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向赵楷、赵枢、赵构三人,目光中满是欣慰:“你们能这样想,朕很是欣慰。” 接着,李世民又对赵枢和张叔夜说道:“五弟,张大人,青州这边后续的发展依旧重要,你们还需继续用心操持。 朕回朝之后,再调配一些物资和人力过来,助青州进一步发展。” 赵枢和张叔夜赶忙行礼谢恩:“多谢陛下关怀,臣等定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随后,李世民带着赵楷、赵构等人在青州城内四处查看,了解各项举措的具体施行情况,与百姓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变化。 青州百姓见皇帝如此亲民,纷纷围拢过来,诉说着对朝廷的感激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走着走着,李世民一行人来到了一条热闹的集市街道。 街边的小贩们热情地吆喝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摊位。 突然,一阵独特的香气飘来,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只见一个身形微胖的小贩,正站在摊位后,熟练地翻动着锅里的东西,旁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特色炸蝗虫,美味不容错过”。 看到这一幕,赵枢兴奋地走到李世民身旁,说道:“皇兄,这炸蝗虫可是青州的一大‘功臣’呢!想当初青州闹蝗灾,蝗虫肆虐,庄稼颗粒无收。 后来臣弟尝试着带头吃蝗虫,发现这东西经过油炸后,味道竟出奇的好。 一来二去,百姓们也纷纷效仿,不仅解决了蝗虫泛滥的难题,还让这炸蝗虫成了咱青州的特色美食!” 李世民饶有兴致地看着锅里的炸蝗虫,思绪瞬间飘回到前世大唐的那段经历。 那时,关中大旱,蝗虫蔽日,所到之处庄稼无存,百姓忧心如焚。 李世民身为皇帝,心急如焚,为了安抚民心,竟当众抓起一只蝗虫,对着它说道:“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言罢,便将蝗虫放入口中,虽那味道并不好受,但李世民还是毅然咽了下去。 彼时此举,意在向天下表明自己与百姓共患难的决心。 赵枢赶忙谦逊地拱手回应道:“皇兄谬赞了,臣弟当时心里就琢磨着,皇兄您向来心系百姓,平日里凡事都以百姓为重。若是皇兄来处理此事,定然会效仿前朝的李世民那般,通过吃蝗虫来向百姓表明决心。 所以臣弟才想着,若能以自身行动为表率,或许能带动百姓一同克服对蝗虫的恐惧,鼓起勇气去消灭这些灾害之源。 那时,蝗灾肆虐,百姓眼中满是绝望。 尽管官府以粮食为诱,鼓励大家捉蝗虫,可民众对蝗虫的畏惧根深蒂固,捉虫的效率始终不高。 唯有打破他们内心的恐惧,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听闻赵枢此言,李世民心中暗自觉得有些啼笑皆非。 旁人皆不知,如今这具赵桓的身躯里,其实是他李世民的灵魂。 当日,在大庆殿悠悠转醒时,他为了掩人耳目,便谎称自己梦见了李世民,还声称承蒙这位千古帝王的悉心指点。 可未曾料到,就因为当时这番说辞,赵枢竟深信不疑,认定如今的他定会效仿前世的李世民,生吃蝗虫以鼓舞民心 。 李世民暗自忖度,若是赵枢此刻得知自己的皇兄正是那威名赫赫的千古一帝李世民,真不知他会是怎样的一番表情和反应。 想到这里,李世民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笑意,而后神色温和地微微点头,示意赵枢继续往下说。 赵枢继续说道:“臣弟初次尝试生吃蝗虫时,那味道实在是难以入口。 不过,咽下之后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异样。 当时臣弟就暗自思忖,要是把这蝗虫炸一炸,味道会不会好点? 于是,臣弟便带着蝗虫来到厨房,亲自将它们放入滚烫的油锅里。 随着 “噼里啪啦” 的声响,一股从未闻过的香气弥漫开来。出锅时看到炸得金黄酥脆的蝗虫,臣弟着实被惊到了,那诱人的色泽和香气,瞬间勾起了臣弟的食欲,臣弟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说到这里,赵枢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下意识地抬眼瞧了瞧李世民,只见李世民正面带微笑,目光温和地看着自己。 赵枢又转头瞥了一眼身旁的张叔夜,而后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当时,我们品尝了炸蝗虫之后,都对那味道赞不绝口,根本停不下来。 张大人还笑着说,这炸蝗虫酥脆可口,特别适合用来下酒呢!” 赵枢说得眉飞色舞,周围的人都被他的讲述吸引,脸上露出或惊讶或好奇的神情。李世民饶有兴致地听着,时不时微微点头,目光始终落在赵枢身上。 赵枢接着说道,“李纲李大人在一旁,看到我和张大人都吃得津津有味,他惊讶得合不拢嘴,满脸写着不敢置信。 后来,李大人也终于鼓起勇气尝了一只。 结果一入口,他就愣住了,紧接着便对这炸蝗虫的美味赞不绝口。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那之后,炸蝗虫在青州城便迅速传开了。百姓们纷纷效仿,不再惧怕蝗虫,反而将其视为一种美食。” “不仅如此,” 赵枢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一些精明的商人还将炸蝗虫进行了包装,当成特色小吃售卖。 没想到这一举动大受欢迎,不仅周边郡县的人慕名而来,甚至还有不少远方的商贾专门来采购。 这小小的炸蝗虫,竟成了带动青州复苏的一大功臣。” 张叔夜在一旁捋着胡须,点头附和道:“王爷所言极是。 这炸蝗虫起初只是为解燃眉之急,没想到竟成了青州的特色,引得四方来客。 如今青州城内,不少百姓都靠着这炸蝗虫的生意,过上了安稳日子。 青州百姓对王爷的感激之情,那是溢于言表。”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在青州城的街道上缓缓扫视,只见百姓往来穿梭,脸上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李世民心中感慨万千,治理天下,可不就是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吗? 赵枢在青州的这一番作为,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李世民转头看向赵枢,语重心长地说:“五弟,你能因地制宜,想出如此妙法,不仅解决了蝗灾难题,还使青州市渐趋兴盛,百业复苏,实乃大功一件。 朕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份为民着想的心,将青州治理得更好。” 赵枢兴奋地拱手应道:“臣弟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兄所托。” 赵楷和赵构在一旁听着,心中既佩服又有些羡慕。 赵楷笑着说道:“五弟,你这脑袋瓜可真灵活,能想出这样的好主意。” 赵构也赶忙跟着点头,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脸上满是羡慕的神情,“是啊,五哥,你可真是立了大功。 方才听你说得这般绘声绘色,我这嘴里都开始泛口水了。 说起来,上次能吃到这炸蝗虫,还是五哥你特意让人送回京城的,那滋味儿,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呢!”喜欢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