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楼

第90节(1 / 1)

我哭我有理 左老太可不只是掉掉眼泪那么简单,她一边哭一边数落:“我老婆子的命好苦啊,一把屎一把尿把孙子拉扯大,好不容易能赚钱了,却又把我的棺材本全都花进去了,我的棺材本啊,我可怎么活啊,现在遇到明主,想拿银子出来却又拿不出来啊,我怎么就这么没用呢,老天爷啊,我没脸活着了……” 这样的场面,除了金枝玉叶的晋王,在场的人全都见过。 乡下的老太婆,市井里的泼妇。 有人开始后悔,早知如此,他就不该来啊,让家里的老太太过来,说不定比这位左老太还能哭,后悔啊,几万两银子就这么打水漂了。 也不是。 再说了,商人重利,以前知府要银子,他们愿意给,那是真能看到实惠,可是现在晋王要银子,他们什么都看不到。 若是能像左老太这样,用千八百就把这事摆平,他们求之不得。 商贾们见多了老太婆撒泼,晋王却是头一回见到。 当左老太哭到晕死后又醒来,这场见面会便结束了。 没想到,晋王看到这些首饰时竟然还有那么一点点感动,他让人打听了一下,打听到的结果让他吃了一惊,这位左老太虽说确实是乡下种田女出身,可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她是何惊鸿的丫鬟! 何惊鸿虽然早就不在了,可是晋王想要让自己比皇宫里的那位更加正统,就要表现出对何惊鸿更加尊重。 太皇太后之所以被幽禁四十多年,主要原因就是她对何惊鸿不敬。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那位何大小姐现身的时候,冯撷英想要表示亲近,他同意了。 因此,晋王虽然收下了左老太的那一匣首饰,可却亲自去了惊鸿楼,在太祖的御赐金匾前行了大礼。 他第一次听到有江洋大盗进了晋王府的消息时,他其实并没有特别重视。 那时他忙着发动进攻,消息传来,他听了一耳朵便换个铠甲飞身上马了。 晋王的心猛的一沉,父王临终时叮嘱他,要让蔡莹活着,像老鼠一样活着。 他答应了,也没有太过在意,晋王府里多养一个人也无所谓,只是后来,蔡杰死了,蔡家人也不会再关注蔡莹了,他便懒得再演戏,索性连秀园里的替身也灭口了。 此时的晋王,倒是并不担心他的私库。 再说,迄今为止,他收到的所有消息,都没有提及他的私库,只是说抢走了王府里的很多玉器珍玩,甚至连侍卫和内侍们身上的银子也都搜刮一空。 再结合之前军营纵火的事,晋王毫不怀疑,这是同一伙人干的。 晋王做梦也想不到,他的私库已经被洗劫一空了。 而那位指路的内侍主管,早已经趁乱逃跑了。 即使这样,晋王还是很愤怒。 晋王从未像现在这样想念冯撷英。 正在这时,晋王收到战报,远在豫地的开州王起兵了! 开州王起兵的理由,和晋王是一样的,都是要把闵氏子赶出京城,将龙椅还给真正的周氏子孙! 周相算什么东西! 是的,在晋王看来,开州王周相还比不上武东明,武东明打的是昭王的旗号,昭王是谁?那是先太子! 这种情绪甚至超过了蔡莹被找出来对他的影响。 没错,齐王周炽要进京勤王了! 齐王虽然过继给昭王了,但他实际上是当今天子的亲哥哥。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齐王一向低调,中规中矩,和其他几位王爷一样,自从当今继位之后,齐王也从未进过京城。 齐王比晋王更得读书人和百姓的爱戴。的财富有一大半来自重税,可齐王不是。 齐王还很看重读书人,尊重各大世家,百姓们经常看到,他们爱戴的王爷着粗布长袍,拿着书册登门求教。 因此,虽然皇帝没有颁下勤王圣旨,可是当齐王宣布要进京勤王时,朝野上下竟然没有人提出反对,当然,除了晋王! “打,一定要打到京城去,本王倒要看看,周炽如何勤王!” 冯撷英不在,因此晋王派了他身边的另一位谋士袁纲回晋阳处理这些事务。 袁纲还有一个名字,他叫方刚。 当年方家的老太君是个偏心到冷酷无情的老太太。 方家的两个儿子都是读书种子,可是方家很穷,只供得起一个儿子读书,于是方老太太便勒令方刚回家种田,供方毅读书。 方刚十六岁的时候,方老太太为了三十两银子就把方刚给卖了,逼迫方刚去入赘给一个三十多岁的寡妇。 后来方毅高中榜眼,方老太太也因是寡母的身份受到太祖的褒奖,方毅历经三代帝王,位居高位,而方刚则四处流浪,他极聪明,自学成材,当过伙计,做过帐房,后来还做了十几年的算命先生,四处坑蒙拐骗。 毕竟,谁能想到,大名鼎鼎的一代名臣方毅,竟然有一个当算命先生的哥哥呢。 袁纲虽然跟在晋王身边,也以谋士自居,但在别人眼中,他和冯撷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冯撷英才是真的谋士,而袁纲就是一个骗吃骗喝的江湖骗子。 现在晋王让他回晋阳处理那些麻烦事,便有人对他说:“袁先生,恭喜啊,王爷总算是想起了你。” 要想化解,那就要给银子,袁纲贱兮兮伸出了他的手。