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城外,黄沙漫卷。 姚古的四万大军如黑云压城,在夏州城下摆开阵势。 战鼓声震得戈壁滩上的碎石簌簌滚动。 旌旗猎猎作响,遮天蔽日。 “火枪兵就位!” 姚古手中令旗猛地挥下。 三百火枪手迅速列成三排,黑洞洞的枪口齐刷刷对准城头。 “目标城楼弓箭手——放!” “砰砰砰!” 硝烟腾起,城墙上正在拉弓的西夏射手同时后仰栽倒。 一个戴皮帽的西夏军官刚举起令旗,三枚弹丸就穿透了他的胸膛。 “神臂弩准备!” 一千名弩手半跪于地,脚踏弩臂,腰腹发力上弦的"咯吱"声连成一片。 “嗖嗖嗖——” 箭雨腾空,城头西夏守军慌忙举盾。 神臂弩的箭头轻易贯穿牛皮盾面,将后面的士兵钉在城楼柱子上。 有个西夏将领刚要探头观察,一支弩箭就从他眼眶贯入,箭簇带着脑浆从后脑穿出。 “小炮队推进!” 十门黑黝黝的小炮被推到阵前,炮口仰角正对城楼。 “轰!轰!轰!” 十声巨响几乎同时炸裂,城墙在火光中剧烈震颤。 城楼被炸得粉碎,碎石混合着残肢断臂如雨点般落下。 躲在城楼里的西夏士兵被冲击波掀飞。 有个百夫长直接被气浪抛到半空,又重重摔在城内青石板上。 “巨炮装填!” 姚古的吼声穿透硝烟。 两门需要二十人操作的巨炮缓缓调整角度,炮口对准了包铁皮的城门。 “嗤——” 引线燃烧的火星在烟尘中格外醒目。 西夏守军惊恐地看着那两个拖着尾焰的黑点飞来,却无处可躲。 “轰隆隆——” 地动山摇的爆炸声中,包铁城门像纸片般被撕碎。 冲击波将城门洞里的拒马、铁蒺藜全部掀飞。 “陌刀军!冲锋!” 杨政的咆哮声震四野。 三千重甲步兵踏着整齐步伐开始推进,丈二陌刀组成的钢铁丛林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城墙上幸存的西夏守军正准备张弓射箭,但刚冒头就被弹丸击中头颅。 “杀!" 杨政一马当先冲入城门洞,陌刀横扫将三名西夏士兵拦腰斩断。 肠子混合着鲜血喷溅在两侧墙壁上,形成诡异的泼墨画。 后续跟进的陌刀军如潮水般涌入缺口,刀光过处血肉横飞。 西夏军试图用长矛阵阻挡。 陌刀一个竖劈就能连人带矛劈成两半。 有个西夏勇士刚举起铁骨朵,就被三把陌刀同时砍中。 头颅、左肩、右肋各自分离,尸体像被拆散的木偶般散落一地。 杨政一脚踹开挡路的尸体,陌刀如旋风般横扫,三名西夏士兵的兵器应声而断。 刀锋去势不减,在三人胸口划出深可见骨的血槽。 鲜血喷溅在铁甲上,瞬间被戈壁的狂风吹成暗红色冰晶。 “左翼包抄!” 杨政怒吼着劈开一名西夏百夫长的铁盔,脑浆顺着刀锋滴落。 三百陌刀军立刻分成两队,如铁钳般夹击城门口的守军。 沉重的脚步声震得地面碎石跳动,刀光织成死亡之网。 城墙上的西夏守将鬼名阿吴目眦欲裂。 “放滚石!” 十余名士兵刚推动城垛上的巨石,就被突然袭来的箭雨射成了刺猬。 巨石失去控制,轰然砸向城下,却只碾碎了几个西夏溃兵。 “火油!倒火油!” 鬼名阿吴声嘶力竭地吼叫。 一锅滚烫的火油刚被抬上城垛,三支神臂弩箭就穿透了抬锅士兵的咽喉。 铁锅倾斜,沸腾的黑油泼在城砖上,瞬间燃起冲天烈焰,反倒阻断了守军退路。 “轰!” 又一声震天动地的炮响。 震天雷直接命中城楼。 鬼名阿吴最后的视野里,是漫天飞舞的碎木和砖石,以及自己飞向半空的右臂。 “全军冲锋!” 姚古的令旗重重挥下。 三万步卒如潮水般涌向城门,铁甲碰撞声如同雷霆滚过戈壁。 冲在最前的刀盾手用包铁大盾撞开零星的箭矢。 长枪兵紧随其后。 枪尖组成的钢铁丛林在阳光下泛着死亡的光芒。 “冲啊!杀光西夏狗!” 震天的喊杀声中,西夏守军的阵线如同烈日下的雪墙般迅速消融。 一个满脸刺青的西夏勇士刚砍翻两名宋军,就被七杆长枪同时贯穿胸膛,尸体被高高挑起甩进护城河。 城内的巷战更加惨烈。 西夏军依托民房节节抵抗,宋军则用火攻开道。 带着火苗的箭矢如流星般落入茅草屋顶,火势迅速蔓延。 