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外,赵构一把勾住李浩的脖子,压低声音兴奋道:“浩哥儿!快带我们去挑人!” 赵楷也凑过来,搓着手道:“对对对,趁着皇嫂还没改主意……” 李浩抱着名册,苦笑道:“两位殿下,这事要是让姐姐知道……” “怕什么!” 赵构挤眉弄眼,“皇嫂既然让你来办,就是默许了!走走走!” 三人鬼鬼祟祟溜向临时关押倭国贵族女子的营帐。 —— 另一边,柳梅、柳眉儿和李香回到柳海魅的营帐。 柳梅忍不住问道:“姑母,为何要让浩哥儿去管这事?官家若想纳妃,岂不是……” 柳海魅轻笑一声,指尖拨弄着茶盏:“傻丫头,官家若真想要,谁能拦得住?” “灭西夏后,李福全不也偷偷把李乾顺的萧妃带回了宫?这次回汴京,官家多半会纳她为妃。” 李香瞪大眼睛:“那倭国这些女子……” “官家看不上。” 柳海魅摇头,“倭女体态纤弱,不及西域女子丰润,更不如大宋女子那般雍容。官家不过是顺水推舟,让两位殿下过过眼瘾罢了。” 柳眉儿恍然大悟:“所以姑母让浩哥儿去办,其实是……” “浩儿办事,官家放心。” 柳海魅唇角微扬,“两位殿下挑剩的,还能送去给太上皇。他老人家近年修道清心,但总归……” 她没说完,帐内几女却都抿唇笑了。 柳梅忽然想起什么,迟疑道:“可浩弟毕竟年轻,万一他自己也……” 柳海魅眸光一闪,笑意更深:“他若敢动心思,我自会收拾他。” 李香闻言,立刻撸袖子:“他敢!我这就去盯着!” 柳海魅一把拉住她,嗔道:“急什么?让他们闹去。官家心里有数,两位殿下也翻不出天去。” —— 倭女营帐外。 李浩硬着头皮翻开名册,赵构和赵楷眼巴巴凑过来。 “藤原家嫡女……平家双胞胎……” 赵构咽了咽口水,“浩哥儿,先叫出来瞧瞧!” 李浩无奈,只得扬声唤人。 不多时,几名倭女被带了上来。 她们低眉顺眼,身形娇小,的确与中原女子大不相同。 赵楷眼睛发亮,正要开口,忽听身后传来一声轻咳。 三人回头,顿时僵住—— 柳海魅不知何时站在不远处,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 “两位殿下,” 柳海魅缓步走近,“挑好了吗?” 赵构干笑:“皇嫂,我们就是……呃,帮爹爹掌掌眼!” 赵楷疯狂点头:“对对对!孝敬爹爹!” 柳海魅挑眉,目光扫向李浩。 李浩立刻立正,义正辞严:“姐姐放心!我这就把名册呈给官家过目!” 说完,李浩拽着两位亲王溜之大吉。 柳海魅摇头失笑,转身时,却见李世民不知何时已站在她身后。 “爱妃这是……” 李世民故作严肃,“监督朕?” 柳海魅眼波流转,轻声道:“臣妾是来问官家,萧妃的住处可安排妥当了?” 李世民轻咳一声,揽住她的肩:“回京再说,回京再说……” …… 倭国京都,残阳如血。 李世民站在被战火洗礼过的天守阁上,俯瞰着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 断壁残垣间,宋军的旌旗已插遍每一条街道。 “官家。” 柳海魅轻步上前,将一卷帛书呈上,“倭国皇室宗谱已整理完毕。” 李世民展开细看,朱笔在几个名字上重重圈点:“藤原、平、源这三家,男子尽数流放琼州,女子充入织造局。” “传旨,倭国自此更名为'银岛都护府',设都护府于京都旧址,由李宝任首任都护,统兵五万镇守。” “末将叩谢陛下隆恩!” 李宝单膝跪地,“敢问都护府治下,当行何等律法?” 李世民从袖中抽出一册文书:“朕已制定《银岛律》,三条铁律你需谨记——” “其一,倭人不得私习武艺,违者沉海;” “其二,倭女嫁宋兵者,赐田十亩;” “其三,举报谋反者,赏银百两。” 李宝双手接过,忽见文书末页朱批格外醒目:倭人祭祀,止于社稷,敢言天照者,拔舌! “末将定当谨守铁律!”李宝重重叩首。 张叔夜有些担忧道:“陛下,倭地多银矿,若留李将军在此...” “正因多银矿,才需心腹坐镇。” 李世民目光如炬,“李宝跟随朕平定西夏,最知如何驯服异族。传旨工部,即日起调三千矿工赴银岛,开采石见、佐渡银矿。” 柳海魅忽然轻声道:“官家,倭人素来桀骜...” “无妨。” 李世民冷笑,“凡十五岁以上倭国男子,皆刺'宋'字于面。私藏兵器者,诛三族;私采银矿者,凌迟处死!” …… 三日后,京都郊外。 七万宋军列阵平原,玄甲映着朝阳熠熠生辉。 被俘的倭国贵族跪在阵前,额贴黄土,瑟瑟发抖。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世民立于临时搭建的受降台上,猩红披风猎猎作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李福全尖细的嗓音穿透云霄:“倭国不臣,屡犯海疆,今王师荡平,更名银岛都护府。设九州县、四国郡、本州道!” 倭人闻言,伏地痛哭。 有老臣突然暴起,嘶吼着冲向龙旗,却被禁军乱刀分尸。 “启程!” 随着号角长鸣,李世民登上龙舟。 七百艘战船满载缴获的倭刀、金器、漆器,浩浩荡荡驶向杭州。 赵构站在船舷边,望着逐渐远去的海岸线,突然捅了捅赵楷:“三哥,你猜李宝此刻在做什么?” 赵楷笑道:“想必正按皇兄密旨,在石见银矿立'大宋永镇'碑呢。” 龙舟主舱内,李世民正批阅奏章。 柳海魅捧着一卷画轴进来:“官家,画师已将银岛舆图绘成。” 展开的绢布上,倭国地形纤毫毕现,重要银矿处皆用朱砂标注。 李世民指尖划过本州北部:“此处山脉连绵,最易藏奸。传旨李宝,每年冬季焚山驱民,不得令其聚居。” 柳海魅忽然轻叹:“官家此番布置,怕是百年内倭人难复反心。” “百年?” 李世民冷笑,"朕要的是永远臣服!” …… 一个月后,杭州湾。 晨雾未散,杭州港外已是人山人海。 自东海凯旋的大宋水师舰队如巨龙般缓缓驶入港湾. 七百艘战船桅杆如林,旌旗猎猎。 前方的“定远号”旗舰上,猩红龙旗迎风招展,甲胄鲜明的禁军分列两侧,刀枪映着朝阳,寒光凛冽。 “陛下万岁!” “大宋万胜!” 岸上百姓的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 无数人踮起脚尖,想要一睹天子圣颜。 升任杭州知府的方孝孺,早已率领文武官员在码头跪迎,鼓乐齐鸣,礼炮震天。 李世民立于船首,身披金甲,猩红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目光扫过沸腾的港口,嘴角微扬,随即抬手示意。 “呜——” 雄浑的号角声响起,舰队缓缓靠岸。 “恭迎陛下凯旋!” 方孝孺高声唱喝,额头抵地。 李世民稳步下船,踏上故土,身后柳海魅、赵楷、赵构、张叔夜、李浩等文武重臣依次跟随。喜欢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