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第192章 第八师团吃土去吧,老子去漠北了(1 / 1)

多伦据点因为独立军骑兵师的到来,迎来了短暂的热闹。 这座偏远的小县城只有两三万人,减去日伪军的三千多人后,常住人口不足三万人。 独立军的到来,让陷落已久的县城重新迎来了曙光。 李峰对残余日伪军的处理非常迅猛,并借助即时战略视野,迅速的清扫汉奸等人。 以雷霆手段,肃清鬼子带来的污染。 平日里狐假虎威的汉奸,此刻吓得面如土色,不停地磕头求饶,趴在地上的时候,一直想不明白,到底是哪泄露了他们卖国行径。 鬼子死了,伪军被俘虏,按道理没几个人知道内幕。 肃清行动进行得干净利落,仿佛提前知晓这些人的种种行径。 带兵、抓人、枪毙、抄家,连审问环节都不需要。 陈勇对长官的命令坚决执行。 枪声平息之后,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时分,才有人胆敢打开门,看着驻扎在城内的独立军,与群众秋毫不犯。 终于摆脱了鬼子和汉奸的压迫,青天大老爷来了啊。 独立军战士们开始协助百姓清理街道,修复被战火损毁的房屋,缴获汉奸的家私、田地等,分配给各家各户。收缴的粮食、物资之类,也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打好关系才更能发挥群众的作用。 马湛山军长已经到了多伦据点,频频露脸,高调宣布:“汉奸伪军国求荣,助纣为虐,今日就是他们的末日,我独立军的士兵到来,多伦的天晦暗复明,只要我还在,就绝不让这片土地再受鬼子的侵占。” 李峰之前就决定把察哈尔安排给挺进军管辖。 楚云飞主政绥远,马湛山主政察哈尔。 此举正是收买人心的策略,将马军长的名声给推起来。 察北六县几近收入囊中,除了武城、张北两座军事要塞外,其余各处已经在独立军、35军等部队的掌握之中。 日军第八师团集结,已经奉命夺回多伦据点。 但李峰却没有在这里停留的意思,三个骑兵师在手,携带缴获的大量物资,向西北方向行进。 察北的战事交给马湛山,令其挺进军与敌军周旋。 命令楚云飞、张大威、佟伟等部,配合作战。 第八师团主要驻防丰宁地区,不可能全部出动,仅出动一两个联队兵力,亦或者一个支队兵力,翻不起浪花。 挺进军一万余人,35军、佟伟独立师等均在察哈尔地界,足够应对第八师团的压力。 趁着诺门坎方向有扩大化战事,李峰要先一步挺进漠北,收拾这边的活佛跟王公去,把外疆拿到手中,交给何祝国的骑兵师管辖。 外疆的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麻烦也麻烦。 最大的问题根源在于那群亲近苏维帝国的家伙,借地势优势,获得帝国支持。 装备全靠毛子提供,作战能力有限,不成体系,不成规模,更类似于游牧骑兵的概念。 漠北比察哈尔、绥远更加的地广人稀,这边好歹还有一些县城,能够聚拢几万人常驻。漠北大部分是游牧,保持着游牧习惯。 仅有一座重要城市,那就是库伦。 一座城市占了整个漠北差不多一半的人口,只要控制库伦,也便控制了漠北所在的这片外疆区域。 此时此刻,极有利于李峰的操作。 苏维帝国主力已经向诺门坎区域集结,而日军也集结了23师团全部,以及警备队、守备队、自行车队等等二三线兵力,双方各有五六万人集结。 以远东的铁路情况,支撑五六万人作战,能够运载的物资已经到了极限。 何况苏维帝国还要在远离铁路线700公里的范围作战,物资全靠卡车运输。眼下应对诺门坎战事已经到了极限,绝不可能再去顾及库伦的情况。 李峰要抓住这片刻的时机,骑兵师直接挺进库伦,灭了所谓的活佛。 趁着苏维帝国无暇顾及的片刻战机,雷霆扫穴,一举夺回外疆。 漠北现有60万左右的人口,却在苏维帝国的要求下迅速扩兵,从原来的2万左右骑兵,增加至10万人左右。 典型的穷兵黩武,本就贫穷,大量青壮进入军队后,更显得地方空荡。 漠北这地方冷起来时非常可怕,通常初春平均零下30度,冬季最冷时能达零下50度,平均海拔也高,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 这么大一块地方,只有六七十万人,足够说明一切了。 就这,牧民还多有叛逃,逃离战争的旋涡。 若是没有苏维帝国的支持,单靠他们这点游牧士兵,根本翻不起风浪。 李峰带三个骑兵师从多伦出发,携带了足够的物资,行军速度并不快。 诺门坎那边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双方至少要打四五个月,他有足够的时间进入漠北,并趁机夺取最为核心的城市跟铁路枢纽。 车马上堆满了毛皮帐篷、酒水和防冻膏,每匹战马都裹着双层毡毯。行军队伍拉得老长,在草原上缓缓移动,就像一条黑色的巨蟒。 目光不应该在这里,而应该放在诺门坎那边。 那才是真正的主战场,苏维帝国的阿朱指挥官已经到了屯兵地带,在原有57军的基础上,申请再调3个步兵师跟1个坦克旅到前线,否则没有把握吃掉敌军。 负责情报的军官,57特别军的政委尼基舍夫,突然来到阿朱指挥官的帐篷处,汇报最新的消息。 有关于关东军内的一些情报,需要指挥官过目。 “司令官同志,有关东军那边最新的消息,他们集结了整个师团+坦克师团的主力到达诺门坎,我们的压力很重啊。” “另有一则情报,称支那方面的一支骑兵部队,突袭了关东军重要据点,歼灭其第八师团的搜索联队,引起了关东军愤怒,正安排第八师团向漠南方向压进。” “我担心这是关东军的迷惑之举,第八师团会不会从漠南向北,突袭我部?” 阿朱司令挺着独特的大鼻子,聚焦在作战图上。 他以战略眼光及执行力着称,扫了一眼作战地图,迅速排除尼基舍夫政委的猜测。 第八师团不是机械化部队,不可能穿梭上千公里,从漠南摸到漠北来捅他们的侧翼。 如果消息不是烟雾弹,意味着支那军一支骑兵部队,在关东军手上咬下了一块肉。 这倒是好消息,能够保证他们侧翼的安全。喜欢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