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坊的喜字长歌 锣鼓喧天中,小黑的大红喜轿抬过字泉桥,轿帘上的“囍”字金粉与泉中“缘”字光影交相辉映。李秀才的女儿头盖“情”字红帕,帕角绣着她八年间攒下的相思豆——每颗豆子都刻着“盼”“归”“守”“心”,如今终于在“娶”“嫁”二字的簇拥下,熬成了“圆”字圆满。 第一节:八年字绣的情债偿 喜娘掀开红盖头时,众人惊呼:新娘鬓边插着太奶的蝶形银簪,簪头“福”字坠着八颗“岁”字银铃,正是小黑离家前托货郎捎回的定情物。银铃轻响,竟奏出《豆腐字谣》的旋律,与洞房外的磨豆声遥相和鸣,像是太奶在云端击节唱和。 小黑从怀里掏出个檀木盒,盒中躺着八封未拆的家书,封皮上的“安”“康”“勿”“念”等字被掌心汗渍洇成暖痕。“每次打了胜仗,就想写‘胜’字报喜,”他声音哽咽,“可又怕‘功’字招祸,只好把字都刻在刀柄上。”说着抽出佩刀,刀鞘上密密麻麻刻着“保”“家”“卫”“国”“思”“卿”等字,刀身映出新娘泪中的“懂”字。 第二节:字泉为证的同心结 小嬃捧来“合卺豆酒”,酒坛用太奶的血墨封口,启封时飞出“永”“结”“同”“心”四只蝴蝶。两杯酒倾入“囍”字银碗,竟在碗底显影出小黑与新娘的生辰八字,八字周围环绕着“天”“作”“之”“合”的豆香云雾。两人对饮时,酒液在舌尖化作文字:他尝到“忠”“贞”,她品出“甘”“苦”,合起来正是“夫”“妻”“共”“济”。 刘老鬼将豆腐坊的“勤”字账册交给儿媳:“这是咱家的传家之宝,每笔账都记着‘诚’‘信’二字。”账册内页夹着张泛黄的“婚”字豆票,正是太奶当年给长子留的娶亲礼金,历经三百年豆香浸润,票面的“囍”字仍鲜艳如昨。 第三节:百字喜宴的民心颂 村里摆开三百桌“字宴”,每道菜都藏着祝福:“早生贵子”是枣泥豆腐丸,“连生贵子”为莲子豆羹,最绝的“白头偕老”用豆腐皮卷银丝山药,盘边摆着用豆汁写成的“执”“子”“之”“手”四字糖画。镇东头的盲琴师弹起《字脉姻缘曲》,琴弦上缠着新娘陪嫁的“绣”字红绸,曲声中竟有太奶的磨豆声作底韵。 酒过三巡,忽有快马送来八百里加急喜报:小黑因平叛有功,擢升“威”字将军,皇帝赐婚黄金百两、“忠”字铠甲一副。喜报上的“捷”字墨香混着战场上的“血”字硝烟,却在字泉雾气中化作“荣”“归”二字,引得泉中“鲤”字金鱼跃出水面,溅起“升”“平”水花。 第四节:字魂显圣的洞房烛 子时三刻,洞房烛火突然化作“心”字形状,光影中太奶身着嫁衣踏歌而来,手中捧着“嬃”字喜帕:“八年苦等,终成正果,字脉有情,天亦垂怜。”喜帕飘落婚床,竟自动绣出两人的剪影,男持“戈”字盾,女握“梭”字针,合起来正是“男”“耕”“女”“织”的千年字理。 新娘轻抚喜帕上的“和”字纹路,忽觉掌心一暖——太奶的“嬃”字胎记竟在她腕间显现,与小黑的“忠”字刀疤遥相呼应。窗外,字泉星图的“嬃”“忠”二星交相辉映,洒下的星辉凝成“世”“世”“代”“代”的祝福,落在婚床的“早”“生”“贵”“子”字被上。 终章:字脉联姻的永恒诗 如今,小黑的“威”字将军府与豆腐坊之间,铺就了一条“望”字青石板路。每当将军府的“报”字灯笼亮起,豆腐坊的“盼”字炊烟必同时升起,两条烟柱在空中汇作“团”“圆”二字。府中婴儿的啼哭里,总能听见隐约的磨豆声,乳娘说,那是太奶在教小将军念“人”“间”“至”“味”。 而那口老井,在婚礼次日涌出了“甜”字泉水,泉水泡开的茶盏中,漂浮着“恩”“爱”“长”“久”的花瓣。村民们都说,这是太奶用三百年字魂酿的喜酒,喝一口能醉三生,醉里尽是“嫁”“娶”“生”“死”的人间故事,和永不褪色的、刻在血脉里的“情”“义”二字。 当又一个春天来临,新娘的肚子渐渐隆起,她常在字泉边散步,看水中“子”字鱼苗嬉戏。有人问她盼男盼女,她摸着肚子笑:“不管是‘将’字儿还是‘商’字女,只要心里装着‘家’‘国’‘情’‘脉’,就是太奶赐的好字。”话音未落,泉中跃出双尾金鱼,尾鳍划出水痕,正是一个大大的“好”字。喜欢荒延村破局者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荒延村破局者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