十几个浑身是火的西夏士兵惨叫着冲出火场,又被严阵以待的枪阵捅成筛子。 …… 夏州城内的硝烟渐渐散去。 焦黑的梁木间还冒着缕缕青烟。 姚古策马入城。 铁靴踏过满是血污的青石板,发出沉闷的回响。 “传令各营,即刻扑灭余火!”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姚古银须上沾着烟灰,声音沙哑却洪亮。 杨政拖着染血的陌刀走来,铁甲缝隙里还卡着半截断箭:“将军,俘虏了八百多人,怎么处置?” 姚古望着跪满街角的西夏降兵,目光扫过那些或恐惧或愤恨的面孔:“轻伤者医治,重伤者...给他们个痛快。” 城北突然传来喧哗。 一队宋军押着几十个衣衫褴褛的汉人走来。 这些人脚踝上还留着镣铐磨出的血痕。 “将军!” 为首的宋军什长向姚古报告,“在地牢里找到三百多汉人奴隶!” 一个白发老者突然扑倒在姚古马前,枯瘦的手指深深抠进泥土。 老者额头重重磕在地上,“老汉被掳来二十年...终于...” 呜咽声淹没在四周此起彼伏的哭嚎中。 姚古滚鞍下马,双手扶起老者。 老人松垮的衣领滑落,露出脖颈上烙着的西夏文字——那是牲畜般的标记。 “取斧来!”姚古突然暴喝。 传令兵从铁匠铺里找来斧头。 姚古从传令兵手中接过斧头,亲自为每个汉人劈开镣铐。 “杨政。” 老将军声音低沉,“带人挨家挨户搜查,把藏着的汉奴都找出来。” “得令!” 杨政转身带着士兵挨家挨户搜查。 城中的夏州府衙前,姚古命人竖起大宋旗帜。 几个宋军士兵搬来桌案,登记解救的汉人姓名籍贯。 “将军!” 一个满脸烟灰的小校跑来,“官衙粮仓里发现成堆的粟米、风干的羊肉军需官正在清点。” 姚古微微颔首,“传令,开仓放粮!汉人每人三斗,党项人一斗半!” 暮色降临时,临时搭建的粥棚前排起长队。 火头军抬来十口大锅,粟米粥的香气驱散了血腥味。 有个党项孩童想插队,被母亲死死拽住。 正在分粥的老兵看见了,特意舀了勺稠的递过去。 “都听好了!” 杨政站在粮堆上高喊,“姚将军有令!明日辰时在府衙前分田,汉人每人五亩,党项人三亩!”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几个汉人老者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颤声问:“军爷,当真...当真分田?” “陛下有旨!” 杨政拍着胸脯,“凡收复之地,即刻推行均田制!” …… 次日清晨,府衙前的空地上人头攒动。 宋军丈量土地的木尺在阳光下划出清晰的界线。 每量完一块,书记官就用朱笔在木牌上写下姓名。 “张阿大,汴梁陈留人,五亩!” 被点到名的老汉踉跄着扑到地里,抓起黄土贴着脸嚎啕大哭。 不远处,杨政正带人拆除西夏的"榷场"界碑。 几个党项商人躲在巷口张望。 直到看见宋军竖起"互市"的新牌子,才小心翼翼地凑过来。 “丝绸一匹换羊两只,陶罐三个换一石麦...” 商人们传看着宋军公布的价目表。 有人突然用生硬的汉话喊:“比西夏官市公道!” …… 姚古站在夏州城头,远眺西北方向连绵起伏的贺兰山脉。 晨光为山巅镀上一层金边,山脚下却仍笼罩在青灰色的阴影中。 “将军,各营已清点完毕。” 杨政捧着战报上前,“此战歼敌七千三百,俘获一千二百;我军阵亡八百七十六人,重伤三百零四。” 老将军接过战报,“留五千精锐驻守,伤兵全部留下养伤。传令各营,午时造饭,未时开拔!” 杨政犹豫道:“将军,夏州新附,党项贵族多藏匿民间...” “本将自有安排。” 姚古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单,“这些是皇城司查明的党项豪强,你带人连夜抄了他们的宅院。记住——" 姚古突然压低声音,“金银细软充公,粮仓全部打开。”喜欢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