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听雨

第30章 风波渐定(1 / 1)

一夜喊杀,弄得开阳县城,人心惶惶。直到太阳高升,隐藏在黑暗中的恐惧,被阳光驱散,人们这才打开家门,探出脑袋,观察街上情况。街边门市,路边摊贩,尽皆隐没。开阳县城,如此空旷,还是头一次见。 周晨命人在县衙墙榜之上,贴上安民告示,将责任该推的推,该甩的甩,圈定追究范围,以安民心。日近中午,人们这才走出家门,在街上相互打听消息。这才知道,一夜之间,开阳已天翻地覆。新来的县长,不知使的什么妖术,竟将地头蛇刘氏掀翻打败,成了开阳明面上的主人。而刘氏一门,招到的便是灭顶之灾,杀的杀,抓的抓,满门倾覆。负责抄没清点的人,才进刘府不久,而刘府门前,仍然是血迹斑斑,不停有小兵清扫。城外乱葬岗,又多出一个深坑,里面扔的,多是往日刘氏爪牙,亦不乏往日街面上活跃的衙役,与各家人或有熟识。人们奔走相告,有拍手叫好的,有事不关己的,有弹冠相庆的,有惴惴不安的,百样的人百样的心态,但终是幸灾乐祸的多些。 街面恢复些许人气,门市却关张太半。皆是之前刘氏产业,而今尽归四寇,未及清点。周晨领着人,终于来到所谓勤政楼。这座包含权威又庄严的建筑,此时四处空空荡荡,周晨巡视整栋楼,连个看门的也未见到。刘氏被灭,连带这些刘氏党羽,尽皆人心惶惶,不敢来应差。一朝天子一朝臣,怕被清算也是人之常情。周晨只好在勤政楼前也张贴告示,安抚吏员。并派人前往各曹掾吏,命其通知属员上工。否则视为辞工,不再续用。 下午,勤政楼议事厅内,开阳县吏员,大半到场。林林总总,百十号人。周晨并不知县内编制如何,看着这么多人,没有他们,县内政务还真玩不转。周晨首先出言安抚众人,用心做事,前尘过往,尽皆不计。而后又由主记室掾吏冯淏带领,一一介绍各吏员,周晨这才算真正的走马上任。每个人都是一番言语鼓励,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县内政务还得靠他们。周晨极力的展现着自己的亲和,没有端什么架子。跟吏员见完面,重新站到台前,周晨开言又鼓励安抚一番。随即又换了副面孔。新官上任三把火,昨夜一把火铲除刘氏,今日安抚众人,亦需软中带硬,不然吏员以为周晨没脾气,反倒欺主。 “主记室登记今日到场人员,今后开阳的吏员,便只有今日到场之人。至于那些没来的,去籍销户,迁为庶民。” 众人听到这消息,背后一激灵。幸好今日过来了,没心存侥幸,想要试探。“站班班头刘爽何在?” 冯淏刚刚为周晨一一介绍,所以周晨直接点名。站班班头刘爽,刘氏族人,今日还能出现在这,周晨也就没打算继续追究。虽说铲草要除根,否则后患无穷。但天下刘姓何其多,血腥的清洗连带,只会引得更加对立,更加仇恨,更加混乱。听到被周晨点名,刘爽心如死灰的起身,不知道新县长对自己这个刘姓族人会如何发落。刘氏府内,血流成河,自己幸好是旁支,早搬出刘府,不然今日如何能出现在这。没想到还是逃不过清算。然而事情并没有如想象那般发展,既没有去籍销户,也没有去职为难,而是安排具体的事物。 “往后勤政楼门口,需三班轮换值守,闲杂人等,不得入内。为今日在场所有人制作出入凭证,往后进出勤政楼,需凭证入内,可能做到?几时可做好?” 这如何不能。即便不能,缺少制作凭证的经费,那也要想办法的。新领导开恩,往事不计,今日又得一表现的机会,刘爽麻利的应答着:“能,三日内可做好!” 周晨点头。恩威已施,便宣布散会,各归各位。 周晨回到冯淏安排的办公间,便叫来少府杜陵,了解县内府库收支等。杜陵蓄着长须,头发灰白,垂垂老矣。面对周晨的盘问,一问三不知。搭拢着眼睑,有些心虚。观摩着周晨脸色难看,杜陵索性彻底摆烂。“禀县尊,某之所以能顶着少府的头衔到如今,皆是刘阳见我识趣,不管事,县内财用收支,全由主簿刘志操持,才让我苟活之今。不然某也早被刘阳做掉,成为乱葬岗内的一具尸骨。” “那县内吏员,往日薪俸如何发放,你总该知晓吧!” 杜陵缩了缩脖子,有些尴尬,抬头瞄了一眼周晨神色,还是回答道:“这事某是知道的。以往吏员薪俸,皆是在刘氏账房领取。” ‘什么’?周晨被惊到跳起来,差点踢翻身前的案几。“合着孙观等四寇搬空的,不是刘氏百年经营,而是我开阳县库?” 