨问道,眼神中透着一丝好奇。 “也没什么大事。如今梅花开得正盛,我与几位朋友相约,明日打算前往白马寺赏梅,我便想邀无尘一同前去。”赵峰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周晨的表情,眼中满是期待。 周晨正想在洛阳闯点名声出来,好引导社会舆论,如此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于是欣然答应。见周晨答应,赵峰心中欢喜不已。此时天色已晚,城门将关,他不敢耽搁,匆匆与周晨道别,便急匆匆地离去。 赵峰一走,周晨又叫过周忠,命其带人去望君酒肆附近转转。林缚在那附近鬼鬼祟祟,自己总觉得心神不宁,有事发生。安排周忠去看看,这才放下心来。 说起这白马寺,始建于永平十一年,距今有百多年历史。说起这座寺庙,还真是个传奇故事。得从汉明帝夜宿南宫,佛祖入梦说起。当时明帝派出两位大臣,前往西域拜佛求法。后来使臣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带着两位印度高僧回洛阳。高僧受到明帝礼遇,下榻鸿胪寺,次年便开建佛寺。为纪念白马驼经,便取名白马寺。这段故事,史称永平求法。佛法在中国的开端,便是由一个梦开始。想起这些,不由的让周晨也有些好奇,想见识一番佛法尚未在中国流行前,寺庙的样子。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周晨换了衣裳,提着手炉出门。白马寺在城西,离这南郊还颇有些距离。天公作美,风雪已停,天空还露出久违的太阳。迎着晨光,吸着新鲜空气,一切都显得赏心悦目。 昨日与赵峰约在城南碰头,所以周晨先去娄望君的酒肆等着。赏梅这等雅事,有个红颜相陪岂不更好。所以才会与赵峰约到此处,顺便邀请娄望君。可惜红颜没空搭理他。 “赏梅这等雅事,公子玩得开心。奴家还要营生,不便陪公子前去。”娄望君的声音温柔却坚定,拒绝了周晨的邀请。 一早周晨便在内心告诉自己,被拒是正常的,哪有邀人赏梅临时起意的。可等真正被拒,内心还是不免失落。继续留在店中,不免尴尬,只好灰头土脸的出门。倒正好遇上赵峰等人的车马。周晨一进车厢,便觉一股热浪袭来,闷得人透不过气。小小的车厢中,摆着火炉,赵峰张言等人,手中还抱着汤婆子。周晨进去闪了个身,又同车夫在外坐下。赵峰等人一再叫他进去,也拒绝了。外面虽冷,呼吸还能顺畅。里面再进去个人,怕不得二氧化碳中毒? 车夫是一位年逾半百的老汉,头戴一顶斗笠,手里拿着马鞭。说了句‘公子坐稳了’,便开始专心赶车。 “老师傅赶多少年车了。”周晨主动开口,与老汉闲聊起来。 老汉连忙摆手,谦逊地说道:“当不得师傅的称呼,公子唤老汉一声黄老头便可。老汉赶车,算起来已有三十年喽。” 怪不得车子四平八稳,三十年功夫不是白干的。 一路闲聊,不知觉的便到了白马寺。此时的白马寺,乃是官办寺院,平日里并不对百姓开放,因此香火并不旺盛。今日能来,正好赶上释迦如来成道日,这才开放给民众信徒参拜。周晨对佛教并不了解,看向赵峰,也没个介绍的意思,抬脚便走,周晨只得跟上。 如今的白马寺,与周晨心中所想,落差挺大。虽然寺院内也梵音袅袅,庄严宝象,让人心静。但与后世的寺院比起来,一句穷酸也无法形容。只能说后世随便挑间寺院,也比这白马寺庄严宏伟。其他不比,单说正殿主佛。后世里那都是巨高大的镀金大佛,让人只可仰望。可现在这白马寺,就摆一尊木雕的佛像,头部镀了点金,也掉落严重,加上莲台也就两米多点。幸好有供桌将佛像垫起来了,不然高点的人都不怎么需要仰视。然而就是这么穷酸的一间寺院,却比后世那些浮夸的寺庙来得让人尊敬。至少在白马寺中,周晨没闻到铜臭味,只见到听到僧人们研读经书,讨论佛法。而且环境清幽,让人身心宁静。 寺中参访,周晨不懂规矩,一直跟在赵峰等人身后,各殿逛逛。进到天王殿,却遇上蔡琰与卫仲道。 “卫兄,师姐,这么巧。”周晨满脸笑意,主动上前打招呼 “周兄今日也来赏梅?”卫仲道微微颔首,回应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晨简单的介绍一番,加上他们与卫仲道原本便是旧识,于是合到一起同行。赵峰这边本也没什么章程,于是便跟着卫仲道走。卫仲道又是陪蔡琰的,于是一群人跟着蔡琰。 蔡琰虔诚,每座殿都要进,每尊佛像,也都要拜。看见经筒,也都要顺着转一圈。周晨好奇问道:“师姐这般虔诚,逢寺拜佛,遇庙烧香,可是佛祖信徒?” 蔡琰自幼受儒家教诲,应该是儒家弟子。儒家弟子一般是不信鬼神之说的。因为儒家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不过佛教传到中原一百多年,又被皇家供奉,所以世人也慢慢接受了佛教。况且这个时代,普遍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周晨才会抛出这个问题。 “无所谓信徒,不过求个心安罢了。” 蔡琰轻声说道,声音温婉柔和。 “师姐可知道你拜的是谁?”周晨接着问道。 “自然知道。中间是低眉的菩萨,两侧是怒目的金刚。”蔡琰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那菩萨为何低眉,金刚又因何怒目?”周晨的问题愈发深入,眼神中透着一丝探究。 蔡琰闻言,微微一怔,陷入了沉默。她虽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但对于佛家经典教义,也只是略知皮毛。一旁的卫仲道也不禁皱起了眉头,身后的赵峰等人,同样面露难色,对于周晨这个问题,他们都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作答。 “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四魔。”就在众人沉默之际,一个苍老却温和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老和尚不知何时出现在一旁。 “贫僧珈蓝,见过众位施主。”老和尚双手合十,微微躬身,向众人行礼。 “见过珈蓝大师。”众人纷纷回礼,态度恭敬。 老和尚慈眉善目,地位似乎很高的样子。周遭的人见老和尚自称珈蓝,还肃然起敬。 “几位施主均深具慧根,与佛有缘,可愿听贫僧讲段佛语?”珈蓝大师目光温和地扫视众人,轻声问道。 “自然求之不得。”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静心听佛语,佛渡有缘人。”珈蓝大师说罢,转身朝着一间敞亮的禅房走去。蔡琰对这位老和尚似乎极为敬重,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跟上,打算聆听大师讲经。众人走进禅房,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气息,让人愈发感到心神宁静。珈蓝大师缓缓开口,开始讲述那蕴含着无尽智慧的佛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喜欢汉末听雨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汉末听雨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