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延村破局者

第5章 黄鬼村日常:一场由广场舞引发的血案(1 / 1)

黄鬼村日常:一场由广场舞引发的血案 黄鬼村的平静被一台破音响打破了。 村东头的赵寡妇去县城闺女家带孙子,回来时扛了台二手广场舞音响,往自家院子里一放,每天清晨六点准时播放《最炫民族风》。李大爷的牛听见音乐就发疯,王寡妇的鸡吓得不下蛋,最惨的是狗剩——他每天要骑车去县城送豆腐,路过赵寡妇家时,音响里的“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总能让他手一抖,豆腐撒得满路都是。 “这玩意儿比外星飞船还吵!”狗剩拎着半块碎豆腐去找老周告状,“村支书,你得管管!” 老周蹲在村口抽旱烟:“赵寡妇男人走得早,跳舞解闷呢,你小点声儿。” “解闷?”狗剩翻白眼,“她昨天跳《过河》,把锄头当船桨,差点敲碎我车窗!” 二、广场舞引发的乡村迪斯科 赵寡妇的广场舞越跳越出圈,竟吸引了隔壁村的老太太们。每天傍晚,二十多个老太太聚在她家院子里,挥舞着纱巾,把《酒醉的蝴蝶》跳成了《酒醉的大鹅》——队形乱得像被风吹散的稻草。 “赵姐,你这舞咋跟广播里的不一样?”隔壁村的王老太喘着气问。 “嗨,我改了动作!”赵寡妇擦着汗,“抬手是摘棉花,踢腿是赶鸡,扭腰是筛麦子,这不更接地气?” 这话传到黄鬼村小学,校长灵机一动,让体育老师把广场舞改编成“乡村韵律操”。于是课间操时,全校师生在操场上挥锄头(道具)、扭腰筛麦子,路过的货车司机以为进了“行为艺术村”,吓得猛踩油门。 三、老周的危机公关失败 狗剩联合几个年轻人写了封“降噪申请书”,递给老周。老周皱着眉看了眼,上面写着:“广场舞噪音超标,建议改为晨间默读《乡村致富手册》。” “净整虚的!”老周把申请书塞进裤兜,拎着两瓶二锅头去了赵寡妇家,“他婶儿,你这舞跳得真好,就是能不能晚点跳?年轻人要睡觉。” 赵寡妇递给他一碗绿豆汤:“中!我改晚上跳!” 结果晚上跳得更热闹,赵寡妇买了串LED彩灯挂在树上,音响换成了低音炮,《荷塘月色》的鼓点震得墙皮直掉。李大爷忍无可忍,扛着锄头去砸音响,却被赵寡妇一纱巾抽在脸上:“老东西!我跳个舞招你惹你了?” 四、广场舞大赛与乡村F4 老周眼看管不了,干脆搞了场“黄鬼村广场舞大赛”,规定只能用农具当道具,还请了县文化馆的老师当评委。 赵寡妇组跳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锄头当指挥棒,纱巾换成了化肥袋改制的披风;王寡妇组更绝,踩着打谷机当舞台,用簸箕当手鼓,唱的是自编的《打谷机之恋》:“轰隆隆的机器转起来,俺的情郎在谷堆里埋……” 最出人意料的是李大爷组——四个老汉穿着迷彩服,举着镰刀跳《军中绿花》,镰刀在月光下寒光闪闪,吓得评委老师直往后躲:“大爷,咱这是广场舞,不是军事演习!” 最后冠军被赵寡妇组拿下,奖品是一台太阳能音响。她抱着奖品在台上发言:“感谢村支书!以后我去村西头跳,不吵着大伙儿了!” 五、广场舞衍生的商业帝国 赵寡妇成了网红,县城超市请她去当“农产品推广大使”。她在超市门口支起音响,跳着《玉米丰收舞》,手里的道具换成了玉米棒子,边跳边喊:“黄鬼村玉米,又香又甜!买十斤送一斤!” 这招居然很管用,超市的玉米销量翻了三倍。赵寡妇趁热打铁,带着广场舞队去隔壁村巡演,每场收五十块出场费,还能顺道卖自家种的辣椒。 “这叫‘舞商结合’!”狗剩酸溜溜地说,“早知道我也去跳《豆腐disco》了!” 六、广场舞引发的家庭伦理剧 赵寡妇的儿子大鹏从城里回来,看见他妈在台上扭腰,脸涨得通红:“妈,你能不能干点正经事?让人看见多丢人!” “咋不正经了?”赵寡妇擦着汗,“我这是带领乡村文化复兴!” 大鹏一气之下,把音响藏了起来。赵寡妇找不到音响,急得直哭,广场舞队的老太太们组团来家里骂大鹏:“你这娃咋这么不懂事?