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第376章 班师回朝(1 / 1)

赵楷兴冲冲地跑进来,“皇兄!臣弟发现个好东西!” 原来他与张克戬在清点高丽王室藏书时,找到一部《海东三国史记》,记载了高丽、新罗、百济的史事。 “这书里说高丽王室自称是黄帝后裔呢!” 赵楷挤眉弄眼,“这不是正好说明高丽自古就是华夏一部分?” 李世民接过竹简翻阅,突然在某处停下。 “这里记载,唐太宗征高句丽时,曾赐高丽王姓李?” 赵楷连连点头:“对对对!所以咱们现在收复高丽,那是物归原主!” 柳海魅掩唇轻笑:“郓王殿下倒是会找由头。” 李世民合上竹简,眼中精光闪烁:“传旨,命国子监即刻组织儒生研读此书,编入《四夷志》。” “要让天下人知道,高丽自古便是华夏藩属。” “如今归于一统,实乃天命所归!” …… 夜色渐深,行宫各处烛火次第亮起。 行宫书房内。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柳海魅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为他披上外袍。 “陛下,夜深了。” 李世民握住她的柔荑:“高丽初定,千头万绪...” 柳海魅为他斟了杯热茶:"陛下今日处置那老翁之事,已在民间传为美谈。" 李世民啜了口茶:"治国之道,无非民心二字。" 正说话间,张仲熊匆匆进来:“陛下,金俊在牢中绝食,说...说要见陛下。” 李世民与柳海魅对视一眼:“带他来。” 不多时,面容憔悴的金俊被带了进来。 “想通了?”李世民淡淡地问。 金俊沉默良久,突然跪下:“若我归顺,能否...能否厚葬战死的弟兄们?” 李世民微微点头:“准。非但如此,朕还会抚恤他们的家眷。” 金俊虎目含泪,重重叩首:“臣...愿降。” 李世民没有立即让他起身,而是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目光如炬地审视着这个昨日还誓死不降的高丽悍将。 “金将军可知,朕为何独召你来?” 金俊抬起头,虬髯上还沾着牢中的草屑:“罪臣愚钝。” “因为朕欣赏忠义之士。” 李世民放下茶盏,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叩,“更欣赏识时务的俊杰。” 柳海魅递上一卷名册,李世民接过展开。 “高丽西京守军阵亡一千四百三十二人,伤者倍之。按大宋军制,每人抚恤银二十两,粮五石。” 金俊虎目圆睁,不可置信地望着那卷名册——上面竟详细记录了每个阵亡士兵的姓名、籍贯。 “陛下...”金俊的声音有些发颤。 “朕已命折彦质在开京设忠烈祠,供奉阵亡将士灵位。” 李世民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锤,“凡为国捐躯者,不分宋丽,皆入祠受祀。” 金俊突然伏地痛哭,铁塔般的身躯剧烈颤抖:“臣...臣替那些死去的弟兄...谢陛下隆恩!” 李世民向柳海魅使了个眼色。 柳海魅会意,轻移莲步上前,将一方素帕递给金俊。 “金将军请起。” 李世民的声音缓和下来,“朕命你统率高丽降卒,编为'归义军',仍驻西京。你可能胜任?” 金俊猛地抬头,虬髯上还挂着泪珠:“陛下不怕臣...再生异心?” “疑人不用。” 李世民突然拍案,声如雷霆,“但若敢复叛——” “诛九族!” 张仲熊在旁厉声补充,铠甲哗啦作响。 金俊重重叩首:“臣以先祖之名起誓,此生绝不负陛下信任!”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去吧,明日随折彦质一同赴任。” 待金俊退下,柳海魅轻声道:“陛下,此人桀骜难驯,恐怕...” “正因桀骜,才要收服。” 李世民目光深邃,“高丽人重义气,朕待他以诚,他必以死相报。” 说完,转头对李福全说道:“传朕旨意,开京王宫改为都护府衙,一砖一瓦不得损毁。” 李福全躬身领命:“老奴这就去办。” 柳海魅有些诧异:“陛下不拆了这僭越之制?” “高丽虽撮尔小邦,终究立国二百余载。” 李世民转身,握着柳海魅的手,“毁其宗庙易,收其民心难。” 就在这时,赵楷匆匆跑进来,“皇兄!李成桂刚呈上高丽户册——竟有二百三十万口!比咱们预估的多出三成!” 李世民眉头一挑:“哦?” “更奇的是,”赵楷压低声音,“高丽士族多通汉学,半数以上能诵《论语》。李成桂说,若能许他们科举入仕...” “准。” 李世民不假思索,“传旨,明年春闱特设高丽榜,取进士三十人。” 柳海魅美眸流转:“陛下,不如再设女科?高丽贵女多通诗书...” “妙!” 赵楷拍掌笑道,“正好给九弟选个才貌双全的王妃!” “胡闹!”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我看是你想要选个高丽女子做王妃吧?”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楷讪讪一笑,“皇兄明鉴,臣弟只是觉得...高丽贵女多通诗书,又善音律..." 李世民抬手打断,转头对柳海魅道:"再设女科之事交由李成桂去操办。" …… 开京行宫的晨曦透过雕花窗棂洒入书房,李世民正伏案批阅军报,朱笔在舆图上勾勒出一道道防线。柳海魅手捧热茶轻放案边,柔声道:"陛下又是一夜未眠?" 李世民搁笔揉眉:"北疆万里,处处需设防。金国虽灭,女真残部仍在深山老林流窜;西夏陈兵边境虎视眈眈;西辽虽示好却不可不防。"说着指尖重重敲在辽东半岛,"更遑论倭国水师新败,难保不会卷土重来。" 柳海魅取来鎏金铜镜,镜面映出舆图上密密麻麻的朱批:临潢府、云内州、东胜州、宁边州......每个地名上都画着虎符标记。 “李福全。”李世民突然扬声。 待老太监匆匆入内,他连下六道口谕: “种师中加授镇北大将军,统五万兵马留守临潢府,督办女真各部归化事宜。” “张宪擢升靖海将军,率水师三万驻防辽东沿海,严防倭国袭扰。” “姚古移镇云内州,接管金国西北旧疆。” “岳飞驻防东胜州,沿黄河构筑防线。” “韩世忠屯兵宁边州,盯紧西夏银州方向。” “张俊留驻高丽沿海,整编高丽水师。” …… 七日后,开京城外。 晨曦初露,七万宋军已在城外平原列阵完毕,铁甲映着朝阳泛出森冷寒光。 旌旗猎猎,刀枪如林,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李世民身着明光铠,骑在通体乌黑的骏马上,缓缓检阅部队。 柳海魅一袭戎装紧随其后,青丝被晨风吹拂,英姿飒爽。 赵构兴奋地策马来到李世民身侧:“皇兄,咱们这就启程?” 李世民微微颔首:"传令全军,开拔!" 战鼓声如雷,号角长鸣。 七万大军如一条钢铁巨龙,缓缓向西南方向移动。 铁蹄踏得大地微微震颤,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折彦质率领三万留守部队在城门外列阵相送。 李成桂、金俊等归顺将领也身着宋军服饰,肃立道旁。 “折卿,高丽就交给你了。” 李世民郑重嘱托,“推行汉制当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折彦质抱拳应诺:“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李成桂上前一步,单膝跪地:“臣恭送陛下凯旋!” 李世民亲手扶起他:“李卿勉之。三年内朕要看到高丽全境郡县皆习汉礼、说汉话。” “臣,定当竭尽全力!”李成桂声音微颤。喜欢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