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第1章 朕的大唐就只剩这点?(1 / 1)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朝灭辽后,将矛头指向北宋?。 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下,东路军由完颜宗望率领,迅速攻陷燕京,直逼东京。 西路军由完颜宗翰率领,进攻太原府。 宋徽宗(赵佶)害怕成为亡国之君,于宣和七年十二月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桓,自己则退位为太上皇。 宋钦宗(赵桓)即位后,次年改元为靖康。 并着手清算宋徽宗时期权倾一时的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等“六贼”。 靖康元年正月,完颜宗望率军围攻东京开封城。 赵桓重用主战派大臣李纲,组织汴京保卫战,成功逼退了金兵。 在短暂的胜利后,主和派与主战派的纷争却愈发激烈。 主和派认为应当趁金兵暂退之际,与金国积极和谈,以割地赔款换取和平。 而主战派则主张乘胜追击,加强边防,巩固胜利成果。 赵桓在两派之间左右为难,决策摇摆不定。 最后,赵桓同意了主和派的意见,派太宰李邦彦到金营谈判。 东路金军主将完颜宗望提出要宋廷赔偿黄金、白银各500万两,还有绢彩百万匹,马驴骡各万匹。 并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今河北河间)三镇。 赵桓同意了金人的要求,并派康王赵构和少宰张邦昌到金营做人质。 完颜宗望认为赵构是假亲王,将赵构和张邦昌放回,又换成肃王赵枢为人质。 在大宋各路勤王援军抵达开封城后,完颜宗望无奈率军北撤。 金兵北撤后,主和派和主战派依旧争吵不断。 种师道为首的主战派,与李邦彦为首的主和派,正为种师道提出‘趁金兵渡河北撤反动突袭’,的计划争得面红耳赤。 两方各执一词,言辞激烈,互不相让。 赵桓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神情疲惫又烦躁。 耳边的争吵声愈发激烈,令他难以忍受。 突然,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赵桓直直地晕厥在龙椅上。 “陛下,您怎么了?” 惊慌失措的呼喊声瞬间在殿内响起。 众人乱作一团,神色惶恐。 不知过了多久。 李世民悠悠转醒,眼神迷茫地环顾了一下大庆殿内的文武百官。 发现一个都不认识。 站在百官最前面的,是一个身着文官官服的人和一个穿着武将官服的老人。 还有一个拿着拂尘的人站在自己身侧。 这人有点像是太监,他一脸关切地问。 “官家,您没事吧?” 李世民晃了晃发晕的脑袋。 嗯!这是哪? 朕不是死了吗? 难道这里是地府? 那穿武将官服的人是牛头,穿文官官服的人是马面? 拿拂尘的人是阎王爷? 不对,他看起来像个太监。 刚才他叫朕‘官家’,这‘官家’是什么鬼?” 李世民转过头,问站在自己身边那个看着像太监的人。 “你是何人?这是哪?朕怎么会在这里?” 听到这话,大庆殿内的文武百官皆面面相觑。 官家这是怎么了? 莫不是失忆了? 大太监李福全愣了一下回答道。 “回官家,老奴李福全,这里是大庆殿。 各位大人在争论是否出兵发动突袭金兵的时候,您……您晕过去了!” 李世民皱起眉头,一脸茫然地问。 “朕为何会晕厥?争论的结果可有定论?” 李福全赶忙低头,小心翼翼地回答。 “回官家,这争论尚无定论。 各方大人各执一词,正等着您来定夺。” 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努力让自己清醒一些。 “快将双方的争论点说与朕听。” 李福全清了清嗓子。 “种大帅主张趁金兵北撤渡黄河时发动突袭,把完颜宗望的东路军打残。 而李太宰等人认为金兵势大,不可贸然出击,应当与金人修好。” 李世民听后,陷入了沉思。 殿内一片寂静,众大臣都紧张地等待着皇帝的决策。 李世民突然看向李福全说。 “取舆图来给朕看看!” 李福全不敢怠慢,连忙取来舆图,在御前小心翼翼地展开。 李世民看了舆图后,脸色极为难看。 站起来大声吼道。 “朕的大唐就只剩这点了?” 接着,他又指着舆图上的西域地区、北方的燕云十六州、河套平原、东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问。 “这些地方都不是朕的?” 听到这番言语,大庆殿里的大臣们纷纷窃窃私语。 官家这是失心疯了吗? 居然把大宋当作了大唐? 他不会以为自己是李世民吧? 李福全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陛下,此乃大宋,非大唐啊。” 李世民却充耳不闻,依旧怒目圆睁,冲着文武百官大声吼道。 “朕的江山丢失了那么多,尔等臣子无能。 还在朝廷上争吵,你们这是想气死朕吗?”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种师道向前迈了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请息怒,如今局势固然艰难。 我大宋子民皆甘愿为陛下效命,去开疆拓土,重振国威。 只是当下最为紧迫的,是将金人逐出大宋。” 听了种师道的话,李世民愣住了。 怎么他也说这里是大宋? 难道朕现在身处的地方真的是大宋而非自己熟悉的大唐? 难怪朝堂上的人朕一个都不认识。 可是朕是怎么来到这大宋的,他们为什么把朕当成了他们的皇帝? 想到这里,李世民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这才发现脸上一点皱纹都没有。 难道朕变年轻了? 李世民又看了看自己的双手,这是一双年轻人的手。 李世民想了想,对身边的李福全说。 “去拿个铜镜来给朕!” 李福全连忙应下,匆匆而去。 不一会儿,便捧着一面铜镜小跑回来,恭敬地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铜镜,定睛看去。 镜中的自己很陌生,可以确定不是他年轻时的样子。 李世民伸手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嗯!很痛,这不是在做梦! 文武百官看着皇帝的这番举动,皆面露惊愕之色,却又不敢多言,只是面面相觑。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放下手中的铜镜,低头沉思。 难道朕死了之后魂魄上了这大宋皇帝的身? 嗯!应该就是这样。 算了,不管了!既来之则安之! 还是先看看这大宋是什么情况吧! 于是,李世民抬起头,目光看向种师道。 “你就是种大帅? 你且细细与朕讲讲,如今这大宋究竟是何局面? 依你之见,朕当如何应对当下局势?” 看到皇帝恢复正常,种师道深吸一口气,拱手说道。 “陛下,如今当务之急是整饬军备,加强防守。 同时,需广纳贤才,筹谋良策,方可抵御外敌,重振朝纲。” 李世民点点头接着问。 “那你提出趁金兵北撤渡黄河时发动突袭,可以有详细的计划?” 种师道略作沉思,回答道。 “陛下,据探子回报,完颜宗望带兵撤退到孟阳后扎营。 他此举应该是找船准备渡黄河。 金兵携带大量财物撤军,其战斗力定会大大下降。 我们可以趁金兵还未找到船之前,突袭他们的营寨......” “陛下,切不可听那种师道胡言乱语。”喜欢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