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的儿女工作几乎都在矿山,以唐母房子为中点,所有儿女的单位距离家都不远。 因为不远,造成了不爱做饭的人经常到唐母这里混上一顿两顿。 可能是早饭,可能是午饭,也有可能是晚饭。 大家打着来家里看望母亲的旗号,看是看了,用眼睛瞧上一瞧。 手是一指没伸,伸什么呢?不是每月大家出了一百五养了老三家三口人嘛。 唐娟是个死心眼,干活卖命,极其要脸上的那张皮,菜钱虽是唐春红额外算,她却不太喜欢占便宜,从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额外做饭,吃口新做的饭也一定是因为唐母要吃饭了。 多数还要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来一些买菜,毕竟大家回来的次数多了,花销也就提上去了。谁负责买菜,谁知道多开销多少。 “你这孩子,我说一句你顶一句。”大嫂看向林道西,一脸不喜。 没见过这样牙尖嘴利的小孩儿,咄咄逼人的小孩。 年纪不大,心眼挺多! 大的这个就牙尖嘴利,小的那个上不了台面,一家子的不入流! 林道西眨眼:“啊?舅妈问我,我回答呀。” 有问有答还是错? 她指尖对着自己,小声说道:“下次人家问我话,我不回答当个哑巴好了。” 唐春红还能不了解自己大嫂为人?没好气送了一句:“吃也没吃你家的饭菜,还跑到妈这里来当家做主了!” 小孩子吃个饭又能怎么样? 那么大的人了,偏要跟一个小孩过不去! 喷完大嫂,视线看向林道西一侧,严肃中挤出一丝温和:“这是自己姥姥家,不用听别人说什么。” 林路北的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狠狠擦了下眼眶转身回了厨房。 这个家,只有厨房才能让他觉得是舒服点。 屋子里都是舅舅、舅妈,每个人同他都不熟悉,他也不想跟那些人说话,他想回家,不想母亲留在这里。 菜被大家送进厨房,大嫂被老二媳妇推进屋里,此事就算到此为止。 大嫂自然不会继续闹。 唐娟人在阳台炸春卷,唐母的几个媳妇都好这口,唐母特意交代唐娟要做。回了唐家,作为女儿的唐娟肯定要同嫂子还有弟妹们打好关系。 一个出嫁完全指望不上丈夫家的女人,也只能尽量讨兄弟们喜欢,真的出事,兄弟们还能伸出手帮帮忙。 外面发生的事情,隔着两道门,唐娟根本没有听到。 阴了半天,今天这雨还是降了下来,雨水沿着房檐下落,滴在阳台外面的台上。 滴答,滴滴答。 地上阴了一片,路上走动的人越来越少,少数的人也跑了起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钢城的秋天已经到了,冬天还会远吗。 唐春红挽起袖子加入做菜阵营当中,手脚麻利洗着盆里的菜。 对着唐娟说道:“……叫小北别跟他大舅妈一样的,她爱说什么就说什么,这里也是小北的家。” 家里大嫂向来没样儿,跟谁都是这味儿! 缺心眼子! 唐娟听唐春红提了才知道发生过什么,能说什么? 林路北望向母亲,满脸期待着母亲能替自己说上一句话。 至于替他说些什么,他也不知道。 在他的期待下,母亲开了口,唐娟说:“他小孩子,闹脾气而已。” 事情发展到如今的局面,也不好斤斤计较。 拿了大家的钱,终究不好说些什么。 “妈,舅妈是觉得我们吃饭吃的多占便宜了,我们吃的大米都是你另外买的,菜是有吃姥姥家的,多数也是剩的,这一个月每天都有人回家里吃饭,买菜你自己明明也有出钱。”林道西与大姨四目相对,不闪不避。 她故意说的! 唐春红的表情从震惊到有些描述不清的情绪,她收了收自己脸上的表情。 唐娟动了动嘴,似乎是想要解释,但。 她没有办法站在外人的立场去说女儿说得不对。 女儿说什么都是为了她! 过去她挨打,小西那么大点的孩子就跑出来护着她,为她挨了那么多打! 小西现在头顶还有刚刚缝好没多久的针。 自己不能像是说小北一样的说小西是闹脾气。 唐春红很恨骂了一声:“……一个两个就知道占便宜。” 气家里的人只晓得占便宜。 菜钱她出,大家伙来吃,又不用掏钱,谁不爱来呢。 起过之后又想起之前老三说的那句话。 当时叫老三来家里伺候母亲,老三说了句要回去同女儿商量商量,因为这话唐春红作为姐姐还训了唐娟两句,觉得唐娟太把孩子当回事。 现在回头看。 林道西这孩子个性……有点问题啊。 这才十几岁的年纪,睚眦必报,步步紧逼,这种个性…… 当今社会是以吃亏是福为基调,突然来了这么一个’事事计较‘的小孩子,这让唐春红感觉有些恍惚。 小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的。 小孩子的身上只有干净,没有杂七杂八。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谁家这个年纪的孩子也只知道读读书和玩而已。 同大多数小孩相比,林道西太不一样,太突出了,突出到……有些另类。 这半个月来她忙于工作,也没有腾出时间过来看望母亲,自然也就没有时间深入了解妹妹家里的情况。 唐春红问唐娟:“小西在就在家里陪你吗?” 事情太多,让她忘记唐娟曾经提过,林道西还在读书。 她以为林道西这个年龄,不读书了也就留在家里陪唐娟务农。既然唐娟现在过来伺候老太太,孩子也就跟着混日子了呗。 家里有一个算一个,所有小孩都在读书,毕竟大家条件都不算差,供个孩子也不算是难事。 “国庆放假她才有时间陪我,她平时上学也没时间。”唐娟以为大姐是夸女儿孝顺,她解释一句,“不是我做妈的夸奖自己家孩子,她就是命不好才跟了我,她应该是有钱人家的小孩,长得有福气,脑子也聪明!” 有些事情就这么个小小的孩子比自己这个做妈的都看得长远。 “小西在矿高读书?”唐春红目光微微一变。 农村户口考学的上限也就是矿高。 本市最好的高中为一中、三中、八中、钢高以及矿高。 前面四所学校,农业户口都不允许考。 哪怕你考出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按照政策字面解读,只要户口为非城市,就没资格进入前四所学校就读。 农村小孩的最顶点,就是矿高。喜欢九零:捡回来的养女竟是烈士孙女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九零:捡回来的养女竟是烈士孙女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