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皇权枯骨

第192章 入彀二(1 / 1)

兄妹俩有了定计,心里立马安稳下来。 薛宝钗还千叮咛万嘱咐让薛蟠千万注意别露出对荣国府的不满来。 第二日一早,朝食过后薛蟠一副纨绔子弟的打扮出了梨香院。 薛宝钗更是拿出小礼物小恩惠在母亲的帮助下发放起来。 贾府只是一片小的风云之地,朝堂虽然吵吵嚷嚷,可背后的博弈依然不少。 王宁远跟在黄岩身后往宫外走着。 ‘陛下胸有沟壑,我自要扬名天下。 西域之事还望持正多多援手!’ 王宁远一笑,‘大人,如今户部该花的从不手软,咱们吏部在后也同样政绩显着。 疆土对于国朝的重要性他们懂,只是想分杯羹罢了。 如今距离大人远赴西域还有半年,还有准备时间。’ 黄岩脚步一慢,小声的问道。 ‘持正,蜀地的竹纸作坊真的无碍。’ 这是经历过朝堂斗争的老手,疑心重的简直没法描述。 ‘大人放心,户部对于随军的商家都如此慷慨,有助于礼法传播的商业他们能不支持。 竹纸嘛,白的无用,上面的字更重要。 稳定新开拓之地为首要,有些人要是还不识数,那就让他们靠边站。’ 黄岩对于朝堂改革布局如此之快自然也感到吃惊。 许多问题需要换个角度重新看待。 王宁远和吏部官员溜达着回到吏部衙门。 ‘你小子怎么跑来了?’ 阿桃总算等到下朝回来的王宁远。 ‘老爷,家里来了两个邋遢老道和和尚,夫人让我请你回去。’ 王宁远转身就走,嘴里的语气自然也没了往日的和气。 ‘他们可曾扰了夫人和小姐。’ 阿桃小跑着才能跟上王宁远的脚步。 ‘并没有,鲁护卫和胥师在待客厅陪着他们呢!’ 给脸不要脸的东西,为了富贵阶级的体面脸都不要了。 儒释道哪家不是统治阶级手里的工具? 真有本事那就去救万民,什么天命所归,踩到自己头上了! 接过马鞭,王宁远翻身上马,连阿桃和护卫都顾不得打马就往家跑。 到了胡同口就看到整齐的异族军士。 阿桃到底是练出来了,紧跟着王宁远就控住马。 ‘老爷,我离开时还没有这些军士。’ 王宁远点点头,下马后就进了胡同。 一位身穿铠甲的副将走到王宁远面前躬身施礼。 ‘王大人,秦将军今日特来拜访张夫人。 不告而来请您见谅!’ 副将还以为王宁远匆匆而归是因为秦将军不告而来之事。 王宁远停下脚步,‘秦将军如何知道我家夫人?’ 副将一笑,‘昨日营中无事,秦将军带着几位属下去了海甸。 大受震撼之余,这才多方打听。’ 说着一脸杀伐气的副将脸上露出一丝羡慕。 ‘我等都是西南山里出来的,见到海甸自然满心向往。 望大人体谅!’ 王宁远勾起嘴角一笑,‘没请问阁下是?’ 末将双手抱拳恭敬的施礼道,‘末将秦民屏,秦将军跑弟!’ 听到名字,王宁远哈哈一笑,招手叫过王顺。 ‘让府里赶紧准备,中午宴请秦将军及其部将,最高规格!’ 吩咐完,王宁远拉住副将的手腕就往府里走。 ‘秦副将为何不进府,缅甸一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秦家一门忠烈如何能守在王家府外,那不是打王某人的脸嘛!’ 拐过月亮门,外院待客厅外,墨侠、巴特、乌雅、踏英也带着几条土狗守着。 王宁远看了一眼,拉着秦副将就进了垂花门。 正堂里还能听到嗓门洪亮的女子之声在哄闺女。 ‘睫毛眼睛长的像夫人,一看就是美人坯子。 手上有劲必是身体健康,还不认生,抱在怀里心头化了!’ 王宁远停下脚步,对着正堂问道。 ‘夫人,秦将军,王某能进来嘛?’ 翠竹的门帘被徐嬷嬷掀开,王宁远这才迈步走了进去。 秦良玉,个头不高,身体敦实,虽然穿着便装,可身上的气势却一点不减。 鹅蛋脸上满是笑容,看到王宁远也只是点点头,视线又立马回到怀里的闺女身上。 大嫂一脸的微笑,拍拍身边的椅子。 ‘秦将军快坐下,馨姐儿压手!’ 秦良玉逗完馨姐儿,这才笑着说道。 ‘我也叫大嫂吧,您还是叫我良玉吧,听着舒服。’ ‘怎么还记小账,不知者不怪,怎么如此揶揄人。’ 秦良玉一笑,走到大嫂下手坐下。 ‘我是真喜欢听人叫我良玉,多少年没人这么叫我了!’ 王宁远一看自己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这才看向自己媳妇。 ‘我们女人家说话你就别掺和了,让厨下准备好好招待将士们。’ 王宁远笑着点点头,‘夫人放心,今儿中午一定招待好将士们!’ 说完对着秦良玉拱拱手出了正堂。 ‘听多了他们说王大人对于勋贵和武将的刻薄,秦某也是思虑再三才敢登门。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才知真实。 秦某打了半辈子仗,用兵还可一观,进了京城却屡屡看错人。 穗儿西南困苦,秦某知道你的才能,望你略施手段助乡亲们吃饱肚子。 虽然随军商人赚的盆满钵满,可普通百姓毕竟受益有限。’ 到底是将军,出手直指目的,缅甸一旦稳定,西南三省就不再是边疆。 只要有利可图,人口自然会向那迁徙。 故土难离,为了更好的生活,百姓们没什么不能舍弃的。 ‘良玉姐姐,既然已经入京,您就放宽心。 我这出了月子,也该去宫里给皇后娘娘磕头谢恩。 皇后娘娘几句话可比咱们商议半天来的实在。’ 能有这种礼遇秦良玉自然满脸欢喜。 这不又抱着馨姐儿在正堂里转起来。 ‘本以为能面见圣上已经算是隆恩,还能给皇后娘娘磕头,也不枉此行。 穗儿心里可有章程?’ 张穗点点头,‘不瞒姐姐已经有了些眉目。 蜀地平原稻种不适合山地,司农寺有适合低温的稻种,正好试种。 蜀秀及西南的蜡染更是文明,既然有了出海口,贸易比重自然要增加。 西方夷地之人还露着屁股呢!’喜欢红楼之皇权枯骨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红楼之皇权枯骨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