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6 章 何时骗过您? 御书房内,李世民两眼放光地看着抄家所得的奏报,脸上笑意愈发浓烈,嘴角高高扬起,几乎都要咧到耳根子了。 “嘿嘿!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白花花的银子啊!” “此番收获,可比从‘老色胚’那儿‘打劫’珍宝来得还要痛快!” “有了这些,北伐金国的粮饷那是绰绰有余了!” 李世民兴奋地将奏报用力一拍,整个人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脚步轻快得如同要飞起来一般。 他的脑海中,已然浮现出北伐大军浩浩荡荡出征的画面,士兵们身披战甲,手持利刃,在充足粮饷的支持下,士气高昂,锐不可当,向着金国边境勇猛进发。 “李福全!” 李世民突然高声喊道,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与振奋。 李福全闻声,赶忙小跑着进了御书房,弯腰拱手,恭恭敬敬地说道:“官家,老奴在呢。” “传朕旨意,命太宰李纲,户部尚书梅执礼,礼部尚书孙傅,兵部尚书吕好问即刻进宫。” 李福全领命,迅速转身,迈着小碎步匆匆离开御书房,去传达李世民的旨意。 不多时,李纲、梅执礼、孙傅、吕好问四位大臣神色匆匆地赶到御书房。 四人进得书房,整齐跪地,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摆了摆手,说道:“众爱卿平身,今日唤你们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李纲四人谢恩起身,垂手而立,静候李世民开口。 李世民踱步到书桌前,拿起那份抄家奏报,扬了扬说道:“诸位爱卿,此次抄没赵野、吴敏等逆党及一众旧贵族的府邸,收获颇丰。这些财物,足以充实国库,为我大宋北伐金国提供坚实的粮饷支持。” 李纲率先出列,拱手说道:“陛下圣明!铲除逆党,收缴财物,实乃一举两得。如今国库充盈,我大宋北伐之势如虎添翼,定能旗开得胜。” 梅执礼接着说道:“陛下,有了这些财物,臣定能妥善安排,确保北伐所需粮饷按时足额供应。” “以臣之见,可利用部分资金,修缮兵器铠甲,打造更为精良的军备,提升我军战斗力。”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转向孙傅,问道:“孙爱卿,新政推行的舆论引导之事,进展如何?” 孙傅连忙出列,躬身答道:“陛下,礼部已发文详述新政内容及意义,如今汴京及周边地区,百姓对新政已有一定了解。” “以臣之见,可在各地设立新政宣讲点,安排官员深入民间,为百姓答疑解惑,让新政更加深入人心。” 李世民赞许地说道:“此计甚妙,就依孙爱卿所言。务必让新政的好处,家喻户晓,让百姓真心拥护。” 吕好问上前一步,神色庄重,拱手说道:“陛下,如今冰雪消融,道路通畅,实乃我大宋北伐金国的绝佳时机。” “此时出兵,我军士气正盛,定能一鼓作气,再挫金军锐气。” 李世民刚要开口,余光瞥见一抹熟悉身影。 抬眼望去,只见赵佶正满脸笑意,迈着那副闲散惯了的步子踏入御书房。 刹那间,李世民心底涌起不好的预感。 这老色胚怎么这会儿来了? 莫不是听闻朕抄没了赵野、吴敏那帮逆党的大批财宝,特意跑来,想让朕把之前从他那儿‘拿’走的那些珍宝还回去的? 赵佶满脸堆笑,眼睛滴溜溜地在御书房内扫视一圈,最后落在李世民手中的抄家奏报上。 “桓儿,听闻你今儿个抄家抄出的财物,怕是能把国库都给堆满咯!” 赵佶一边说着,一边迈着轻快的步子凑到李世民跟前,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那模样仿佛他才是抄家行动的最大受益者。 李世民心中暗自警惕,面上却不动声色,“爹爹,这些逆党妄图阻碍新政,罪有应得。” “其家产充公,也是为我大宋北伐金国筹备粮饷,保我大宋江山稳固。” 