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局面是骑虎难下了,骑兵联队本部配备一个九四式无线电台,可以随时与总部进行通讯。 但骑兵中队跟骑兵小队并没有电台,需要依托传令兵、手旗、军号进行联络。 手旗就算了,这的山路比肠子都弯弯绕绕,直男来了都得弯,几十米一个弯道,旗手没办法传递消息。 军号更别提了,山沟里吹军号,隔着山坡,隔着树林,能传出去多远? 鸟叫声都比军号刺耳。 再加上马蹄声,马匹的喘息,靠吹军号的声音传递消息就更不可能了。 分出去的兵联系不到了,眼下又遇到了岔道口,还要不要继续分兵? 冈崎正一中佐挠了挠头,一手抓着佐官刀,一边活动了一下屁股。 在山路骑马,屁股都快颠烂了。 目前有一个好消息跟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骑兵连的人越来越少了。 每次分出去十余骑兵,只剩下40余人在孙德海的带领下继续沿山路逃窜。 坏消息就是刚刚提的,骑兵联队分出去的兵力也失去了联系。 冈崎正一中佐突然勒紧绳子,止住了骑兵联队主力,看向左右。 除了前不了底,后不见底的山路,就是大片没有人烟的荒山。 理智提醒他不能继续追了,必须等分出去的兵力汇合,再考虑下一步动作。 山里天黑的早,太阳往西偏移的时候,容易被山峰遮掩。 白天尚且不知路,到了晚上,那不是更扯淡了? 骑兵联队主力原地等候,传令兵全部出列,向后去联络分出去的6个骑兵小队,差不多一半的兵力,约300骑兵。 眼看鬼子不进攻了,孙德海手上还有两个骑兵排。 “李团长在分兵前吩咐了,敌不动我不动,如果骑兵联队主力不追了,就让我们原地等待,始终保持一公里的距离。” “所有人下马休息,全部靠石头坐,紧贴着山边隐蔽。” 马匹脖子上也跑了一层汗珠。 另一边,李峰带着人穿过山区小路,主动与第二股骑兵汇合。 随后第三股、第四股。 这伙人行进的并不快,依托李峰带队,迅速穿梭在山区小路,超近道去合并点。 确实有人迷了路,胡乱的往里闯,半途被骑兵接应,回归到了大部队。 而鬼子的骑兵小队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一伙人拿出地图,小队长左看看,右看看,没有任何与地图挂钩的山势。日寇进攻之前绘制了大量作战地图,制作的相对精细。 再精细也不可能覆盖山区山路啊,难不成他们有高德? 看来看去,眼下的地形与地图对不上,往前不知道去哪,往后也不知道往哪走。 密密麻麻的岔道口,弯弯曲曲的山路,骑兵小队很确信迷路了。 孙德胜与李峰汇合,一群人在山沟里跑了大半天,马匹累的够呛,人也紧绷着神经。 见到了李团长的那一刹那,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山高路密,我真怕跑进山沟里,找不到团长了。” 李峰呵呵一笑, “放心,我天生对地形敏感,不管你们在哪个旮旯里,我都能找到。分兵之前我就强调过,迷路之后只管找隐蔽性高的山路钻,保证自身安全,等待救援。” 天色一点点转暗, 骑兵连分出来的兵力全部汇合,与李峰碰头。 而冈崎正一中佐的心情更坏了。 派出去的传令兵还没回来,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支骑兵小队返回。 也没有任何一个传令兵返回。 大意了啊。 就不该茫然的进入山沟里,还跟着骑兵连玩分兵。 眼下手头还有200余骑兵,是进?是退? 傍晚时分起风了,风吹山野,风声鹤唳。任何一处风吹草动,都好像有伏兵靠近。 让骑兵联队异常警觉。 “原地休整,分散侦察。” 没有太好的应对方式,决定先在这里休整,等天明了再去找分出去的骑兵小队。 眼看鬼子要休整,孙德海可不干,隔着挺远的距离,远超步枪射程了,依然开枪挑衅。 逼迫敌军来追击。 来啊,大爷过来玩儿啊。 “警戒,其余人休息。” 冈崎正一不管这些挑衅,坐下来吃干粮,安排士兵休息。 跑了一天了,除了让士兵休息,也该让马儿休息休息了。 他身边除了骑兵外,还有一个炮兵小队,带了两门山炮,行走的最慢。 41式山炮拆卸成多个组件,分别由马匹驮运。 良好路面情况下,需要1-2匹马拖拽,不良山路则需要拆卸,分6匹马驮运,每部分不到100公斤。 至于炮弹,一箱6发,每箱重53.38千克,差不多是一个成年人的重量了。 一匹马最多驮两箱,快速行进的时候每匹马驮一箱,两门山炮配弹120发,需要10-20匹骡马驮运。 此刻这支山炮小队也在山区内行动,位于宋辽古战道的主路上,与骑兵联队保持一大段距离。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天黑之后,这支部队也只能停下前进,就近休息。 李峰的目标当然是挑软柿子捏,孙德海带40余骑,他手上已经汇合了90余骑兵。 决定绕路到骑兵联队的后方,突袭山炮小队,吃掉他们,夺下两门山炮。 夜间穿梭于山路,在这个没有导航的年代,除了带挂的李峰外,怕是没人能保证不迷路。 行进速度并不快,骑兵行军分几种状态,慢步、快步、跑步、袭步四种。 慢步每小时约4-7公里,快步每小时9-20公里,跑步每小时18-25公里。 急行军一般是快步、跑步结合,日行程可突破100公里,但事后需要让马匹休息8小时恢复体力。 慢行军则是慢步与快步结合,能够让马匹充分恢复体力。 骑兵连从进入山区到天黑,已经进行了大半天的奔跑、转移。此刻当然是慢行军,给马匹充分休整,预计3个小时左右,到达目标附近2公里左右。 夜间的山路,黑乎乎的不见五指。 山如岱墨,夜如浓墨,即便天上有星辰点点,也照不透山区。 “所有人跟紧了,不要掉队。” 孙德胜略显兴奋,徘徊在骑兵连前后,确保每一个士兵跟上队伍。 终于能参与到夜袭当中,这是西北军的拿手好戏。 李峰身边是赵刚、陈勇、张喜民三人。 不同于两名警卫员,他对赵刚的期望很大,一边走,一边讲自己的战术,诱敌深入,迫敌分兵,穿插薄弱,重点突袭。 以尽可能简便的话语,和盘托出整个计划。 “日军的炮兵小队,已是我的囊中之物。” 赵刚也问出了疑惑,“李团长如何笃定是炮兵小队,而非辎重小队呢?”喜欢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