杜陵吓得差点没蹲下,缩着脖子,大气也不敢喘。“县库在何处?带我前往。” 周晨抬腿,却见杜陵站在原地不动,于是问道:“如何不走?” “回禀县尊,某虽知道县库所在,却无钥匙,打不开库门。” “那就把锁砸了。还等着刘氏兄弟来还钥匙不成?”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杜陵这才反应过来,前头带路。主记室冯淏立马跟上,加上周晨的家丁卫队,浩浩荡荡来到县库门前。砸掉门锁,推开县库大门,看着空空荡荡的县库,老鼠见了都要流泪。门前说话,还能传来回声。周晨两眼一黑,有些发晕。刘氏兄弟,真是罪该万死,千刀万剐都不为过。偌大个开阳县,竟被这群硕鼠搬到瓦片都不剩。周晨回过头,狠狠的瞪着杜陵,恨不得将其撕碎。“杜少府,你确定这是堂堂县库?你家的杂物间不比这丰富?” “刘氏主政……” 杜陵懦懦的还想强辩几句,但见周晨神色,还是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自知理亏,低下头去。看着这空空如也的县库,周晨满头包。“只算今日到场吏员,一月薪俸总共几何?” 杜陵身为少府多年,只是见刘阳主政,才识趣隐退,真正的本事,还是有些的。见周晨如此发问,立马回道:“吏员年俸皆不过百石,有多有少。以人均六十石计,每人每月需五石粮。今日所到吏员,林林总总近百人,按粮发俸得五百石。当前粮价六十钱每石,折钱币三万钱。当然刘氏发俸,从未足额,亦得两万钱方可。” “两万钱?如此县库,卖掉能值两万钱么?” 自己是来过县太爷生活的,没想到当上县太爷,第一天就得为钱发愁。周晨黑着脸,打道回府,边走边吩咐。“去叫议曹与户曹之人过来,商议政事。” 当周晨回到公寮不久,冯淏就领着议曹掾吏钱柴,户曹掾吏卫昊进门。周晨示意他们坐下,而后开口问道:“本县共有户几许?人口几何?” 此乃户曹所管之事,卫昊上前一步,拱手答道:“按去年统计,本县共有两千五百余户,人口一万两千余。” 周晨被惊到。一个县才这么点人?后世即便农村,两个行政村相加的人口都不止这点。实在没想到,堂堂一个县,竟只有这么点人。还是去年的数,也就是说,今年可能更少? 见周晨有疑问,卫昊解释道:“咱们开阳县乃下县,户本不过万。这些年动乱,不少人参加黄巾,又不断有人南逃,导致户口不断下降,才只省这么些人。” “百姓活不下去,自然是要造反外逃的,总不等留在家乡等死。人口损失这么严重,就没想着采取些什么措施,改变这样的局面?” 卫昊沉默,不接话。认真的审视这个新县长一番,不知他是否作伪。这么多任县长,他还是第一个与自己这个户曹掾吏探讨县内民生的。或者说,他是第一个关心县内户口民生,还主动为民众抱不平的。以往的县长,皆只关心县内税赋,如何会问百姓民生?自己只是个小吏,拯救民生的措施,根本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天下形势皆如此,也未见有哪个当官的,会管底层民众死活。全是只管自己捞好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官的腰圆膀阔,民众骨瘦如柴,如何会有补救措施挽回底层贱民?说来也惭愧,自己身居户曹,却也未想过,是否有何措施,可扭转局势。这样想着,不由对新县长,生出些许期待。 眼下县内几个重要人物都在眼前,周晨看着他们,有些气闷。问到补救措施,卫昊沉默不语,必然是无有措施。明明知道问题,却放任不管,难道这就是现在当官的为官之道?刘阳主政,实在该杀。难怪一夜之间,刘氏倾覆,县城未有半点异动,可见他是多么不得人心。 “县内耕地几何?如何分布?” “以前盛时,耕地多达六万顷。而今只有两万不到,分布在县城周围。” “为何减少如此之多?” “一来是土地兼并,都集中到一些富户手中,无人耕种。二来县内盗匪猖獗,离县城远些的,常年为盗匪袭扰,久而久之,便无人耕种,只剩这么多。”喜欢汉末听雨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汉末听雨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