赵佶嘿嘿一笑,伸手拿起奏报,随意翻看着,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 “哎呀呀,这么多金银财宝,还有这数不清的古玩字画,桓儿,你这一出手,可真是收获满满呐!” 赵佶说着,突然话锋一转,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桓儿,你说你抄了这么多宝贝,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把之前从爹爹那儿‘借’走的那些珍宝,还给爹爹一些呀?” “爹爹最近手头可紧了,想再去樊楼逍遥逍遥,都囊中羞涩咯!” 赵佶脸上做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眼巴巴地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被赵佶的话弄得满脸窘迫,嘴唇微微开合,支支吾吾半天,愣是一个字都没说清楚。 那模样,就像个偷了腥被主人当场抓住的猫,心虚得很。 赵佶见状,顿时面露不悦之色,冷哼一声,重重地一屁股坐在锦凳之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福全见状,赶忙小心翼翼地奉上香茗。 李纲、梅执礼、孙傅、吕好问四人心中暗叫不好,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只得纷纷低着头,侧身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这时,李世民只好满脸堆笑,对赵佶说道:“爹爹,您消消气,今晚儿臣陪您去樊楼,寻那最漂亮的姐儿伺候您!” 赵佶闻言,顿时两眼放光,急切道:“桓儿,你可莫要诓骗为父!若今晚当真能前往樊楼,还有那最标致的姐儿伺候,嘿嘿,那可实在是妙极了!” 言罢,赵佶下意识地搓了搓手,脸上满是毫不掩饰的期待,仿佛樊楼中那莺歌燕舞、纸醉金迷的场景已近在咫尺 。 李世民无奈地苦笑,心中暗自腹诽这老色胚还真是本性难移,但面上仍赔着笑,点头应道:“爹爹放心,儿皇何时骗过您?” 一旁的李纲、梅执礼、孙傅、吕好问四人听着父子俩这般对话,只觉得尴尬至极,恨不得此刻自己能隐身。 四人相互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与窘迫。 李纲率先出列,脸上写满了急切,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新政试点筹备工作看似已步入正轨,实则暗藏诸多变数。” “臣刚想起一处关键细节,若不即刻去处理,恐会让前期的努力付诸东流,还望陛下恩准臣先行告退,赶回衙门处理。” 李纲一边说着,一边偷眼观察李世民的神色,额头微微沁出细汗。 梅执礼紧跟其后,上前一步,双手抱拳,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陛下,北伐粮饷调配关乎前线将士生死,更关系到北伐成败。” “户部账册复杂,臣需回去与下属仔细梳理,哪怕分毫差错,都可能引发大乱。” “此刻臣心急如焚,恳请陛下允许臣即刻返回户部,全身心投入核算工作。” 梅执礼言辞恳切,身体微微前倾,仿佛下一秒就要冲出门去。 孙傅见状,连忙跨出一步,神色匆匆地禀报道:“陛下,各地新政宣讲点的设立刻不容缓。” “宣讲官员的选拔、宣讲内容的编排,皆需臣亲自把关,方能保证新政准确无误地传达给百姓。” “若再耽搁,恐怕会影响新政在民间的推行效果。臣恳请陛下恩准,让臣回去尽快落实此事。” 孙傅语速极快,眼中满是焦虑,似乎宣讲点的事务已经火烧眉毛。 吕好问见三个同僚都已找好借口,也赶忙开口:“陛下,北伐军队训练和出征部署正处于关键阶段。” “前线局势瞬息万变,兵部需时刻掌握最新动态,及时调整战略。” “臣刚刚收到消息,军队训练出现了一些状况,急需臣回去协调解决。” “北伐大事为重,恳请陛下准许臣先行告退。” 吕好问表情严肃,语气沉稳,让人觉得军队那边的情况十万火急。喜欢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