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舟在东辕门这边,对面的是西辕门。 旁边用木栅栏围了起来。 沈立可以跟着进去这个门,但一会进正门,便不能跟着了。 沈舟踮脚扫了一眼。 说是人山人海也不为过。 往年的县试参加人数将近两千人。 然而层层考试下来,每个县能考得秀才的人数平均在十到二十人之间。 可想而知,这个淘汰率到底有多恐怖。 “在想什么?” 沈立喊了两声,见沈舟都没有反应,便碰了碰他的手臂。 沈舟回过神,摇了摇头。 “没想什么。” 沈立却以为他是在紧张。 “你还小,没事的。” 沈舟愣了愣,随即好笑道:“大哥,我没紧张呢。” “嗯。” 沈立应了声,沈舟也不知道他听没听进去。 两人这会已经进了辕门。 等了没一会,沈舟见时辰差不多了,便脱去披风,给他大哥拿着。 沈立接过披风,道:“馒头还吃不吃?” 沈舟摇头,“不吃了,没感觉饿呢。” 闻言,沈立也没勉强,把手里的考篮递过去。 “进去之后别多想,大哥在外面等你。” “好。” 沈舟确实没紧张,还道让沈立一会回去好好睡一觉。 他等了等,见前面也走得差不多了,转头看向沈立。 “大哥,那我就先进去了。” “好。” 沈立静静看着沈舟过去。 进门前,要检查携带之物,还要搜身。 这是第一道检查。 沈舟把手中考篮递过去,随即解开衣带。 张开手,任由着士兵搜身。 “好了,走吧。” 检查很快,士兵便把考篮递过来。 “多谢。” 沈舟拢着衣服,接过考篮,走了进去。 里面是一个大院。 之前经过第一道检查的考生都在这里集合。 沈舟找了处地方放下考篮,整理衣服。 周围有火把,但人太多了。 沈舟边弄衣带,边扫了一眼旁边,都是陌生的面孔。 他看向前面。 前面是三间大厅,中间是过道,陈知县便坐在西间。 这会考官正在门前拿着点名册点名。 点到一个,便进去一个。 沈舟等到天边泛白,才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他应了声,连忙拿着考篮往前挤。 他看了眼考官身后一排排整齐站着的廪生们,拿出廪保互结亲供单,递给考官,喊道:“张秋廪生保。” 张秋听到自己的名字,走过来看了下廪保互结亲供单,确认是自己签的名。 便仔细观察沈舟,明确这人便是自己作保的人。 他当即喊道:“廪生张秋保。” 确认结束,沈舟从陈知县手上拿到了自己的答题纸。 陈知县面容严肃,但眼神含着鼓励,“好好考。” “是。”沈舟谢过知县,往前面走去。 他低头看了眼答纸右边的几个字。 洪字十三号。 这个号舍看起来不错。 他抬头看向前面。 前面便是一排排坐北朝南的号舍,晚点他们便是在那里面做题。 不过在进去前,还得经过一番搜查。 这一次搜查,便要更严格些。 沈舟把考篮递过去,便脱去衣服,脱去鞋袜,解开发带,让人仔细检查。 早上寒气重,沈舟觉得有些冷,眉头微微皱着。 “进去吧。” 沈舟再次谢过,到一旁穿好衣服,整理好头发,便拎着考篮找洪字。 他走在一条大道上,两旁是一排排的号舍。 凭着号舍布局图,他靠着东边寻找。 走过天地玄黄号舍,又走过宇宙号舍,来到了洪字号。 号门前有士兵守着,进去之后,便不能出来了。 沈舟走进小巷,一直走到第十三间号舍才停了下来。 号舍不大,宽不过一米。 后墙高两米半左右,前檐则约高两米,深一米多,没有门。 沈舟看了眼搭在两边墙上的两块板子,走过去用手摸了摸。 尽是尘土。 他放下考篮,拿出准备好的抹布,好好擦拭一番。 又把号舍上方的蜘蛛网清理掉,便把考篮放好,往后面走去。 巷尾是厕所,旁边有口大缸。 沈舟洗了手,才慢腾腾往自己的号舍走去。 没走几步,便看到有个人面色苍白,一脸愁闷地往这边走来。 沈舟垂眸看了眼他手上拎着的考篮。 心下明了,脚步稍微加快了些。 “我要完了......” 身后传来一道悲切的呢喃。 沈舟回头看了眼,便见刚刚那人坐在最后一间号舍门前,垂头丧气的,俨然没有了应试的期待。 号舍的好坏就纯看运气了。 但靠近厕所的号舍,是有些惨了。 