我们跳广场舞,血压都降了!” 老周得知后,带着村医去给大鹏做思想工作:“年轻人,你妈跳舞是社交需求,跟你打游戏一个道理。” 大鹏梗着脖子:“那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扭屁股!” 村医推了推眼镜:“根据研究,广场舞能降低中老年抑郁风险,比你买的那些保健品管用。” 七、广场舞的终极形态:葬礼迪斯科 这天,村里的陈大爷去世了。陈大爷生前最爱看赵寡妇跳舞,儿子小陈找到赵寡妇:“婶,我爹临走前说想看你跳《好日子》。” 赵寡妇带着舞队来了,在灵堂前跳起《好日子》,纱巾换成了白色,动作也改成了慢板。老太太们边跳边哭:“陈大哥,你走得太早啊……”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想到这场景把小陈看哭了:“我爹要是看见,肯定高兴。” 这事传开后,竟成了黄鬼村的新风俗——谁家有老人去世,都会请广场舞队来跳“哀悼版”广场舞,《走进新时代》改成《走向奈何桥》,《小苹果》变成《小纸箔》。县文化馆的老师听说后,连连摇头:“这民俗创新,我跟不上趟啊!” 八、广场舞的意外收获:黄昏恋 赵寡妇的广场舞队里,有个沉默的老头——村西头的刘屠户,老伴去世多年,每天默默给赵寡妇搬音响、递毛巾。 “他刘叔,你咋不跳?”赵寡妇擦着汗问。 “我笨手笨脚的,怕给你丢人。”刘屠户挠着头,从兜里掏出块芝麻糖,“给你买的,甜。” 一来二去,两人竟看对了眼。狗剩撞见他们在村头散步,大喊:“赵婶跟刘叔跳‘双人舞’啦!” 王寡妇凑过来八卦:“你俩啥时候办席?我给你们跳《夫妻双双把家还》!” 赵寡妇笑着捶她:“跳你的《打谷机之恋》去!” 九、黄鬼村的广场舞哲学 如今,黄鬼村的广场舞队扩大到五十人,连老周都加入了,每天清晨在村部门口跳《社会主义好》。狗剩的豆腐车经过时,音响里会传来老周的喊声:“狗剩!好好骑车!别偷瞄姑娘跳舞!” 赵寡妇的太阳能音响从来没关过,没电了就摆在晒谷场上充。有次下暴雨,音响被淋坏了,全村人自发凑钱给她买了台新的——比之前的更响、更亮,还能连接蓝牙。 某个夏夜,广场舞队在打谷场上跳《夜空中最亮的星》,灯光照亮了半个村子。李大爷的牛不再发疯,反而跟着节奏甩尾巴;王寡妇的鸡蹲在音响上打盹;狗剩送完豆腐回来,把电动车往旁边一停,跟着扭起了腰。 老周擦着汗对赵寡妇说:“他婶儿,以后咱村该改名叫‘舞鬼村’。” 赵寡妇笑着摇头:“管它叫啥,大伙儿开心就行。” 月光下,锄头、簸箕、镰刀在手中挥舞,汗水滴在打谷场上,混着音响里的鼓点,敲出了黄鬼村独有的节奏——不是迪斯科,不是民族风,是实实在在的、热气腾腾的乡村日子。 章节核心: 1. 去奇幻化的乡村叙事:聚焦广场舞这一乡村常见元素,通过邻里矛盾、文化冲突、民俗创新展开故事; 2. 群像喜剧刻画:赵寡妇的泼辣与活力、老周的圆滑与包容、狗剩的酸溜溜与接地气,每个人物都带着乡村特有的烟火气; 3.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广场舞与农具结合、葬礼与迪斯科混搭,展现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荒诞适应; 4. 温情底色:从噪音纠纷到集体支持,从家庭矛盾到黄昏恋,冲突背后是乡村社群的温暖联结; 5. 生活流幽默:用改歌词、农具当道具、葬礼跳舞等细节制造笑料,让读者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乡土趣味。喜欢荒延村破局者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荒延村破局者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