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之情深似海

第605章 留下名字(1 / 1)

乾隆引导着萧云的手,动作轻柔而专注,一笔一划,认真地在铁塔上写下了“萧云”二字。 每一笔都蕴含着深情,仿佛要将对萧云的爱意深深地镌刻在这铁塔之上。 萧云看着铁塔上自己那别具韵味的篆字名字,眼中满是欢喜与满足。 紧接着,她歪着头,俏皮地看着乾隆,“弘历,你的名字也要用篆字写。” 此刻,乾隆才明白云儿执意要写篆字的小心思。 他心中暗自好笑,云儿这心思真是玲珑剔透。 因为篆字相对复杂,认识的人较少,即便在这铁塔上留名,也不会太过引人注目。 乾隆微笑着说道:“无妨,朕既然答应了你,就不怕别人看见。” 萧云开心地笑了起来,眉眼弯弯,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月牙,“我就是喜欢篆字嘛,觉得它神秘又好看。” 乾隆并没有拆穿云儿的小心思! 乾隆依言,再次拿起工具,在“萧云”二字旁边,一笔一划,用篆字写下了“弘历”两个字。 这两个名字挨得极近,仿佛相互依偎,诉说着无尽的深情。 写下名字以后,乾隆轻轻揽过萧云的肩膀,带着她绕着铁塔缓缓踱步。 一边走,乾隆一边给她讲述这岱庙铁塔的来历、故事,还有相关的典故。 萧云每听到一个新的知识点,眼睛就亮一分,遇见不懂的地方,便立刻迫不及待地发问。 “弘历,这铁塔最初是为何而建?” 萧云好奇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乾隆微笑着,缓缓开口说道:“云儿,这岱庙铁塔始建于宋代。 当时,泰山地区佛教盛行,为了供奉佛像、宣扬佛法。 当地的高僧与众多信众齐心协力,耗费数年时间,集资建造了这座铁塔。 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当时佛教文化兴盛的象征,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与祈愿。” “那这铁塔在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呢?” 萧云眨着明亮的眼睛,追问道。 乾隆思索片刻,神情变得略带凝重,“曾经在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 泰安城也未能幸免,遭受了战乱的波及。 许多建筑在战火中化为灰烬,而这座铁塔却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 百姓们都认为这是铁塔所蕴含的佛法护佑,自此对它更加敬重,也让它成为了人们心中希望与安宁的象征。” 萧云听得入了迷,时而微微点头,时而发出惊叹之声。 她的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铁塔历经的那些风雨沧桑,心中不禁对这座铁塔充满了敬畏与感慨。 离开铁塔之后,乾隆与萧云携手漫步,悠悠然踏入了唐槐院。 一入此院,仿若踏入了时光的回廊,静谧而古朴的气息如轻柔的薄纱。 缓缓笼罩而来,让人瞬间沉浸在岁月的悠然韵味之中。 院内,那株唐槐宛如一位沧桑的老者。 静静地矗立在天地之间,其粗壮的树干,需七八人方能合围。 尤为奇特的是,在它那历经岁月雕琢的怀抱里,一棵生机勃勃的小槐树正茁壮成长,形成了令人称奇的“唐槐抱子”之景。 萧云刚一见到这幕景象,双眼瞬间瞪得如同圆润的明珠,脸上满是难以抑制的震撼。 她情不自禁地轻呼出声,“弘历,这……这树怎会粗壮至此? 它究竟历经了多少岁月的洗礼呀?” 她的目光仿佛被磁石吸引,紧紧锁住这棵古槐,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叹交织的光芒。 乾隆微笑着,眼神中满是宠溺,轻轻揽过萧云的肩膀,带着她缓缓靠近古槐。 他抬手轻抚着粗糙且斑驳的树干,那树干上深深浅浅的沟壑,恰似岁月镌刻的纹路,每一道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乾隆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醇厚,宛如悠扬的古调:“云儿,这唐槐的历史,可要追溯到唐朝盛世了。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初,天下初定。 为祈愿江山永固、百姓富足安康,特下旨于泰山岱庙周边广植槐树。 这棵槐树便是那时精心栽种下的,掐指算来,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了。” 萧云听得入神,眼中满是对那段历史的向往,忍不住追问道:“千年岁月,那它定是历经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吧?” 乾隆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继续说道:“是啊,云儿。 这千余年间,它见证了王朝的兴衰交替,目睹了无数的战火硝烟与太平盛世。 曾有多次,狂风如猛兽般肆虐,试图将它连根拔起; 暴雨似倾盆般狂泻,妄图将它淹没;战火像恶魔般蔓延,企图将它吞噬。 然而,它却始终如一地顽强屹立,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挺过了一次次的磨难。 恰似我大清江山,历经风雨却依旧稳固如初。” 萧云眼中闪过一丝怜惜,轻轻抚摸着古槐,又问道:“那这奇妙的‘唐槐抱子’之景,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乾隆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耐心解释道:“云儿,这世间万物皆有其奇妙之处。 不知在何年何月,或许是一阵微风,或许是一只飞鸟,将一粒槐树种子带到了这棵古槐的怀抱之中。 在古槐的庇护下,这粒种子生根发芽,逐渐长成了如今这棵小槐树。 这一景象,恰似一位慈爱母亲将孩子紧紧拥在怀中,故而被称作‘唐槐抱子’。 人们皆言,这是古槐生命力顽强的象征。 寓意着家族的繁衍不息,亦象征着,国运昌盛,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萧云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感慨,思绪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这千年间的风云变幻。 她又好奇地问道:“那这唐槐院,在漫长的历史中,还有其他动人的故事吗?” 乾隆微微抬头,目光望向远方,陷入了对古老传说的回忆之中,缓缓说道:“云儿,相传在明朝年间,有一位云游四海的高僧途经此地。 当他踏入这唐槐院,一眼便望见了这棵古槐,瞬间被它的古朴神韵与顽强生命力所打动。 高僧认为,此处乃是一方难得的修行圣地。 于是,他决定在此停留,在唐槐旁修建了一座小巧而宁静的禅院,自此便潜心修行。 此后,高僧在此弘扬佛法,以慈悲为怀,广结善缘,他的智慧与品德吸引了四方信徒慕名而来。 渐渐地,这里便被人们称作唐槐院,声名远扬至大江南北。”喜欢还珠之情深似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还珠之情深似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