沈舟运气还算不错。 他检查过自己的号舍,并没有什么透风的口子。 点名要点不久。 沈舟无所事事。 就站在号舍门前,看着前面那些拎着考篮进来的学子。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人紧张地抿着嘴,有人兴高采烈,有人愁容满面。 在这条小巷里,当真是什么情绪都见着了。 沈舟看了一会,见着了十几人,没一个是认识的。 也难怪,这么多间号舍,能遇着就怪了。 沈舟正想把板子搭上坐一会,便听到后面有人在聊天。 “你进来时看到没,有人被搜出纸条了!” 说话声音并不大,但奈何挨得近。 沈舟探头看去,离他两个号舍远的地方,正站着两人。 其中一个肤色白嫩,身材微胖的少年被吓得唇色都白了,却又止不住好奇。 “我进来时没听到啊,知道是谁吗?” 先前挑起话头的人摇头,“我不认得,好像是姓高,被抓时直喊冤枉。” 少年皱眉,“这时候喊冤枉,怕是真冤枉。” 面色瘦黄的男子笑了笑,摇头道:“你年纪小,不懂,这时候被抓才喊,早晚了。” 不管是被人陷害的,还是自己想着侥幸夹带的,都被记下名了。 有了污点,以后就难了。 少年一听,叹道:“好好考就是,还搞那歪心思作甚。” 他视线一瞥,便瞥到了无意中偷听的沈舟。 他眨了眨眼睛,轻笑道:“这位仁兄,你也过来聊聊呀。” 沈舟面不改色地点点头,应道:“好。” “你叫什么?我叫顾锦。” 少年应该家境不错,穿着精细,眉眼中还能看出几分被娇惯出来的傲气。 沈舟看着,笑了笑,道:“我叫沈舟。” 瘦黄男子看了看沈舟,又看了看顾锦。 “与你们相比,我倒是年纪大了。” 他哈哈笑着,又道:“我叫陈应林。” 陈应林看着年纪确实要大些。 不过也大不到哪去。 沈舟笑道:“这里不看年纪大小,应林兄说笑了。” 顾锦点头,“确实,应林兄可别这么想。” 陈应林笑了笑,应和着两人的话。 他的目光不时落在沈舟身上。 觉得这人明明看着年纪不大,身上却又有种超乎年纪的沉稳。 当真是奇怪。 ...... 三人寒暄完,话题很快又转到了小纸条上面。 沈舟并没有认识姓高的人,所以也只是听着顾锦和陈应林两人谈话。 陈应林知道的腌臜事不少,小声地跟顾锦说着。 顾锦听着脸拉得长长的,显然并不喜欢这种陷害人的行为。 沈舟听着听着,视线便不由看向后面。 这会三三两两的,有不少人正在说话。 考题下来前,考生倒是可以自由走动。 但考题下来之后,便不能出号舍了。 没一会,陈应林抬头看了眼天色,道:“差不多了,你们要去出恭的就快去,一会应该是要响号炮了。” 说着,陈应林便回了号舍。 沈舟看了眼顾锦,顾锦也看了眼沈舟,各自回了号舍。 两人的号舍相邻,倒是巧了。 陈应林没说错。 不过一会,外面便响起了号炮声。 陈知县亲自去把考场大门关上,并贴上了封条。 整个考场安静了下来。 沈舟趁着这时间,吃了些馒头碎填肚子。 然后磨墨把答题上面需要填写的信息填好,便等着考题公布下来。 县试第一场是正场。 考四书题两道,还有一道五言六韵试帖诗。 对面是一堵墙。 沈舟看着前面发呆,直到听见前面士兵喊考题来了的声音,才回过神。 第一发号炮是寅初响起的。 而发题,是辰初才开始。 过去了快两个时辰,若非睡得早,不然这会精神就要萎靡了。 脚步声越来越近,沈舟发散的思维凝聚了起来。 士兵拿着一块板子过来了。 上面写着两道考题。 一道是二十岁以上考的已冠文题。 一道是二十岁以下考的未冠文题。 两道题的难度差别不大。 不过到时考官审题严宽程度会不一样。 沈舟看了眼,记下未冠文题后,便把题抄到了草稿纸上。 士兵停留的时间不长。 他看了眼沈舟,接着停留在下一个号舍门前。 沈舟的身心,已经沉浸在了第一道题中。 第一道题题目是【不至于谷】 沈舟稍微一想,便知道这题是出自《论语》里的【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意思是【读书三年,不是为了做官得俸禄,这种人是不容易找到的。】 这题对于沈舟而言,不难。 但往往考生卡在第一步的,便是不知题的出处。 