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姓马,就应该让我们马家人抚养。” “你跟孩子有血缘关系吗?没有就滚蛋。” 华清刚醒转过来,便看到一个瘦削佝偻的男人身影。 他上半身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蓝色短袖,下半身是一件灰色长裤。 头发半白,背对着自己站在有些破败的院墙门口。 门外站着不少人,为首的是两个中年男人,一个快五十岁,另一个三十多岁。 华清转过身,看到自己不远处站着两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两人衣着虽然朴素,洗得倒也干净。 她们眼眶里泪水打着转,无处安放的小手抠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看着门口的众人。 华清四目望去,这座房子的外墙由青灰色的石块和黄土混合砌成。 经过岁月的洗礼,石块表面已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青苔,黄土部分则斑驳陆离,透露出时间的沧桑。 屋顶覆盖着陈旧的瓦片,有的已经残缺不全,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门窗是木头做的,颜色已变得暗沉,表面布满了裂纹和风雨侵蚀的痕迹。 有的窗户上玻璃已经破了,用泛黄的纸张糊着。 几只小鸟落在屋檐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千机。” “老大来了。” 千机在华清眉心上一点,原剧情在他脑海中快速铺开。 原主叫马华清,是大山里的孩子。 三岁那年,母亲实在受不了家里的贫穷,和他父亲离婚后走了。 五岁那年,父亲也一走了之,从此杳无音信,只剩下孤苦无依还是孩子的原主。 村里人见他可怜,便劝说伯伯和叔叔,也就是他父亲的哥哥和弟弟,抚养他。 两个人家庭条件在村里还算不错,只不过都有老婆和孩子,根本不想要这个累赘。 姑姑早年丧偶,带着两个孩子改嫁到同村的宋清明。 原先的姑父是得病去世的,当初为了给他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宋清明从小家境贫寒,没上过学。 长大成人后,也成了老大难,家里一贫如洗,娶不起老婆。 他虽然和原主的姑姑组建起新的家庭,日子却是过得紧巴巴。 姑姑见大哥和二哥都不肯收养原主,便带回了自己家。 两个人养着三个嗷嗷待哺孩子,生活更是难上加难了。 但他们并没有厚此薄彼,把原主视如己出,当亲生儿子看待。 家里虽然穷,两夫妇人硬是从牙缝里省出钱,供应三个孩子读书。 在他们简单的世界观里,大山的孩子只有读书才会有出路。 叔叔有次从城里回来后,和伯伯一同找到姑姑神秘兮兮地说道,他找到了一条门路,劝说姑姑把原主卖了钱三家平分。 岁数再大一点就不好卖了。 反正他爹都不要他,何苦带着这个拖油瓶? 有了钱,姑姑家的生活条件也能得到改善。 姑姑一听就火冒三丈,用破扫把将两人赶出了家门。 这是原主被姑姑带回家后,马家兄弟仅有的一次去姑姑家“看望”原主。 他们怕沾染上姑姑的穷气和霉运,实际上多年已经不来往了。 原主八岁时,姑姑到山上割草喂羊,天黑时一个不慎掉到水库里淹死了。 从此之后,宋清明独自抚养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生活更加窘迫了。 除了种地之外,一有时间就蹬着一辆破三轮车到镇上捡垃圾卖了换钱。 不到四十岁,家庭的重担就压弯了他的腰。 正值壮年的他,早生华发,一脸皱纹,看起来像五六十岁的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三个孩子乖巧懂事,他们会洗衣服做饭。 放了学,也会到山上割草喂养牲畜。 一家人勉强果腹,生活虽然艰辛,一家人倒也苦中作乐,很是和睦。 做为家里的老大,原主即使有时吃不饱,也骗两个妹妹吃饱了。 有好东西也是紧着她们先吃。 原主十岁时,亲生父亲遇了矿难,县里派人来到宋家,说有八十万赔偿款。 原主做为他父亲唯一的孩子,是这笔赔偿款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这对赤贫如洗的一家四口来说,无疑能极大地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但伴随着这笔赔偿款的到来是无尽的纷争。 只来过宋家一次的伯伯叔叔,带着好吃的好玩的来哄原主,就像住在宋家一般,他们要把原主接回家抚养。 理由嘛,也很简单,原主身体里流淌着的是马家的血液。 现在姑姑去世了,宋清明和原主非亲非故,他们比宋清明更有资格收养原主。 村支书也登门造访,他认为伯伯叔叔以前不收养原主,现在只不过是见钱眼开。 所以,他们没有资格收养原主。 这笔钱应该放到村里,由村里保管,支付原主的日常开销。 村支书以替原主的父亲办丧事为由,从宋清明手中要走五万块钱,说是要风风光光地办,多退少补。 实际上草草了事,花了连一万都不到。 剩下的钱,退是不可能退了,到了嘴里的肉哪有吐出来的道理? 原主的姨妈们和舅舅们听到赔偿款的消息,自然也不肯善罢甘休。 门可罗雀的宋家一时间热闹无比,争吵声从早上持续到深夜。 自从离婚后,没露过一次面的亲生母亲顾欣妍,也从南方披星戴月地赶回来了。 几方人马为了争夺原主的抚养权大打出手,头破血流。 事情惊动了警局,经过一番劝说,几家人闹上了法院。 最后判决的结果,有血缘关系的顾欣妍和马家兄弟占了优势。 顾欣妍取得抚养权,拿走了三十五万,带走了原主。 伯伯叔叔各拿了二十万,说是暂时保管这些钱,等原主长大后,给他结婚用的。 其实是个人都看得明白,甚至连原主的母亲顾欣妍心里也很清楚,这笔钱是不可能要回来了。 在他们走后,马家兄弟卖掉了原主家的破房子,房子是不值钱,但是地基值钱啊。 他们欺软怕硬,三番五次地去宋家,让宋清明退给他们办丧事的五万块钱。 说他当初擅自挪用,根本没经过他们同意。 宋清明让他们去找村支书,他们骂他脑子有病,钱从你手里拿出去的,我们找他干嘛? 被他们逼得没得办法,宋清明只好去找村支书要钱。喜欢快穿:最强工具人出征,寸草不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快穿:最强工具人出征,寸草不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