二来,便是理解句子。 或许对于不理解题目的人来说,这题是难的。 但对于知道题目出处的人而言,便是简单的。 沈舟沉下心,直接便在草稿纸上起稿了。 四书文答题不能超过三百字。 全卷文字则是不能超过七百。 但文字太少的话,也会影响得分。 所以就得控制好字数。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舟围绕初心二字,一气呵成,写了二百八十多个字。 虽说读书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当官拿俸禄,但这个,确实也是吸引众多人奋不顾身投进这条科举路的诱惑。 沈舟十分冷静。 他知道上面人想看什么。 读书就是为了学习,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而优则仕,然后为天下人谋福利。 沈舟看了一遍草稿,然后把草稿里的文字誊写进答卷里。 不久,他放下笔,等待下一道题公布。 约莫半个时辰,有考官过来了。 他看了眼沈舟的卷子,在文字的后方盖了个印子。 这盖印能看出考生答题的速度。 如果盖了印,还一个字未写的,那便有让临舍考生帮忙答题的嫌疑了。 初印象不好,得分自然也很难上去。 考官走后,沈舟隐隐听到了一阵抽气声。 巳时一刻,第二道题出来了。 第一道题有年纪的区分,第二道题便没有了。 沈舟看着草稿纸上的题目,想了想,便也在稿纸上把出处写上。 【心广体胖】,这题出自《大学》里的【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沈舟目光凝聚在后面那句话上。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能体态安适,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意念真诚】。 做人真诚,必也表现在言行上。 言行一致,做事光明,内心深处则毫无愧疚。 自然也就心胸宽广,身心舒适。 沈舟理了理思绪,开始起稿。 他把草稿上的文字誊写完,没等一会,考官又来盖印了。 随着盖印结束,最后一道试帖诗的题目也出来了。 正场的考试结果会在两到三日公布。 上千人的考卷,若是都一一仔细看的话,肯定是来不及的。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前面的四书题不出错。 后面的试帖诗写得再普通,只要意思对了就成。 试帖诗的出题必定要有出处。 此次题目是赋得【昨别今已春】,得【春】字。 这是一首诗里面的句子。 若是沈舟没记错,还是首赠诗。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两人别后重逢,诗人对友人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时慰勉友人为时不晚,前途正一片光明。 题意便是要突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理解题意,便好写诗了。 沈舟想了想,便开始提笔在纸上起稿。 考试开始后的一个半多时辰到两个时辰,考生才能出场。 沈舟把诗誊写好,检查了一遍。 然后拿出干粮填了填肚子,收拾好后,想着差不多了,便给出了要交卷的信号。 巡考官很快过来收卷。 沈舟连同草稿纸也一并交了上去。 等巡考官确认好后,沈舟便带着考篮出了洪字号。 他走得慢,出来时也不忘看看在号舍里奋笔疾书的考生。 别的不说,他写得算快的,但脚步也有些发飘了。 头也是疼的。 起得早,又进行了一番脑力活动。 吃得也少,也不知是不是低血糖了。 沈舟看着前面,舔了舔有些起皮的嘴唇,慢慢往先前点名的院子走去。喜欢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